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中国汽车应把握电力驱动、智能网联、低碳出行三大主攻方向
2021/06/18 | 收藏本文
6月18 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新起点、新战略、新格局——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通过视频方式表示,我们要进一步抢抓机遇,以电力驱动、智能网联、低碳出行为突破口,带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以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2021年5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58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的50%。今年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95万辆,同比增长2.2倍,市场渗透率由去年的5.4%提升到8.7%。动力电池技术水平处于全球前列,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五家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排名全球前十。
万钢提出,电力驱动、智能网联、低碳出行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变革的主攻方向。
万钢表示,电力驱动是汽车能源和驱动系统的技术变革,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成为汽车产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标志。电力驱动同时将引发汽车电力电子架构和智能控制系统的系统性变革。
智能网联是汽车控制技术和运行方式的变革,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支撑,是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实现融合的抓手。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呈现车路协同、融合发展的趋势,车路融合可以为自动驾驶提供超越感知视野的认知智能,在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的同时,有效降低附加传感器和芯片的成本。
低碳出行是汽车消费使用方式的变革,当前,新一代移动出行体系正在构建,呈现出多模式交通、共享出行、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相结合的特征,提供全方位优质汽车产品和出行服务的多交通模式整体解决方案。我们要努力探索公共移动出行服务新模式,加快从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的转型。
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万钢还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应持续支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氢电协同,共同支撑推进汽车电力驱动变革;三是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标准体系;四是聚焦关键,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包括提升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前瞻布局全固态电池等新体系电池的研发;突破大功率长寿命燃料电池电堆及发动机关键瓶颈问题;开展碳化硅(SiC)功率器件、新型永磁材料等关键技术开发,建立下一代驱动电机技术体系等;五是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