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模式”深化中非经贸合作
2024/06/15 | via.媒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 | 收藏本文
位于中国中部的湖南省正着手投资,以促进非洲的农业和工业现代化。
据近期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走进非洲”活动披露的一项计划,主要来自湖南的中国企业将在非洲建设工业园区、为当地培训更多人员,并提供农业机械和优质种子,以提高非洲的粮食产量——其中一部分将出口到中国。
湖南省副省长曹志强率领省政府官员和一些企业代表参加此次活动,其中包括建筑和农业设备制造商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以及总部位于湖南的水稻种植与研究企业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袁隆平是中国著名农学家,他的杂交水稻技术已被马达加斯加和布隆迪等许多非洲国家采用,以提高水稻产量。
此次展会上,多项合作协议得到签署,签约金额达2.95亿美元,其中包括与肯中经贸孵化园、肯尼亚农产品进口公共海外仓等有关的项目。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李辉在一场聚焦农业发展合作的会议上说:“湖南将与非洲国家携手努力,进一步加强农业领域合作,深化农业务实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李辉说,国务院同意在湖南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这将使湖南成为“中非内陆合作”的重要地区。
观察人士称,中国选择湖南作为中非贸易的新前沿,部分原因是中国许多优势产业都在湖南,比如一些农业科技、设备制造和建筑业领域的大型公司就在那里。
而其中许多企业在非洲市场设有分支机构,并制定了长期战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副教授劳伦·约翰斯顿将其称为“湖南模式”。约翰斯顿说,“湖南模式”特别关注农业、重工业设备、交通运输(如电动汽车和火车)等领域。
约翰斯顿去年曾表示:“‘湖南模式’旨在支持更高效的贸易。通过铁路、河流、天空和海洋打造新的贸易通道,以便更好地把湖南与非洲国家——尤其是贸易枢纽——连接起来。”
此外,该模式也反映了中国帮助湖南等内陆省份发展经济的战略。与广东、江苏和浙江等沿海省份相比,湖南的国际贸易联系历来较少。
湖南省官员说,湖南“农业科研实力雄厚,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并补充说,湖南是一些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出生地。湖南还推动杂交水稻在多个非洲国家试种成功并实现商业化生产,帮助非洲国家提高了自主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湖南与非洲在农产品方面的贸易额持续增长。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