电动汽车超充时代,远比想象来得快
2025/01/05 | 作者 王志武(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网络领域总裁) | 编辑 张轶骁 | 收藏本文
2024年,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11月14日这一天,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来自全球市场研究公司Rho Motion数据显示,全球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售量在 10 月份同比增长了 35%,而中国市场销售量上涨了 54%,成为主要拉动力。
这种强劲的势头仍在延续,从多家车企近期发布的数据来看,市场仍在升温,规模仍在攀升。
一个牵动上下游多条产业链的巨无霸,正在加速发生变化。而撬动这个巨无霸的超杠杆产业——充电网络,也在加速迈进2.0时代,电动汽车超充时代已到来。
一个撬动巨无霸的行业
充电网络是一个超杠杆产业。
它的产业规模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虽然大家看到电动汽车这个市场好像很热闹,打开手机搜一下,遍地都是充电站,但这个行业其实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从当前整个市场的充电桩来看,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还是占主流,而且充电量也只有五六百亿度。
但这个不大的产业却能撬动庞大的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改变全球产业格局。
为什么?
因为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选择电车或者不选择电车,一大半原因都在于充电。
把充电设备的功率做大的技术壁垒并不大,业界现在也还有把充电桩做到更大功率的企业。但是如何做到充电安全、不造成电网冲击是关键,它对材料、安全验证要求足够高;同时还要解决大电流对电网的冲击。这也是目前市场上普遍担心和讨论的问题。
接下来就是如何做到超充的无缝覆盖网络。
以前在充电网络扮演主流角色的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这三类车有一个共同点:不出城。现在私家车电动化迎来大发展,未来还要发展轻卡、重卡等物流车,这些车的活动范围变大,你根本不知道它们会跑到哪。
我们国家要实现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充电网络的下一阶段一定是向全域发展。从城市的部分场景走向高速、园区等全场景,将来有人的地方,或者有路的地方都会有充电的需求。
全域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环境的多样化,意味着维护的难度提升,意味着大家对可靠性的认同,这需要全方位的提升。
“318”是一场关键“战役”
2024年4月,华为数字能源宣布联合车企、充电设备商、运营商等上下游打造超充产业生态“超充联盟”,当前已包括广汽、阿维塔、赛力斯等12家车企、多家充电运营商等加入。随后,沿着“此生必驾”的318公路川藏段,超充联盟铺设了一条“川藏超充绿廊”,一直延续到珠峰脚下,全线23个场站,包括天全、林芝、珠峰等沿线服务区、加油站使用了华为超充解决方案。
“318国道(川藏超充绿廊)”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必打的硬仗。如果能把严酷的环境挑战下来,意味着我们将来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有信心能做好。
挑战318的想法其实是2022年就有,2023年年初开始实施。前期调研花了很长时间,也有很多担心。
从可用性来讲,高海拔、高沿海给充电设备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场景没有验证过,技术没有验证过,资源可获取性也存在一大堆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318国道公路有一大半是在高原地区,高原地区空气比较稀薄后,容易发生电离,对整个充电技术设备的绝缘能力要求比较高。另外,海拔高、空气稀薄以后,传统的风冷散热也会遇到挑战。高原藏区又属于严寒之地,怎么在零下30度甚至更低的温度下,让充电设备保持服务能力?充电服务中断意味着路上的电动车无法继续行驶,会引发很多不确定性,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
从维护性来讲,这条线的维护难度极高,很多地方在无人区。两个充电站之间相隔100公里,如果充电站损坏了怎么办?放在城市的场站,可以10分钟至15分钟派人过去快速恢复,但这种距离,它的维护成本是10倍、20倍地上升。
从可建设性和短期的盈利来讲,在318国道沿线建一个充电站比在城市建付出的代价要大很多,包括施工的难度、投入的成本,等等。
最初我们找合作伙伴一起来做这件事的时候,大家最大的一个顾虑就是——没“车”。之前318国道上排长队的都是物流车辆和少量的私家车,而私家车清一色都是油车,没有电动汽车,充电站利用率起不来,盈利是比较难的。
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没有电动车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乏充电站。现在我们的合作伙伴,首先还是有情怀,希望一起推动产业发展的;其次也有战略眼光,大家是长周期布局,希望从10年的周期来看待这件事。
另一个挑战是充电站取电的问题。这条线很多地方没有电,我们要做超充,电从哪儿来?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很大的困难。
在珠峰站,我们实行了新能源战略,让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没有市电的地方,就用上光伏和储能,另外油机在连续雨雪天做备用,形成一张微电网,给一个完全独立的充电站供电。
一起走过几步后,大家的信心都在增强,从合作伙伴,到电动车用户的高度认可给了我们继续前进的信心。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把318线路上的场站加密建设。以前两个站点之间平均距离是100公里,二期希望能携手更多伙伴,将站点间距加密到50公里。希望先从私家车做起,将来逐步向轻卡、重卡等车辆过渡,慢慢形成一个良性生态。
前段时间,还有开电车上珠峰的小伙伴给我发了视频,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相关分享,这让人很欣慰。
只把超充做出来没有用
华为在考虑汽车电动化产业的时候,进行了非常认真的调研。我们认为,这个产业是否能高速发展,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把渗透率拉上来,最核心的就是两大指标。第一个指标是车的价格。以前我们的电池比较贵,电车价格比油车要贵一截。但是从2023年开始,锂电池价格大幅下跌,这个问题不存在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充电,充电速度慢和网络覆盖差。
事实上我们加入充电这个行业有五六年了,但以前我们只是做了功率模块,没有投入到超充,原因是我们希望再观察一下。2023年我们单独成立了智能充电网络业务板块,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私家车的窗口即将打开。
做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基于全产业链技术的发展,包括锂电池的价格下降,让电动汽车的价格来到一个拐点;另外一个拐点是电动汽车带来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极致体验。两个拐点交叉让这个行业越过了商业价值拐点,可以依靠自身的价值来进行闭环。
近两年新增销售的电动车等同于过去几年销售的电动车总和,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深圳最近的渗透率已经接近80%,每卖100辆车中,有80辆是新能源车,这个速度非常快。
四川成都,蓉E充环球中心超充站。
基于此,我们就决定用技术解决底层问题,发展超充。但是只把超充做出来是没有用的,需要整个生态体系,包括电池、车企以及充电运营上下游共同的努力。对一般做充电的企业来讲,把这个体系内的单元去整合,难度比较大。所以才需要众人拾柴。我们的合作伙伴比较广泛,从上游产业端的车企、电池企业,小到一些底层技术,包括热管理、连接器等企业,下游地图厂商和建设运营商等等,大家共同做大一张超充网络,期待越来越多的上下游伙伴加入进来。
资源拥有方开始寻求主导地位
为什么高质量超充化在被提起?因为行业正在发生非常深刻、核心的变化。我们已经越过国家补贴建充电站的时代,行业开始走向正循环。
一个微妙的变化是,最近出租车、网约车的车型也在支持超充。过去超充是从高端车做起的,但事实上现在来看运营车辆才是超充的高价值产品,它们是生产工具,需求更为迫切。
我们一开始在推超充化的时候也没想到产品端的变化会来得这么快。最初我们判断,到2024年,最多也还是20万级别以上的车能实现超充化,结果没想到10万出头的车现在也超充化了,原因是4C、5C的大倍率电池相比普通1C、2C的小倍率电池,在价格上是接近的,产业的底层成本一样,大家当然要追逐超充化,这是挡不住的趋势。另一个没料到的是,增程的超充化也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最近发布的增程车辆都已经是大电池包的超充。
2023年我们去推超充的时候,很多合作伙伴、车企都不认同,核心点在于:现在市面上跑的超充车型连0.1%都不到,为什么还要推超充?以前100%的客户要问我这个问题,到2024年很少再有质疑,因为超充化趋势已经足够明显,客户对超充的理解也从质疑走向了坚信。
更大的变化发生在建设运营端,充电站的建设权越来越向资源优势方转移。以前充电领域大量的传统运营商一直面临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他们手里没有土地和电力,租约到期以后,就可能面临不能续租等风险。但资源持有方则不同,当大家发现随着车变多,充电商业回报的确定性提升后,这些手里握有土地、电力的央国企,开始快速下沉,占据市场的新增主导地位。
以央企为例,过去一段时间承担国家战略建网任务的是国网、南网,但现在基本上大量央企都已经有了充电基础设施计划,典型的是“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电力和能源企业等都在积极布局。
2024年9月2日,日喀则市珠穆朗玛国家公园北大门停车场内的珠峰光储液冷超充站。
过去一年最明显的转变来自地方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平台公司,城投、交投等等。从集团到每个省,各个层面都制定了充电网络战略规划。前些年还没出现,从2024年上半年开始,各个省都积极地动起来了。这些底层变化,非常深刻,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换个角度解决安全问题
大家普遍担心的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问题,需要系统性地去解决,不能单点解决。单独依赖车企、电池或者充电桩企业都做不好。
第一个是电池安全隐患的问题。从技术端,我们可以引入大量的AI算法,比如健康的电池在生命周期有特定曲线,通过海量的采集对比,电池的安全隐患可以做到事先发现。但前提是,需要车、充电、电池等企业大家一起协同来做。
另一个问题是充电网的覆盖。充电网络的覆盖度会对车本身造成颠覆性影响。我们现在为什么很多车甚至要上150度电的大电池,让车更重、更贵,百公里耗电量更大,安全性也变差?因为大家有里程焦虑。试想一下,如果将来在所有的道路上每隔50公里就建设一个超充站,每次充电只要15分钟,那电动汽车就没有必要配这么大的电池,各种风险系数也降低很多。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不是靠堆电池提升续航,而是可以通过技术端打通全链条,那么整个产业将会向一个新的方向正向发展。
现在中国的充电量只有600亿度,根据我们的测算,20年左右,我们充电量一定会超过1万亿度,中间有20倍的增量,这是一个广阔的市场。
经过几年发展和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超充网络也有了长足进步。但面向充电量20倍的增长,从单一场景走向全场景,还有很多的事情要继续努力。目前电动产业发展实际上刚刚起步,未来要走向物流车、船舶、飞机,都需要全新的技术。华为智能充电领域在技术研发的投入基本上每年超过收入的30%,下一步力度还要增大。
这是一个确定性的产业,一个面向未来的重要产业,这点我们非常坚信。我们期望与上下游同仁共同努力,实现让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的充电的美好愿景。(采访整理/记者 曹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