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会发生“蟹化”吗?
2024/12/25 | via.媒体 美国《大众机械》月刊网站 | 收藏本文
椰子蟹体形庞大,直径可达1米左右,它们穿梭于印度洋与太平洋西部偏远的热带岛屿之间,能够轻而易举地打开椰子。椰子蟹几乎什么都吃,藏匿在洞穴之中。
今年春天,美国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家乔安娜·沃尔夫博士在日本冲绳岛近距离观察了这些奇特生物,为其“蟹化”研究——即研究动物如何进化出螃蟹的特征——收集信息。她说,尽管椰子蟹名字里带“蟹”且体形大得吓人,但它们脾气一点也不暴躁,行动缓慢,性格“超级淡定”。
实际上,椰子蟹并非螃蟹,只是长得像而已。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有五种不同类型的动物为适应海洋或濒海环境发生了“蟹化”,包括号称最大“陆地蟹”的椰子蟹。真正的螃蟹存在了大约3亿年(比恐龙出现时间还要早),其他甲壳类动物紧随其后,进化历史差不多同样悠久。
动物发生蟹化,尾巴的功能就会退化。它们需要进化出扁平的圆形身体、折叠分节的腹部和许多条腿。那么,人类是否可能经历同样的蟹化呢?你的曾曾曾曾曾孙会变得像螃蟹一样吗?
对那些曾梦想变成蟹人的美国动画电影《南方公园》粉丝来说,很遗憾,我们不可能变成螃蟹。沃尔夫说,最起码,你得是节肢动物才行,甲壳类动物、蜘蛛和昆虫都属于节肢动物。2021年3月,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一篇论文,讨论了蟹化的各种案例和特征。尽管早在150年前,科学家们就已经知道蟹化对甲壳类动物是一种进化优势,但这篇论文依旧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让人们兴奋不已。
几次采访中,沃尔夫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类会变成螃蟹吗?”这个问题令她发笑,但这个想法也令人感到困惑。沃尔夫解释道:“我们的身体不像那样分成一节一节,所以没法变成螃蟹,因为身体必须分节才能像螃蟹那样进行折叠。因此,从动物进化的最早期开始,就注定了我们走在不同的进化道路上。”
人类和真正的螃蟹(十足目动物)最近的共同祖先很可能是一种生活在数亿年前的两侧对称动物,形似蠕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在生物进化树上沿着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进。
哺乳动物不具备蟹化的发育和基因组灵活性,就像螃蟹不具备变成哺乳动物的能力一样。英国巴斯大学的进化古生物学家马修·威尔斯博士说,问题是,生物体内的不同基因组会共同发挥生物功能,所以“越来越难以做到在一方面作出改变而不对另一方面产生有害影响”。
对比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脖子长度,鸟类保留了可塑性,能够发育出不同数量的颈椎,而所有哺乳动物都拥有7节颈椎——你和长颈鹿都是如此。威尔斯说,除了极少数例外,我们的颈椎节数都是固定的。
我们确实看到,截然不同的动物群体有时会进化出相同的特征,这种现象被称为“趋同进化”。威尔斯说,这方面最显著的例子可能是眼睛的发育。“谱系之间分离的时间越长,趋同就越引人关注。”
“蟹化”是趋同进化的另一种理想模式,它具有很大优势。蟹化意味着身体趋于扁平,变得短而宽,腹部可以折叠在身体下方,从而得到保护。这种形状很适合爬到岩石底下躲避捕食者,用一层厚厚的甲壳质和碳酸钙来保护脆弱柔软的身体。
但威尔斯说,获得这些特征需要付出代价,即失去快速逃跑的能力。例如,龙虾和虾几乎可以将身体完全对折,然后迅速弹开,从而躲避危险。所以,如果你爱吃的帝王蟹没有从早期的龙虾形态发生蟹化的话,也许能够逃脱渔网。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蟹化?这是沃尔夫及其同事试图解答的核心谜题。她目前正在研究蟹化的基因通路,希望了解蟹化动物(包括真正的螃蟹)体内有哪些常见基因群。虽然沃尔夫认为螃蟹很酷,但她确信自己不想蟹化。“你知道节肢动物是如何生长的吗?它们会褪去整个外骨骼。眼睛的外层和内脏的前半部分都是外骨骼的一部分。你想这么做吗?”
不过,人类仍在进化。举个例子,一万多年前有人定居在高原,如今他们的后代可以做到大多数前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在海拔超过3400米的地方生活而不缺氧。
根据最近发表的一项关于高原女性的研究,这是因为她们已经发展出一些特征,能够帮助血液更高效地向全身输送氧气。血液能以更快的速度流入肺部,血红蛋白(红细胞中负责向组织输送氧气的蛋白质)能够携带过饱和水平的氧。她们的心脏也比大多数人的心脏大,负责将含氧血泵入体内的左心室要比一般人宽。
只要时间足够长,人类就能进化,也一定会进化。只是不会朝着螃蟹的方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