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与城市共生共荣
南钢:“双碳”点亮城市之光,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2/22 | 记者 吴月 邵启明 | 收藏本文
南钢以“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为愿景。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双碳”目标的提出,既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主动选择。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明确部署,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钢铁作为“工业粮食”,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随着中国首部钢铁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钢铁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正式发布,中国钢铁企业纷纷积极响应“双碳”号召。
南钢作为江苏钢铁工业摇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聚焦“双碳”战略,坚定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加大绿色产业投资,在变局中寻求新生,在服务国家战略过程中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先驱与担当,从追赶到超越
南钢,因钢铁报国而创立,由钢铁强国而发展。1958年,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发《国务院关于南京钢铁厂设计任务书的批复》(工计周字17号),批准建设南京钢铁厂,标志着南钢的诞生,成为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战略布局的地方骨干钢铁企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钢铁力量。
成立后的三年内,南钢先后建成投产炼铁、炼钢、轧钢车间,产出江苏第一炉铁水、第一炉钢水、第一支钢材,结束了江苏省没有现代化炼铁、炼钢、轧钢的发展困境。作为投身于江苏钢铁工业史的先驱,南钢率先在江苏冶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也为南钢日后的崛起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南钢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一切工作之中,把党和国家战略部署作为企业使命任务的着力点,全方位落实新时代党的工作总要求,坚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整体工作稳步提升。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本动力源是科技创新,创新已成南钢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通过创新打造出一个个高精尖产品,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据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介绍,“南钢在科技创新、智改数转、绿色低碳等领域保持着压强式投入,科创研发投入占比超过3.7%”。南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用,发挥资本、资产、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的作用,把科技、劳动力与人才、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十二五”“十三五”智改数转投资超过23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超过25亿元,“十三五”以来,绿色环保投入超过100亿元。这也是南钢推动钢铁制造攀高向新、能级跃升,驱动经济主引擎高速运转的原动力。
南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了新材料研究院、数字应用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院,与全球12个国家的82个科研院所累计开展360余项产学研合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82项……夯实了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优势基础。止裂钢、低温钢、极地用钢、豪华邮轮用钢等解决了关键产品卡脖子的问题,南钢的院士企业研究院成为目前江苏省唯一通过验收的院士企业研究院。近年来,南钢先后承担国家项目40余项,其中,“863”计划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项、工业强基3项。
中国式现代化征程,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大发展。南钢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上项目、抓产业,狠抓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发展质效。南钢以“稳”为基础,以“进”为目标,主动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创新性,精准突破、攻坚克难,努力以南钢之“进”为国家发展之大局做贡献。
今天的南钢已建成世界一流的中厚板精品基地、特钢精品基地、复合材料基地,为300多个大国重器和超级工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高性能材料,其优势产品成功应用于白鹤滩水电站、开采可燃冰的“蓝鲸一号”、第三代核电示范工程“华龙一号”、国内首座免涂装耐候钢桥——川藏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雪游龙”“雪如意”等北京冬奥场馆、国产首艘超大型豪华邮轮等,以及俄罗斯北极亚马尔天然气项目、卡塔尔足球世界杯体育场馆、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中俄黑河大桥、全球最大乙烷运输船VLEC、全球最大液化石油气船VLGC、24000TEU全球最大集装箱船等“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工程。
南钢国际一流的中厚板基地。
乘势拓新局,打造数字化智慧南钢
南钢以“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为企业愿景,自2021年起,便建成了流程最完整、技术最先进的企业智慧运营中心。“整个铁、钢、材生产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实现再现生产现场,进行实时管控,工厂24小时不间断生产,机器在黑灯情况下照常运转。”黄一新表示,“操作工人和工程师可以通过远程操控生产线和远程设备运维,不仅安全省心,还极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使钢铁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变为科技密集型。”
南钢利用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开发了碳排放监控画面,实现了对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碳减排等板块重要数据的实时监控,充分发挥能源数字化的积极作用。此项“基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智慧能源体系建设”的创新,荣获2021年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2022年,南钢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数字领航”企业,在数字技术诸多领域荣获国家及省级荣誉60余项,是国家级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制造试点示范。
南钢管理层高瞻远瞩,紧跟行业大势,积极打造规模化数字创新体,在多年的技术攻坚与行业积累中总结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其他正在数智化转型道路上陷入困境的企业雪中送炭,将自身的数字化能力向外输出,在赋能产业链的同时构建自身生态圈资源,重点培育了金恒科技、钢宝股份、鑫智链、鑫洋供应链等具有“独角兽”属性的高科技产业平台。
南钢战略置顶数字化转型、系统性全面推进,打造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双轮驱动”的领先架构,积极推进“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率先打造世界首个专业加工高等级耐磨钢配件的“5G+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率先建成钢铁行业首个集群式一体化智慧运营中心,率先在全行业推进数据治理工作。
目前,南钢已吸纳14000多家企业客户,赋能钢铁、矿山、环保、有色、食品等22个行业,引领相关行业数字化水平高质量提升。
南钢为全球在建最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供钢。
低碳智造向绿而行,助推双主业发展格局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彰显了我国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自2019年《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发布以来,中国钢铁工业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世界钢铁史上要求最严、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超低排放改造征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命题,也是钢铁行业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发展至今,南钢在向绿而行的路上留下了累累硕果。
南钢以打造“美丽的都市型绿色钢厂”为目标,助力构建全产业链绿色工业体系,践行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节能减排,践行绿色智造。如今,南钢的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整洁有序、景观错落有致、厂区环境做到了移步换景、四季常绿、常年有花。南钢将原料堆场、煤气加压混合站、干燥、除尘设施等全部纳入封闭厂房,做到“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运料不见料、出铁不见铁、绿叶不见尘”,坚持以高标准建成了新的道路和绿化景观,以厂区为中心的七十万平方米江岸增绿复绿,打造出“南钢十景”,蜚声中外。
此外,南钢还在绿色理念、绿色工艺、绿色环境、绿色产品、绿色服务、绿色产业链等层面,着力打造钢铁生产、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的绿色制造钢铁的生态环保体系。南钢工业文化旅游区在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促使物质和能源在不同行业间转化、循环,进而优化了整个产业链,带动整个工业产业链绿色发展,促进了钢企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2021年初,南钢确立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按照源头减碳、过程降碳和末端固碳的总体思路推进“碳十条”行动纲要和六条技术路线。“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超100亿元用于环保提升、超低排放改造和生态保护,打造生态绿色标杆钢铁强企,全力构建钢铁全流程、业务全覆盖的低碳生态,实现超低排放。
“双碳”是系统性长期工程,南钢积极推进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和数字智慧的方向主动转型,努力构建“钢铁+新产业”双主业相互赋能的复合产业链生态系统,打造“创新驱动、数智化转型、新产业裂变”三条乘长曲线,聚焦产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能源环保、新型材料、产业链延伸等战略新兴产业,嫁接全球资源,高标准建成“1+N”产业生态。
随着南钢新产业投资集团的能源环保等绿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22年新产业的利润贡献占比达到29%,重点涵盖了水废、固废、气废处理业务,已具备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的能力。南钢结合钢铁主业碳排放对能源结构调整需求,关注氢冶金、低碳冶金、湿热回收等降低钢铁碳消耗的技术,推进光伏、风能类资产以及氢能、新能源电池、储能和碳捕捉等技术的投资机会,不断优化“双碳”领域产业布局。
南钢加快推进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低碳转型发展,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上蹄疾步稳,完成了从“江苏钢铁工业摇篮”到行业转型升级引领者的大跨越,先后获评工信部“绿色工厂”“能效领跑者”“绿色设计产品”“江苏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荣获“最美绿色钢城”称号。作为“绿色工厂”示范企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型企业、绿色发展标杆企业,南钢一直将绿色发展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顺着时间发展的脉络一路回望,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的扎实行动中,南钢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花路”。
从多年来不断突破、攻坚克难,为国家建设夯实底气,承担起国家发展中钢铁行业需履行的职责,到坚持贯彻落实国家、国务院战略部署,领跑“双碳”战略,再到积极寻求数智化转型,大跨步迈进“新产业”领域,实现赋能再创新,南钢作为中国钢铁工业从零崛起、不断超越的一个发展模板,实至名归。
未来已来,将来已至。作为钢铁行业“双碳”战略的领跑者,南钢将继续主动对接时代命题,着重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强化科研能力,以“挺钢铁脊梁,铸强国之基”为己任,锻造自身硬实力和竞争力,聚焦“绿色、智慧、人文、高科技”四大高质量发展特征,向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升级,推动“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南钢必将再次书写一段“量与质”并存的腾飞历史。
南钢智慧运营中心。
探索“工业+旅游”融合新业态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今,“工业+旅游”已成为新时代业态融合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随着南京传统工业产业调整、转型、升级,文旅融合成为保留工业文明和历史建筑的新路径。南钢依托原有产业优势较早地开展了工业旅游实践,以自然山水为摇篮、以绿色生态为脉络、以钢铁文化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两业”融合新业态,推进企业“工业+”新模式,以工业生产、企业文化、产品展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主要旅游资源,实施针对工业旅游的专项营销方案,充分发挥南京交通和区位优势,打造工业文化与山、水、城、林相融合的工业文化旅游区。
如今,南钢建成了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3A级旅游景区,以“工业智造、科普教育、互动体验、文化交流、生态展示”为总体定位,集“钢铁智造、人文历史、绿色智慧、科普教育、自然景观”为一体,强调保留工业特色、绿色生态的低影响开发模式和资源互联、智慧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着力疏通交通出行、联通活动空间、贯通景观景点、融通生态体系,不断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色、适配市场需求的工业旅游线路,形成应对市场同质化竞争的强劲优势。
南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实施文化驱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先后建成南京钢铁博物馆、南钢党建陈列馆、霸王山纪念馆、南钢影剧院、南钢食韵、体育公园等,工业遗存与现代元素在园区内完美融合,饱含钢铁记忆的工业遗址华丽转身为绿意盎然的现代化文创空间,成为南京城市消费的新名片与江苏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南钢立足自身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色,深度理解“工业+旅游”的概念,以弘扬钢铁工业文化为突破点,补齐旅游服务基本设施,完善旅游服务机制体系,让“工业+”成为南钢工业文化展示的底色和载体。南钢由钢铁产业一枝独秀发展为钢铁、旅游、文化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逐渐成为“城市绿肺”,不仅扩大了南京旅游新业态的版图,也为南京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钢与城和谐共融。
南钢全力推动工厂变公园,厂区变景区,从钢铁制造到“生态工厂”,实现了一次从观念到行动,从行动到实际成效的绿色发展革命,有效保护利用了工业遗产资源,培育了工业旅游、工业设计等新业态、新模式。南钢这朵开放在旅游业百花园中的“钢铁玫瑰”,在时代的洪流中站稳了脚跟,工业旅游的实践将南钢发展道路上的“忧”成功转化成“游”,继而在量与质的高要求、高标准下稳步提升,引领着南钢向着“更优”迈进。
六十五载岁月,南钢人坚守“钢铁强国”的初心和使命,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下砥砺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南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入推进绿色革命。作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南钢将不断推进数字化与绿色化技术创新,始终以产业报国为初心,以制造强国为己任,在构建中国现代化体系的道路上,坚持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和双主业发展,致力实践具有南钢特色的绿色智慧转型。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