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暹贸易与亚洲的流动
2022/06/15 | via.媒体  上海书评,节选/ 2022.05.14 | 收藏本文
泰国的现代商业贸易与市场经济在许多叙述与书写中都是从西方势力进入东南亚后开始的,尤其是东印度公司在这个区域所扮演过的角色不容忽视。
朝贡体系在中国存在近两千年,从最初政治臣服意义为主,而后逐渐演变成为“礼尚往来”的一种类似外交关系的体现,明朝开始厚往薄来的政策更是吸引了诸多邻近国家前来纳贡,最终促成了朝贡贸易这一特殊现象。
吴汉泉博士撰写的这本《朝贡与利润:1652-1853年的中暹贸易》,乍看之下有些“偏门”,因为清廷大部分时间延续了明朝的海禁政策,不允许沿海地区的私人对外贸易,中国与暹罗的贸易即使发生过,大约也是规模小且不成气候的。暹罗于1939年更名为泰国,是现在更为人熟知的名称,但书中所写时代仍是暹罗王国。
不过,吴博士从暹罗两百年间与清朝数次朝贡往来的史料入手,通过令人信服的记录分析,向读者展现出了另一番景象:暹罗即使朝代更迭政权数易人手,从阿瑜陀耶王朝到曼谷王朝前期的二百年间,却都坚持了与清廷的朝贡往来。
这些朝贡行为实际构成了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暹罗对外贸易的主要部分,不仅为暹罗朝廷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促成了暹罗原型资本主义(proto-capitalism)的形成,而这一切早在东印度公司等西方势力深入到东南亚市场之前就发生了。
在这个过程中,暹罗华人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说,华人对暹罗(泰国)经济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远早于19世纪下半叶大规模南洋华人移民潮之前。
(邹坤怡)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