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镇旅游新方向:何处寻找诗和远方?
2024/07/05 | 作者 吴月 | 收藏本文
提及古镇,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那些千篇一律的网红美食、纪念品以及复制粘贴式的打卡标签。随着旅游业越来越“卷”,古镇商业化、同质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原本古朴纯真的氛围在无形中被逐渐侵蚀,虽商铺林立、商品繁多,却往往缺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古镇与古镇之间的界线愈发模糊。
长此以往,古镇的文化魅力和历史价值逐渐被削弱。古镇之韵,在于“古”的沉淀,更在于文化的流传。当具有独特性的历史文化和地域元素被商业化的浪潮所淹没,古镇的吸引力也将大打折扣。
我们不禁要思考:古镇的商业化与同质化是否真的是其发展的最终结局?能否在捍卫古镇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开拓出一条经济与文化和谐共生的道路?让游客在古镇的街巷间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远方?
自然诗篇:厚植绿色生态
在钢铁森林的繁华与喧嚣中,依然隐匿着一方诗意盎然的净土。这里,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东濒黄海,南接海安,西与兴化毗邻,北与大丰区交界;这里,是诗的故乡,是远方的起点,这便是位于江苏盐城最南端的东台西溪古镇。
这座古镇的发展,或许是追求商业化与现代化模式的另一种可能性。
江苏省中部的里下河地区水网交织,河道纵横,是诗意水乡最纯粹的写照。在这片土地上,河流不仅是地理上的界线,更是流淌的自然诗篇,似西溪古镇的血脉,滋养着每一寸土地,孕育着千年的文化底蕴。
晏溪河、蚌蜒河、串场河、五爪河……它们或宽或窄,或曲或直,或静或动,这些形态各异的河流,曲曲弯弯地分布在东台西溪境内,诉说着西溪古镇与水的不解之缘。漫步于西溪古镇的街巷之间,感受那悠悠河水穿镇而过的诗意。
绿色,是这片土地永恒的生态底色,也是其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赞扬,更是对生活方式和理念的肯定。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使得西溪百姓一直用智慧守护着这片绿色的家园,让西溪古镇成了一个真正的宜居之地,西溪古镇也因此保留了一份独有的诗意气质。
汉代的海风与现代的微风交织,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清新相映,西溪古镇正诉说着一个关于盐、关于水、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故事。
三相文化:编码文化基因
人类学者格林伍德曾指出,旅游业的本质其实就是文化的商业化。古镇,作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地,往往承载着人们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情回望,其人文价值无疑是开发中的核心竞争力。
“沧海桑田”是西溪古镇最真实的历史写照。当这片土地还沉浸在东方的苍茫大海中时,盐民们追寻着生命的淡水,意外地发现了涓涓而来的溪水,遂以“西溪”命名此地。
从西汉的建镇,到东晋的建陵县治,再到北宋的西溪盐仓,西溪古镇一路往东生长,见证了海盐文化的辉煌与繁荣。据《宋史·食货记》所载,西溪古镇的盐产量位居淮南之首,自古便享有“天下海盐仓”的盛誉。
据史料记载,北宋的三位宰相——吕夷简、晏殊、范仲淹,都因盐与西溪古镇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相继来到西溪担任盐官,他们的脚步曾在这里停留,他们的智慧曾在这里闪耀,共同铸就了一段跨越千年的“三相文化”。
北宋真宗景德四年,吕夷简到任西溪盐官,他广纳民意,与各盐场、灶团商定,组织村民修建盐仓,扩大仓储,以工代税,以工抵盐,完善了西溪盐仓的储运设施与管理。经过百年战乱的两淮盐场逐渐恢复生产,得到了朝廷的嘉奖。
被誉为“北宋第一神童”的晏殊,二十三岁时被朝廷派到西溪监管盐仓,在任期间,他创作出千古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面对西溪盐业繁荣而文化氛围相对淡薄的状况,晏殊便修建晏溪书院,兴教办学。在知识的熏陶下,西溪古镇的民风越发淳朴,文风愈加昌盛,文化底蕴愈加深厚。
北宋天禧五年,范仲淹赴西溪担任盐官。为解决水上交通问题,他在两河交汇处建造了“一步两顶桥,两桥通三岸”的“八字桥”,以“撒糠定堤址”的创新之举修复了残破的捍海堰,守护黄海之滨的良田,为江淮粮仓的稳固立下汗马功劳。此外,他还修缮盐仓、整理账务、赈济灾荒……始终践行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与担当。
吕夷简、晏殊、范仲淹三位盐官从这里先后走进朝廷,官至宰相,也让“三相文化”从此在西溪古镇兴起,融合了历史、自然与人文的精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景观。
如今,西溪古镇深入挖掘“三相文化”背后的商业价值,将“三相文化”的底蕴与现代文化旅游理念相结合,通过文化IP的构建延续其生命力。西溪古镇着手重建了晏溪书院,设立了“西溪讲堂”,创作了情景戏剧《范仲淹》……这种独特的体验方式在引导游客探寻历史记忆的同时,激发家国共鸣,深思民本之道,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东设点将台,西有溪通淮,海轩春潮旺,皆由此塔来。”在古老而静谧的西溪泰东河北岸,历经1390多年风霜的古塔——海春轩塔,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
据传,海春轩塔的建造缘自唐朝开国名将尉迟恭的孝行,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在西溪古镇建造了这座引航塔,以保一方渔民的安全。因此,海春轩塔不仅是一座引航塔,更被当地百姓深情地称作“孝母塔”。
作为东台的文化地标,海春轩塔以其悠久的历史,成为江苏省现存塔龄最长的古塔,更是西溪古镇的骄傲和文化象征。2013年5月,海春轩塔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李世民的“到唐观”古遗迹、晏溪河南的泰山寺、清朝乾隆皇帝赐名的三昧佛学院……历史的足迹在西溪古镇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西溪古镇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台之根”。
值得一提的是,西溪古镇并没有止步于历史的荣耀。它以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基石,深入挖掘并巧妙利用其文化商业价值。今天的西溪,依然保持着一种原生态的古镇韵味,这无疑成为一个文化传承与商业发展相结合的优秀范例。
古艺今用:活化非遗价值
古镇开发原本是一种对于稀缺性文化的保护,岁月流转,浮华的表象终将消逝,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却能够跨越时空,镌刻历史的纹理、民族的记忆与精神的图谱,延续文化根脉。
泰山大道上备受瞩目的东台鱼汤面馆吸引了大批食客。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2023年,东台鱼汤面馆凭借独特风味和优质服务,全年实现营收近千万元,累计接待食客近20万人。作为“东台十大名片”之一的鱼汤面有着近300年的历史,是东台早茶的代表,素有“吃碗鱼汤面,赛过老神仙”的佳话。2015年,东台鱼汤面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循着香味,便来到草市街的东台陈皮酒馆。相传北宋天圣元年,范仲淹在西溪任盐仓监时,为体弱多病的母亲八方求医,遂得一良方制成陈皮酒,也作“孝母酒”。2009年,陈皮酒酿造技艺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穿越历史的长廊,鱼汤面和陈皮酒在古镇间抚慰往来者的味蕾之余,早已超越了美食的范畴,逐渐成为一种地方文化符号。
同样源远流长的,还有发绣技艺。自唐宋时期起,这项技艺便在民间流传,历经13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它早已蜕变成西溪古镇的文化瑰宝。2007年,东台市被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东台发绣艺术之乡”;2020年,东台发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名录。
西溪古镇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董永传说”的发祥地。南宋时期的《方舆胜览》便已有记载:“海陵西溪镇,汉孝子董永故居。”西溪古镇将其文化价值与内涵转化为风物景观,建成了汉唐风格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溪天仙缘景区,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直观感受汉代文化的窗口。
同时,西溪古镇将“董永传说”与歌舞剧表演相融合,推出了大型仙幻实景秀《天仙缘》和沉浸式演出《寻仙缘》。据统计, 2023年,两种演出共吸引了超10万名观众;今年以来,观影人次已突破6万,门票收入超400万元。
在当前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西溪古镇通过开放式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了从传统“门票经济”到多元化营收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单一的“门票经济”模式限制了游客的自由度和旅游体验的深度,而开放式运营则打破了这一限制,使得游客能够更加自由地探索西溪古镇的每一个角落。
据近期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西溪古镇吸引了近500万的游客纷至沓来,创造了近1.5亿元营收;今年以来,旅游人次已接近300万,营收近1亿元。西溪古镇通过革新商业模式和引领文化消费潮流,成功拉动了整体营收,这无疑是对市场变化的积极且富有成效的回应。
古镇承载着今人对“诗和远方”的幽思,西溪古镇借此东风,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文化传承之力量与价值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延续与发扬。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