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创”第四城崛起
“黑科技”燃爆成都主场
2018/11/02 | 作者 张弛 | 收藏本文
摘要:“资金总是流向回报最高的地方,而人才总是流向最有机会的地方。”
“资金总是流向回报最高的地方,而人才总是流向最有机会的地方。”这是美国城市研究学者理查德·弗罗里达在《你属哪座城》一书中的观点。他认为,全球化浪潮导致地区差异进一步拉大,选择不同的居住地,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人生。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数十万高学历人才用脚投票的结果,正在向人们展示着一座中国西部城市的强大吸引力,这就是成都。对于那些胸怀梦想的年轻人来说,成都的“机会”,正是未来可期的创新活力与创业潜力。
“过去我们说成都是一个休闲城市,但这里的创新创业热情显然是被忽视了。”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创投委会长沈志群在考察了天府基金小镇后说。
而这一点,也得到了来自国家层面的肯定。10月9日,一年一度的创业者交流大会——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成都菁蓉汇拉开帷幕,并定调“高水平双创,高质量发展”。这是继北京、深圳、上海之后,组委会首次将主会场设在西部地区。
“2018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选择在成都,将完整构筑起‘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的全国双创区域引领版图,并与海外双创周一道,连接起全球创新创业脉搏,共促双创全面升级,带动成都、四川甚至中西部区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在京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更多的好消息接踵而至。10月11日活动周期间,《2018中国新经济活力指数排行榜》放榜,成都新经济活力跃居全国第三位。其中,政策活力高居榜首,位列全国第一。当天下午,国内首张“颠覆性创新榜单50强”项目出炉,其中成都占据7席。
“创业并非北上广的专利。”全国知名创投人、清控银杏合伙人兼CEO罗茁认为,伴随着人才回流,像成都这样的城市,正在成为创新创业新的增长极。
机遇频出:新经济发展之都
在2018年全国“双创”活动周成都主会场的启动仪式上,柔宇科技生产的柔性显示屏火炬被选为启动道具。10月9日,随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与6位创业者将火炬插入启动装置,2018年全国双创活动周正式启幕。
轻薄卷曲的显示屏上,熊熊燃烧的圣火高清、明亮,寓意创新梦想点燃。火炬由柔宇科技自主研发,顶端嵌入的全柔性显示屏,双屏联动,可全方位清晰展示画面。在此之前,这种全柔性显示屏早已嵌入礼帽、T恤,相继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决赛场,以及2019春夏巴黎时装周上惊艳亮相。
创办6年以来,凭借全球最薄的彩色柔性显示屏技术,柔宇科技已经是全球成长最快的独角兽科技创业公司之一。今年是柔宇科技第四次参展全国“双创”周,公司副总裁樊俊超认为,“双创”周对科技创新企业来讲是一个展示自身产品和产品设计的好平台,能让更多的客户和投资机构认识自己。
像柔宇科技这样的创业企业,在全国双创周中并不鲜见。自2015年北京举办第一届以来,“双创”周已成为全国创新创业者交流的最重要平台,是中国创新活力和创业氛围最直接的呈现时刻。
在全国创新创业大潮之下,成都在中国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被誉为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2017年发布的《全国17城市双创指数排名》显示,2017年,成都“双创”指数达到85.26,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位居全国第四,西部第一。在城市“双创”能力分指数排名中,成都高居全国第二。而柔宇科技副总裁樊俊超在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也表示,成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创新创业,城市充满活力。同时,成都有非常优质的科技公司、科技项目,科技氛围浓厚。未来根据公司发展需要,会寻找合适的机会让柔性电子的研发、生产落户成都。
活力丰沛:人才吸引度领跑全国
在活动周期间发布的《2018中国新经济活力指数排行榜》中,成都表现优异:新经济活力居全国榜单第三位,领跑新一线城市,居中西部城市首位。其中,政策活力位列全国第一,人才活力赶超北上广。
榜单基于当前中国新经济发展的趋势与地区范围,选择了21个代表性城市作为样本,评选指标体系由产业活力、资本活力、创新活力、人才活力、政策活力、人文活力共六大板块构成,综合考量城市新经济发展活跃程度、增长潜力。
不断上升的“双创”指数,不仅凸显出成都的“双创”活力,也彰显了中国新一线城市的发展潜力。据公开数据,2017年,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接近1万亿元。成都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18.8%,各类市场主体年均增加35万余家。自去年8月以来,成都吸引高学历青年人才超过24万人,全市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前三。
目前,成都拥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110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200余家594万平方米,并规划建设了10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66个产业功能区实现与国内外大学签约全覆盖,“创业天府·菁蓉汇”“创交会”“菁蓉茶馆”等“双创”平台和品牌,亦让成都的“双创”名声远扬。
另外,成都还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十大创业城市之一,被《福布斯》杂志评为未来十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天府新区、郫都区、四川大学、新希望集团等5家单位获批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同时,成都还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新经济委员会机构,专门促进新经济的发展。
“相较于其他城市,成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城市吸引力持续增长,是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列全国第三的‘海归’创业最热城市。”创业黑马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杨林林分析称,从发展潜力和动力来看,成都在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上率先转型升级,新经济、传统经济相关产业基础良好,新经济发展政策环境国内领先,创新创业势头强劲。
助推前沿:“黑科技”成长之都
此次全国“双创”周期间,主会场成都展区平均每天迎来近4万人观展。走进菁蓉汇,不少有着鲜明成都元素的科技产品尤为引人瞩目。
在C18展台上,作为成都“独角兽”之一的极米科技,展出了全球首台120英寸4K双色激光电视T1、最新推出的百英寸极米激光电视皓·LUNE 4K等基于光学基础研究的无屏显示与应用。
另一个展区的成都星时代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则显示了初创型公司的巨大潜力。作为成立仅百余天的初创公司,已经发射了两颗卫星上天,两颗试验卫星分别名为“成都高新一号”和“天府军融一号”,这是全国首次由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完成的“一箭双星”发射任务。
此外,本次活动周期间,位于天府新区的成都新经济研究院展厅正式对外开放,以场景化方式呈现成都80家新经济企业108项成果,充分展示成都围绕经济新常态,加快创新驱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
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成都主会场,众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软硬件的“黑科技”亮相成都主会场,吸引观众前来参观。
图1:10月9日,观众参观柔性屏时尚套装。
图2:10月14日,观众参观无序智能分拣系统。
图3:10月9日,观众体验智能驾驶舱。
图4:10月14日,一台白白胖胖的机器人在人群中来回穿梭,兜售各种饮料。这是越凡创新科技推出的一款移动零售机器人,名叫“小贩”。
图5:10月14日,没有方向盘的无人驾驶巴士引人关注。
引发市民浓厚兴趣的各路“黑科技”,成为本次“双创”周的鲜明特色。每天的专场路演中,机器人科技、人工智能、超算等21项成都科技项目集体亮相,充分展示成都应用前沿技术推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效。与此同时,瞄准成都的产业和人才优势,一大批“黑科技”项目也选择成都生根发芽。
菁蓉汇7号楼是此次“双创”周开幕式的主会场。在这栋楼的右侧外立面,有一面黑色的玻璃幕墙,面积约30平方米。这并不是普通的玻璃幕墙,而是由约14块碲化镉太阳能发电玻璃组成的。
“你看,我们一块玻璃是1.92平方米,和打补丁一样的晶硅玻璃相比,看起来美观多了。”站在玻璃幕墙前,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蒋猛介绍说。
但更为“亮眼”的一点是肉眼看不到的——这些采用碲化镉发电的玻璃,即便在弱光、低温条件下,也能将光能转化产生电能,不再受晴天、阴天的限制。“这打破了传统太阳能发电的局限性。”
这样的优质特性源于碲化镉发电玻璃的核心技术——碲化镉。蒋猛通俗地解释了发电玻璃的构造:就是在普通浮法玻璃夹层中镀一层4微米厚的碲化镉薄膜,因碲元素的材料特性,将碲化镉镀到玻璃上。镀上碲化镉的发电玻璃成本低、能耗小、无污染,生命周期30年,是可以替代砖头、普通建筑幕墙等的绿色、可回收、可发电的建筑材料。
目前,碲化镉发电玻璃的实验室光电转化效率已高达17.8%,也就是一块1.92平方米的碲化镉玻璃,每年可发电260~270度,理论计算就是三四千块玻璃产生的电量,这相当于一口普通油井一年产油转化成的发电量。
在成都走过8年研制之路,公司最终又在成都设立了第一条生产线。“我们的研发团队在成都,第一条生产线也在成都,是今年4月开始投产使用的。”蒋猛说,目前装设了这种“黑科技”发电玻璃的第一批示范项目已经出炉,包括位于成都双流的公司厂房以及金融城的一幢办公楼。未来,公司将扎根成都,并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碲化镉生产基地。
蒋猛看中的,正是成都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资源优势,指的是四川的碲矿。蒋猛表示,碲是碲化镉最重要的原材料,而这里藏量丰富。除了硬性需求,成都的创业环境和人才优势更是打动公司创始人的原因。他补充,做碲化材料,全国排名第一的学校就是四川大学,“我就是川大毕业的。”
在“双创”周现场,还有很多“成都造”黑科技产品组团亮相。其中,3D生物打印尤为引人瞩目。
人身体受伤后,可以在先进医疗技术帮助下使伤口快速痊愈。这种以前只在科幻电影里才有的场景,正逐步成为现实。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公司一项用干细胞进行3D打印的“黑科技”,让器官再生成为可能。
干细胞是动物身体中一种尚未分化的细胞,具有分化成为人体多组织器官的潜能。所谓3D打印,主要是实现把干细胞和生物试剂的混合物,也就是将专业术语所称的“墨汁”排列成为管腔结构的过程。而这项技术的难点之一,就是要让干细胞经受住机械打印后还依旧保持活性,并且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该公司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主任胡晓提到,目前蓝光英诺主要将其应用于血管再生,以其替代人造血管和支架。据介绍,人工血管和支架没有活性,在使用时间较长之后依旧容易形成血栓,并且在三到五年后还有手术风险,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凝剂来避免再形成血栓。而通过该技术在体内形成的血管,就相当于人类自己长出来的新血管,不必再依赖药物辅助。同时,她还提到,今后这项技术可用于心肌、骨骼和皮肤的修复等。
目前,干细胞3D打印还没有应用到临床。不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将干细胞3D打印的血管成功植入了恒河猴体内,成为全球首创。科研人员利用取自恒河猴自体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成3D生物打印墨汁,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出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血管,并将其置换恒河猴体内一段腹主动脉,实现血管再生。“明年在美国会对该技术进行人体实验,而与我们一直进行合作的华西医院可望在明年将其用于临床研究。”胡晓说。
面向产业 深度发展的“双创”第四城
“创新创业已经深入到我们身边的方方面面……不是说我们写个APP、办个咖啡馆,不是干脆做一杯咖啡、不是做一个共享单车,这都是风口,所以说,风口创业不是‘双创’的全部,创客也不是‘双创’的全部。”创业黑马集团董事长、黑马学院院长牛文文说。
作为已经落户成都5年的“双创”载体,创业黑马在参与成都知名“双创”品牌“菁蓉汇”打造的同时,还分别在郫都区和金牛区设立了路演中心和孵化器。在牛文文的印象中,从黑马成都分会500个创业者这些年的发展来看,早期的确是风口创业比较多,做APP的比较多。
中国“双创”服务首家创业板上市企业创业黑马,亮相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成都主会场。
然而,“大浪退去,真正跟产业结合的还活得不错,而且长得不错,而跟着风口走的,现在也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很难留下了。”
为什么这些追逐风口的企业会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产业的支持,犹如空中楼阁。而打造‘双创’升级版,必须要与现实产业紧密结合。”牛文文认为,现在的“双创”,早已不再是“喝咖啡”或者“做APP”层面的创新创业,而是更科技化、更产业化,与实体经济做紧密结合,开始成为推动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创业者要面向产业,而不是面向资本。”牛文文的观点,亦很好诠释了本次“双创”周的主题:“高水平双创,高质量发展”。也就是说,当前创新创业已经到了一个深度发展的阶段,创业者要关注自己所处的产业链、产业关系,用产业升级来引领和推动下一阶段的发展。
而中国尤其成都“双创”的最大优势,就是具有完整的产业链。近年来,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过程中,成都已经提出,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提升能级,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大力支持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领先发展、规模发展;加快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紧盯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发展前沿,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传感控制等未来产业,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今年5月,在2017年启动建设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等13个工业类市级重点产业生态圈基础上,成都又部署启动了人工智能、航空发动机等7个重点产业生态圈建设。据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都是瞄准国际国内发展重点,体现成都比较优势,可望形成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产业领域。
这些举措,为“黑科技”企业在成都的成长提供了成熟的产业环境和人才基础。在成都,一大批如“发电玻璃”这样的“黑科技”项目正在逐渐成长为“双创”新火种,助力成都“双创”升级和动能转化,为中国创新创业第四城增加更多新动能。
瀚辰光翼,就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学博士张晗从美国辞职回成都创立的企业。其公司研发的国内首款全自主知识产权高通量基因分型系统Gene Matrix,每天可处理多达数万例检测,显著降低检测成本和时间。今年6月,该公司获得复星集团和博远资本的A轮融资。
在路演现场,记者见证了这台机器所展示的惊人分析能力。用这种基因检测技术,能够快速判断一颗玉米是不是转基因产品,一天可以检测4万余基因点。
张晗表示,他在成都创业,看中的正是成都的“双创”环境。一是人才要素,分子检测仪行业涉及生物和电子机械专业,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为此提供了一流的人才支持。二是产业的集群效应,成都的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发达,产品配套厂家丰富。
而成都的“双创”氛围,也赢得活动周期间众多参展企业和与会嘉宾的赞誉。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处长陈晴表示,成都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吸纳“双创”人才最重要的集聚地。
成都是优客工厂首批入驻城市,也是其“最重要的战场”。优客工厂创始人毛大庆认为,浓厚的创业氛围让成都成为联合办公空间的热土。
“以前的年轻人都愿意到沿海发达城市工作,但今天成都正对外展示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成都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和诱人的美食、美景,也有兼容并包的态度,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下,成都还有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的政策。
小码联城是一家公共交通互联网运营商,目前与成都公交集团推出的“定制巴士”已经初获市场认可。谈到成都,小码联城负责人颇为感概,“在没来成都之前,一直对成都对于新业态的包容有所耳闻,当我们真正到成都开展业务,才深切感受到成都的魅力。”
小码联城曾在移动支付领域和上百座城市进行合作,但当推出互联网定制化公交产品时,由于技术理念超前,一直处于论证阶段。而在与成都公交集团第一次接触时,后者便以极为开放的姿态,表达了对该团队的欢迎,并在短时间内协调多部门共同研究小码联城在互联网公交方面提出的方案,最终双方一拍即合,于9月推出了首批互联网定制公交,而这也是成都城市级互联网巴士平台的首款产品。
“我们在与成都公交集团的接触中深切感受到,不仅是其高层领导对于互联网新事物的理解和接纳能力强,基层员工也拥有较高的新业态理解能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成都为什么被称为新经济发展之城,‘黑科技’创新之都。”
本次活动周主会场菁蓉汇的园区一角,还有一家独特的超市——高新技术服务超市。超市被分为要素供给服务、科技成果交易、创业辅导培训、创新创业孵化四个区域,企业可以像进超市选购商品那样,在这里获得“一站式”服务。
高新技术服务超市所在的成都高新区菁蓉汇,目前已引进31家国内外知名孵化器,吸引线上线下共1890家科技型创业企业和项目入驻,聚集高层次人才586人。而放眼整个成都,目前共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200家,面积594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5家。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