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华为又当回了手机“大哥”
2024/05/05 | 记者 曹杨 | 编辑 张轶骁 | 收藏本文
2024年4月,手机发烧友们的期待是华为P70给的。
还未发售之时,P70就已经多次登上微博热搜。“P70发不发售”“华为P70或不举办发布会直接上线销售”“华为回应P70延期发布”等相关话题,均引来大量消费者的围观。
甚至有网友直接表示,“我已经加入华为先疯计划,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点准时刷新华为商城,只为第一时间能够抢到一台华为P70Art!”
华为P70引发高度关注,一方面在于P系列一直是华为的高端旗舰机型,兼具时尚与影像技术,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本就自带流量;另一方面,则在于自去年华为Mate 60 Pro机型上市之后,华为手机彻底突破了此前的困境。这不仅让华为手机重新回到了智能手机的“舆论C位”,也让其销量和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时隔5年再次登顶
时隔5年,华为手机终于真正实现了强势回归,且正在一步步拿回过去失去的市场份额。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BCI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荣耀手机激活量同比增长12%至1074.2万台,占市场份额15.8%,排名第一;华为手机则凭借同比增长81%至 1058.4万台,占比15.5%的成绩,排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第二。
但这还不是华为手机在2024年取得的最好成绩。另一组来自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在2024年前两周,华为一度重夺中国智能手机销量第一的位置。这也是自2019年以来,华为首次重获冠军宝座。
华为重回市场领先地位,离不开2023年8月,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的成功上市。随后,包括华为Mate X5、华为nova 12系列机型等,使得华为手机的销量节节攀升。
根据“华尔街见闻”援引供应链人士的消息,截至2024年3月1日,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和Mate X5系列手机两款机型销量已合计突破1000万台。这也让即将到来的华为P70备受期待。
基于此,有市场机构预测,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在2023年的基础上保持增长,预计2024年出货量有望超5000万部,并可能超7000万部。
产品之外,整个智能手机市场也正在进入一个触底反弹的阶段,这也给华为手机提供了“天时”。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增长3%,达到12亿部。细分市场的增长更为明显。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4年,价格在150-249美元(约合人民币1084-1800元)之间的中低端手机市场出货量预计增长11%,而高端智能手机市场600-799美元(约合人民币4337元-5776元)出货量将增长17%。
这对于智能手机市场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尤其是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华为既是市场功臣,更是受益者。DSCC预计,华为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首次在可折叠手机市场份额方面超越三星。
“造车”崛起
时间拉回至2019年,华为手机从市场老大哥跌落至“人有我无”的境地。随着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一度下滑至被归为Others,华为终端业务也遭遇骤减。
数据显示,在2019-2022年的4年里,华为终端业务的营收分别为4673.04亿元、4829.16亿元、2434.31亿元和2144.63亿元。这也使得,在最为艰难的2021年和2022年,“活下去”成为了华为对外最常说的三个字。
对终端业务而言,留住用户是“活下去”的必要条件。因此,即便是在最为艰难的时期,华为都没有停止新机的发布。虽然每一款产品发布之后,无一例外都会面临没货、缺货的现实,但从华为Mate 40系列、华为Mate X2、华为P50系列、华为P50 Pocket、华为Mate Xs 2、华为Mate X3再到华为Mate 60系列等,新机的更新没有停止。
与此同时,同样可以密切链接消费者的鸿蒙生态,也成为了华为大力发展的方向。3月29日,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期间,咪咕视频、糖豆、红星新闻、豫视频、闪电新闻、新网银行、物联宝等8家企业与华为签署鸿蒙生态合作协议。宣布将基于HarmonyOS NEXT鸿蒙星河版启动或加速鸿蒙原生应用开发。截至目前,鸿蒙生态设备已突破8亿台,并有超过300家应用合作伙伴与华为达成鸿蒙合作。
提到鸿蒙生态,就不得不提到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2020年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明确提出“三年不造车”,即三年内华为不会进入整车制造领域。到了2023年3月,华为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的立场,并将这一决议的有效期延长至5年。
然而,“不造车”的华为,并没有错过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更新迭代进程。通过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将鸿蒙生态的技术应用到汽车产品中,从主打软硬件销售的Tier1模式,到全套解决方案的HI模式,再到深度参与车辆设计研发的智选车模式,华为的参与也是日渐深入的。
到了2023年年底,华为再度发力,将车BU拆分,并拿出核心业务成立新公司,通过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与智能车灯等业务,赋能更多车企。
通过种种方式,华为虽然不直接造车,但已经成为智能汽车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基于此,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也成为2023年华为增速最快的业务。数据显示,2023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收47.37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0.77亿元,同比增长128.1%。报告期内,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共赋能7款战略合作车型上市,新增合作车企超过10家,累计覆盖超过1700万辆车。
2021年,华为在财报里提到,“智能汽车零部件业务是华为的长期战略机会点。2021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投资达到10亿美元,研发团队达到5000人的规模。”而根据最新数据,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自成立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00亿元,研发团队规模达7000人。
内卷白热化,“遥遥领先”不容易
手机业务回暖,车BU走向成熟,华为已经走出了此前的阴霾,以至于“活下去”不再是华为高管对外宣传时挂在嘴边的字眼。取而代之的,是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频频而出的“遥遥领先”。
有媒体统计,2023年9月12日,余承东在90分钟的问界新M7发布会上,至少说了五次“遥遥领先”,二十多次“领先”。以至于,“遥遥领先”不仅“洗脑”消费者,也成功深入业内人士的心。
小米SU7发布会上,小米创始人兼CEO雷军也喊出了“遥遥领先”,并表示,“老余成功将这个词汇植入了每一个人的脑海里。”随后不久,话题“任正非据传下禁令一句遥遥领先罚款一万”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尽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余承东回复系谣言,但这或许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在当下,不管是智能手机还是新能源汽车的竞争都足够惨烈,即便是研发创新、技术投入方面不断努力,华为也不能再轻易喊出“遥遥领先”。
在智能手机市场,虽然华为Mate 60系列发布之后,华为手机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得到了明显回升,但尚未进入手机市场前五,仍归属于“其他”厂商行列。IDC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名前五的厂商依次是苹果、三星、小米、OPPO和传音。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超20%、19.4%、12.5%、8.8%和8.1%。
如果说智能手机市场曾经稳坐“一哥”位置的华为想要在2024年重回前五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那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华为或许就没有那么游刃有余了。
作为2023年增速最快的业务,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同时也是华为目前唯一一个亏损的业务。余承东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表示,“华为车BU过去一年亏100亿元,后来亏80亿元,去年亏了60亿元,今年大概能够实现扭亏为盈。”
余承东直言,受供应链等因素影响,华为当前研制的智能驾驶系统成本偏高,只有30万元以上的车才能负担得起这一成本和盈利。“而只有助力这些中高端产品卖得好,才能支撑华为车BU实现商业闭环,获得好的利润。”
可是,想要在智能电动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35%的中国市场提高销量,谈何容易。
首先,尽管试水华为智选车模式的车企甚多,但就目前来看,除了与赛力斯合作推出的AITO问界品牌引发了消费者的追捧之外,并未再出现第二个爆款智选车品牌。而与奇瑞合作推出的智界S7,甚至还遭遇了订单量与交付、生产与产能挑战,以及高管离职等种种问题。
其次,放眼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众多玩家让行业“内卷”程度进入白热化阶段。即便2024年刚刚过去3个月,就已经打响了两轮“价格战”,且两轮价格战的“主体”都不容小觑。前者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比亚迪,后者则是刚刚入局,就用27分钟完成5万大定的小米。
面对如此的市场环境与挑战,就算是华为,或许也不能再轻易说出“遥遥领先”。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