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王国”的回归
2022/10/25 | 媒体 马新社/ 2022.09.19 | 收藏本文
中国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马路上的骑行大军是该国的标志性画面。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人们会成群结队骑车去上班或消遣。
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促进汽车生产,骑行不再是民众的主要交通方式。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北京的自行车出行比例约为63%,但2014年这一比例已降至17.8%。
不过,自从近几年无桩共享单车出现以来,中国大城市居民对自行车的兴趣逐渐回升。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和杭州,骑行有望成为更受欢迎的交通方式。
共享单车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发现和解锁自行车,并通过支付宝和微信等进行支付。目前,中国有数十家企业提供共享单车服务。
笔者日前在北京参加一个亚太新闻交流项目,决定体验一把共享单车,并发现在火车站、地铁站、公交车站和购物中心等繁华地点附近可以找到很多。从市中心的建国门至数公里外的天安门广场,骑行往返的费用只需要几块钱。
政府为骑车者提供了专门的基础设施,包括宽阔的自行车专用道和包含自行车标志的交通信号灯。还有工作人员现场监管和调度自行车道上的交通。
笔者在交流项目中结识了30岁的南非青年恩齐凯莱洛·戈约,他说自己在抵达北京后的三天内学会了骑自行车。他表示,自行车在南非的马路上并不常见,但在北京,你可以在马路上发现成千上万辆自行车。骑车比步行更快,而且还便宜。
共享单车也能有效解决交通运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帮助用户更快地抵达地铁站等公共交通枢纽。在北京的地铁站外,通常会停放着一排排共享单车,通勤者可以骑行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在北京居住了5年的马来西亚人舒克里·阿兹米表示,比起购买汽车,他更愿意骑自行车或坐地铁,因为公共交通更便宜、更快捷,也更高效。
骑车是一种几乎无污染的交通方式。不像汽车,自行车不会排放二氧化碳等导致气候变化的气体。鼓励更多人骑车也符合中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同样前来参加交流项目的马来西亚记者张嘉伟(音)说,他发现北京的空气质量与四年前相比有了明显改善。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