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预售资金监管明松暗紧,房企称力度太小,业内料缓解资金压力效果有限
2022/05/19 | 作者 杨依依 | 编辑 曹蓓 | 收藏本文
半年前,广东佛山地产圈传出一条消息,华夏银行在未经监管各方同意的情况下,将佳兆业悦峰监管账户内的 2 亿预售款,划走了。
银行抽贷,对现金流面临巨大压力的房企是致命一刀,一时间当地房地产行业风声鹤唳。
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被银行、债券、信托等各融资渠道相继重拳出击之后,“预售资金”成了房企们争取喘气机会的为数不多的窗口。
但到了年底,这个窗口在各地为保民生而加码的管控中,被越关越小。类似佛山华夏银行的过激“自保”行为,并不是个例,彼时的不少房企,都经历了这种次生的现金流灾害。
那时候业内有不少人呼吁,各地预售资金监管的标准抬高“一厘米”,就会有更多的房企免于遭遇严重的现金流危机。
今年1月底,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意见》(下称《意见》),意在指导地方优化此前过于严苛的管理。4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被再次提及。
但多位业内人士对《凤凰WEEKLY地产》表示,各地松绑的力度还是太小,而且目前市场信心持续下挫,预售资金管理政策调整已经很难达到最佳的效果。
“现在购房者信心已经跌到谷底,销售差了很多,哪儿来的预售资金?”一家上海房企的区域负责人对《凤凰WEEKLY地产》说。
两个极端
内地从香港引进的商品房预售制度,最初是为解决部分地产企业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以加快城镇住房建设,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房企的融资功能。
很长一段时间,内地对预售资金的管理相对粗糙,全国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地方拥有较强的自主性。仅有的共同的管理思路是:留存部分资金存入监管账户,开发商按照节点提取,有小部分城市可以直接提取。
监管资金的比例和提取的难易程度,这之间的一松一紧就牵动着开发商的现金流水平。
阳光城执行副总裁吴建斌曾在去年年底的一场公开论坛上,回忆起早年房地产的情形,“预售最早画一张图就可以卖,两个月就能回款。”这也是过去房地产公司之所以发展很快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自己不花钱。”
此后,银行开始按照工程进度节点放按揭款。但房地产行业高歌猛进的时期,各地对预售资金的管理也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仅地方公司提取预售资金简单,多名业内人士还向《凤凰WEEKLY地产》证实,在已出险的恒大、佳兆业等房企中,集团从地方公司手里部分或全部抽走预售金,是普遍现象。
这也是去年恒大爆雷后,地方对预售资金监管明显趋严的原因。为了更好地保竣工、保交付,一些城市开始提高监管资金比例,严控提取流程。
“现在差不多要交房才放按揭款。房建好了,好不容易销售、网签了,当地政府部门担心烂尾。什么时候放款?竣工的时候。”吴建斌说。
华泰证券地产首席分析师陈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地方上容易造成两个极端:一是持续缺位,部分城市在面临烂尾风险前反应不及时;二是过严监管,部分地方过度升级当地资金监管政策,反而会造成次生的房企现金流问题。
在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预售资金一项又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中泰国际此前曾做过计算:以合约负债来估算公司在售的预售资金规模,若预售金监管比率(预售款中受监管的资金比例)由10%(宽松执行)上升到40%(严格执行),45家上市房企现金中可自由使用的比率均值将由81.7%下降至26.7%。
“去年开始烂尾增多,尤其是恒大爆雷之后,预售资金解冻变得非常难。”一家央企开发商郑州公司的员工对《凤凰WEEKLY地产》介绍。
他还透露:“郑州之前还想继续加强监管,来征求过我们的意见,我们建议还是要慎重,行业协会也都反馈,不能再加强了。”
进退两难
今年上半年,中央层面的两次发声之后,地方上的响应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佛山、南京、烟台、南平、常德等城市相继调整预售资金监管制度,有的降低监管资金比例,有的试点通过银行保函来替代预售监管资金,有的则在流程上想办法,加快审批效率。
但另一些城市反而加强了监管。大连在5月份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预售方案管理的通知》;黄石也在当月修订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市商品房预售资金实行全程监管,防范商品房预售资金挪用风险,堵塞房地产市场管理漏洞。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一方面,有部分地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不到位,还需要进一步从严监管;另一方面,有部分地区过去几个月对于开发企业的资金监管过严了,应该按照规范来。
上述上海房企的区域负责人对《凤凰WEEKLY地产》说,有些地方的预售监管很松,监管账户只是网签之前往里充个现金流再提出来,很大程度上是失效的。 “监管只能约束网签,但现在很多购房者大多是先交钱占房源,再去解决购房资格,这部分先收进来的钱才是大头。而且有大部分客户都不希望网签,网签就要还月供,因此很多钱实际上都没有进入监管。”
另一方面,即便是此前预售资金监管过严,近期开始放松的城市,大多也只是微调。
比如山西省提出每个节点降低或提高的比例不得超过5%;常德放宽开发企业申请使用商品房预售资金额度,仅在原规定上提高了5个百分点;岳阳规定存量项目资本金可提前解控,但解控的时间点仅提前了一个节点。
“目前放松的力度还是太小。”阳光城执行副总裁吴建斌对《凤凰WEEKLY地产》说。另一家TOP10房企的财务部总监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感觉没有太多变化。”
一些明面上看着像放松的城市,实质仍是强管控。
上述央企开发商郑州公司的员工对《凤凰WEEKLY地产》称:“看起来像放松了,实际上措施是更严格了,比如银行保函,民营房企根本开不出来。当然影响不到我们,不过如果民企倒了,最终还是会牵连到我们。”
一家大型房企长沙分公司的员工也向《凤凰WEEKLY地产》透露:“长沙说是监管比例从以前的25%降到现在的20%,但实际操作比以前更严格了,解冻的时候提交的文件要求更多。”
既要保交付,也要防过度监管,让地方陷入两难。
“我们认为必须认清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大势,首先,景气度仍未改善,房企去化依然低迷,房企现金流风险依然未能解除,所以全国预售资金监管是不会大幅放松;其次,全国政策下发后,还得看各个地方政策细则执行,因此带来大量流动资金的说法我们持保留态度。”华泰证券地产首席分析师陈慎说。
“预计在各地政府因城施策下,基于房企流动性风险尚未完全出清等情况,本次政策对企业资金压力的缓解或将相对有限,对于各地执行尺度及实际政策效果仍需理性看待。”中指研究院在最新的报告中称。
更重要的事
“预售资金监管是小钱,比起预售资金,融资才是大头,此外最核心的还是销售不行,销售排第一,融资排第二啊,最后才是预售监管资金。”一家闽系房企投融部门的中层对《凤凰WEEKLY地产》说。
4月,全国土地、商品房销售双双探底。
统计局的数字是,前4个月商品房无论是销售面积还是销售额都出现了同比20%-30%的降幅。其中4月单月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创下5年来市场最低值。
克而瑞数据显示,百强房企4月单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284.7亿元,同比降低58.6%,环比降低16.2%。
而融资环境,也异常艰难。近期监管主动推动碧桂园、龙湖、美的置业三家民营示范房企发债的举动,是为改善民营房企融资环境所做的努力,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巨大的冰山尚未消融。
很显然,目前来看,比起预售资金的松绑,房企有更大的难题要解决。
“我个人认为,从长线来看,松绑预售资金监管并没有太多提振信心的作用,短线可能确实会解部分的燃眉之急,但也属于少量。”一家深圳产业地产公司的中层对《凤凰WEEKLY地产》说,“当然如果是一线城市松绑的话就大不相同,比如深圳这样的城市,释放的资金量就大了,对行业还是会有提振信心的作用的。”
不过,国信证券在最新的报告中认为,预售资金监管的调整是“稳增长”的开端。
“目前基本面仍处于下行途中,景气度处于历史最差……目前行业政策支持从供给侧向需求侧逐步过渡,保障房贷款管理放松、预售资金监管调整是‘稳增长’的开端,各地‘因城施策’从公积金贷款放松到商贷放松,政策宽松范围逐步扩散。”国信证券称。
“房企现金流出现边际改善的趋势是一定的,与此同时我们认为更需要重视其信号意义:一是房地产改善政策正从金融端迈向需求端;二是此次政策酝酿于1月份,落实在开年,也说明监管层稳增长的迫切性,后续可以期待更多的房地产稳增长政策。”华泰证券地产陈慎说。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