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昇腾已发展超过665万开发者和8800家合作伙伴,宣布今年将进一步深度开放
2025/05/24 | 作者 曹蓓
摘要:“今年的目标是,希望可以在国内发展超过1000家软件企业与我们一起做‘同辕开发’。”
“截至2025年5月,鲲鹏、昇腾已发展超过665万开发者、8800多家合作伙伴,完成23900多个解决方案认证。”5月23日在北京举办的鲲鹏昇腾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公布了上述数据。
会上,面向通用领域,鲲鹏宣布正式推出鲲鹏AI+解决方案,开源发布多样化算力集群软件开源社区openFuyao。
华为ITC Marketing部长周军表示,华为基于不同业务负载特征,持续优化计算效率,并将这些能力沉淀到鲲鹏软硬件平台,开放给广大开发者。
2025年,鲲鹏启动“同辕开发计划”,打造全新开发流水线,通过1套代码,构建多平台版本。去年华为发布了“鲲鹏流水线”,目的是更好地帮助客户提升效率和性能。据鲲鹏方面透露,2024年在“同辕开发”的过程中,很多的场景和应用平均开发效率提升30%,客户和伙伴的应用软件性能提升27%。
鲲鹏计算业务总裁李义称,今年鲲鹏将整个开发者流水线升级到了“一码多芯、同辕开发”,打造全新开发流水线,可以实现一个代码,构建多平台版本。“今年的目标是,希望可以在国内发展超过1000家软件企业与我们一起做‘同辕开发’。”
面向AI计算领域,昇腾发布CATLASS算子模板库、MindIE Motor推理服务加速库、推理微服务MIS,并持续升级分层开放CANN的能力、MindSpeed RL强化学习套件、大规模专家并行推理解决方案。
“当前模型算法和底层算力的调度模式快速迭代和创新,需要高效稳定的训练算力系统,同时通过架构优化和工程创新,提升模型效率也成为大模型发展的新趋势。”周军说,“为迎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华为全面推进全面智能化(All Intelligence)战略,围绕昇腾打造坚实易用的算力底座,增强开放性,加大社区支持,构建开放繁荣的AI生态系统,使能百模千态,赋能千行万业。”
昇腾计算业务专家介绍,随着模型的能力越来越强以及模型的质量、性能越来越高,更多的企业可以基于开源模型,结合各自的业务,快速地把大模型和自己的应用系统结合起来。
对于企业来讲,不管是训练还是推理,都需要更大的算力。“传统的服务器堆叠的模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整个AI的建设模式,包括技术的发展趋势,一定是要走向超节点的模式,即通过超节点架构来实现更高更大的带宽、更高的性能。”他透露,目前基于昇腾开放的能力已经有30多家客户和伙伴,创新开发了260多个融合算子,包括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运营商等。
华为方面称,截至目前已经有100多家伙伴基于昇腾发布DeepSeek一体机方案,在金融、政府、能源、制造、教育等广泛行业场景的一体机智能应用超过500个。
华为ICT Marketing部部长周军在会上称,华为始终坚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发展人才”的生态策略,持续投入根技术创新和系统架构创新,携手伙伴和开发者,共同打造开放繁荣的计算产业生态。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