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产业展现“无限潜能”
2025/03/15 | via.媒体 日本《读卖新闻》 | 收藏本文
围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在气象预报、视频通话和定位等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这些从太空俯视地球的“眼睛”大大提高了准确度,在牧场管理、灾后重建等领域也展现出无限潜能。
“地球是蓝色的。”想必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据说它来自1961年完成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那之前四年,苏联发射了人类首枚人造卫星,由此拉开太空开发的大幕。
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人造卫星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比如进行气象预报所需的“地球观测卫星”、广播活动使用的“通信广播卫星”,以及车辆导航所需的“定位卫星”。在军事领域,卫星也常被用来进行导弹跟踪。
最开始,从太空拍摄地球的技术只达到能区分土地用途是农田还是住宅区的水平。但到了今天,这项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可以看清在地面上行驶的车辆种类,并根据地表温度和地壳变化等计算出下水道管网漏水的风险。
在北海道白老町的牧场,农户饲养的肉牛正在悠闲地吃草。而肉牛的饲养是利用卫星数据管理的。北海道大学和庆应义塾大学正与农户合作推进一项名为“太空牛”的研究。
卫星发射的无线电波被挂在牛脖子上的装置接收,研究人员据此跟踪牛的位置,并计算它们在广阔牧场内行走的距离。如果牛的运动量减少,人们就会推测它们出现身体不适。此外,还有望减少牛因迷路死亡的情况。
卫星图像还可以捕捉到牧草生长情况。如果在有些区域,牛吃得太多导致牧草稀疏,养殖户就可以将牛赶到牧草长势更旺的区域。如果能够有效地对牛进行引导,就不需要在价格飙升的春季和夏季依赖进口饲料了。
北海道大学教授后藤贵文说:“我们希望,新的技术能够让年轻人更愿意从事畜牧业。”后藤教授是“太空牛”项目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养殖户每天都要照顾自己饲养的家畜。多年来,后藤教授亲眼看到,很多曾对从事畜牧业跃跃欲试的学生在毕业后转投其他行业。
如果能够在手机上实时掌握来自太空的放牧数据,养殖户甚至也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全家旅行。这是研究人员设想的未来。据说他们还致力于在撂荒土地上放牧,对于“太空牛”的期待没有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