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H1营收676.5亿元,2026年起停披露GMV数据
2025/08/22 | 作者 王涵 | 编辑 崔陆鹏
摘要:而为了进一步增加市场竞争力,近期快手本地生活在“团购”页面上线独立“外卖”入口。
8月21日盘后,快手发布其2025年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报告。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50.46亿元,同比增长13.1%;经营利润52.89亿元,同比增长35.4%;经调整净利润56.18亿元,同比增长20.1%。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76.54亿元,同比增长12%;经营利润95.48亿元,同比增长20.9%;经调整净利润101.98亿元,同比增长12.5%。
对于收入增长原因,快手表示主要归因于线上营销服务、直播业务、其他服务(含电商及可灵)的增长。
其中,第二季度其他服务业务板块增速最快,从去年同期收入41.58亿元上涨25.9%至52.37亿元。同时,2025 年第二季度,电商GMV(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17.6%至人民币3589亿元,电商月均买家数达1.34亿。
而为了进一步增加市场竞争力,近期快手本地生活在“团购”页面上线独立“外卖”入口。在快手“团购”页面,用户可以点击“外卖”进入页面下单。
快手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在业绩会上表示,2025年第二季度,快手本地生活业务GMV同比稳步增长。品类方面,快手加强了到餐品类的成本管控、战略性避开补贴竞争,同时在到餐品类上扶持高ROI类目的增长。
“供给端,我们持续完善核心类目和比价能力,推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类目和低价供给规模的健康增长,2025年第二季度,日均动销商品数同比增长55%以上。需求端,通过分城市精细化运营和优化用户体验,结合智能补贴模型的优化,促进业务整体健康增长;内容端,我们坚持扶持优质流量在平台的分发。同时大模型在推荐链路上的赋能,也带动本地生活短视频场景的视频观看量和效率提升;变现上,我们通过拓展和优化广告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放需求,推动收入同比增长约120%。此外,我们以ROI为约束,补贴效率和运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本地生活业务的运营亏损同环比持续收窄。”程一笑说。
不过,快手方面认为,随着公司电商业务模式与收入结构的持续多元化,季度 GMV已不再是衡量电商业务表现的核心指标。
快手首席财务官金秉在业绩会上表示,回溯过往,公司在上市后按季度披露下单口径GMV数据,核心目的是帮助市场更直观地追踪公司作为电商平台的复兴与成长轨迹。当前,公司本年度下单口径GMV预期已超1.5万亿元。未来,电商业务的增长动力将主要来源于三大方向:多元化电商场景的深化建设,AI 技术赋能商家的解决方案落地,以及电商用户综合体验的全面提升。而这些核心增长驱动力,无法通过单一的 GMV 数据得到充分且准确的体现。
“从2026年第一季度起,我们将停止单独披露季度GMV和年度GMV数字,以便让大家将关注点放在更能反映公司长期价值创造的其他指标上,这一调整与行业同行做法保持一致。为确保市场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并适应这一调整,在今年的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以及2025年年报中,我们仍然会持续披露下单口径的GMV数据。”金秉说,展望未来,公司将始终聚焦用户核心需求,坚定加大AI技术投入,进一步筑牢内容与商业生态的竞争护城河,在保持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持续提升可持续盈利能力,为用户、合作伙伴及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