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辛德贝格,永续的和平追求
2019/12/03 | 作者 李亚楠 | 收藏本文
因为遭遇过战争的戕害,南京更加祈愿和珍视和平。
11月23日,南京各界纪念约翰·拉贝先生诞辰137周年。80多年前,在南京历史上最为黯淡的时刻,许多国际友人坚守在这座正在遭受屠戮和蹂躏的城市。
德国人约翰·拉贝、美国人明妮·魏特琳等人分别组建难民所,并且共同组织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竭尽全力保护了安全区内的生灵免遭日军的屠杀。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是当时城内唯一的外科医生,他透支生命不分昼夜地救治中国伤民,而自己的后半生只有在病痛中度过。米纳·舍尔·贝德士、约翰·马吉、欧内斯特·福斯特、乔治·费奇等人不仅救助难民,而且真实记录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留下了宝贵的档案并向世界揭露日军的滔天罪恶,为异国他乡的正义而奔走呼号。约翰·摩尔·阿利森、格奥尔各·罗森等外交官,以忠实履行外交官职责的方式,为保护难民和供给基本生活资源等事项积极与日方交涉,让难民生死的天平向希望和光明倾斜……
日军在南京的罪恶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留下了终生难以磨灭的阴影,而他们在暗夜里擦亮的光芒被这座城市永远铭记。他们的事迹,南京不会忘记,用特别的方式致以永久的思念。
8月31日,在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的见证之下,一座高大伟岸的人物铜像在位于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的马瑟里斯堡纪念公园公开亮相。铜像的主人公是一名当地人,名叫贝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他生于1911年,逝于1983年,一生默默无闻,终生未娶,死后按照水手的葬礼仪式,骨灰撒入大海。
在丹麦,他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而在东方遥远的国度,辛德贝格被誉为最伟大的丹麦人。一群陌生人,把对辛德贝格的怀念和感恩,凝结成厚重的铜像,赠予他的家乡,让他回归故土。1937年12月至1938年3月,这位曾在南京最黑暗的岁月中驻留106天的丹麦人,在离开中国82年后依然被深深铭记,并将永远清晰地刻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南京英雄
南京栖霞山东麓,青山之下掩映着的江南水泥厂旧址遗迹,已经被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厂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留存的几栋民国建筑记录着历史的沧桑。厂内同样矗立着一尊辛德贝格铜像:他一只手叉腰,另外一只手挥动着一面丹麦国旗,神色严肃凝重,怒视前方,凛然而不可靠近。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出席“辛德贝格”雕像落成揭幕仪式并为雕像揭幕。
82年前,辛德贝格正是以这样的姿态站立在江南水泥厂的门前,一次次将试图进厂向平民施暴的日本兵阻挡在门外。他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中国难民。
他是英雄,但他的出场更像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浪子。辛德贝格在其父亲的9个儿子中最为叛逆,酷爱冒险,第一次偷偷跑出家门时才两岁,年轻时曾骑着自行车跨越了大半个丹麦。成年后他曾到美国游历数年,后来还加入法国在摩洛哥的外籍军团,但仅仅服役10个月后就开溜逃跑了。1934年,他辗转来到中国上海,换了许多工作,先后从事过酒店接待员、牛奶厂职员、武器推销员、记者助理和司机等工作。他从不循规蹈矩、安分守己,反而脾气火爆,常与人争吵,很多工作都是被雇主辞退的。因此,当考虑要不要接受一份工厂看守的工作时,辛德贝格心中的天平也许更倾向于那月薪100英镑的丰厚待遇。
1937年12月,中日战争逼近南京,丹麦史密芝公司聘用了辛德贝格,安排他从上海赶赴南京江南水泥厂看护还未投产使用的机器设备。
江南水泥厂主要由中国近代最早的水泥生产企业启新洋灰有限公司组建。民族资本家陈范有等人付出极大心血,向丹麦史密芝公司引进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向德商禅臣洋行引进了电气设备,使得江南水泥厂在国内规模空前,号称远东第一大水泥厂。但在水泥厂即将建成之时,南京保卫战打响了。
为防止工厂陷入日军之手,启新公司决定瞒天过海,暂时让工厂变成“德丹合营”,安排友华人士德国人卡尔·京特前去护厂,而史密芝公司则委派临时聘用的辛德贝格一同前往。
火中取栗,这是一次凶险异常的冒险。临行前,辛德贝格签下了一份生死状:
“我自愿前往南京附近的栖霞山江南水泥厂,战时停留期间风险自担,假使我负伤、伤残或死亡,除合理的医疗费用,不对史密芝公司或其他任何方面附带任何要求。”
侵略者的暴行令人发指,战争的残酷超出了这个丹麦年轻人的想象。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疯狂杀戮。辛德贝格的人生由此转折,虽身处人间炼狱,但他并没有退缩、逃避。他的工作仅仅是看护厂内的丹麦机器设备,却自行营建起一座庇护难民的诺亚方舟。
1938年2月,辛德贝格在给丹麦朋友的信件中写道:“我在厂里升起了一面中国最大的丹麦国旗。此外,我还让人在厂房的屋顶上用油漆刷了一面约1350平方英尺的巨型丹麦国旗,这样在空中就能清楚看到。我想这肯定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面丹麦国旗。”
他与卡尔·京特建立了江南水泥厂难民营,收容附近平民及伤兵,竭力阻止日军接连不断的骚扰,这里与城内约翰·拉贝等人维持的国际安全区成为南京至暗时刻的两束微弱光亮,共同保存了罪恶深渊中的零星希望。
他开车冒死穿越日军哨卡,运送伤员到当时南京城内唯一接受诊疗的鼓楼医院,并且与红十字会接洽,在水泥厂难民区建立了小型医院。在厂区三栋平房中设立的简易医院,被人们称为栖霞山之星。
他积极联络拉贝的国际委员会,传递栖霞山难民致日本当局的两份请愿书以及控诉日军在栖霞寺罪恶行径的信件,为改善中国难民的境况积极奔走。
做过记者助理的辛德贝格,用相机真实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并向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提交报告,详细记述了日军罪行的许多案例。他还把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接到难民营,拍摄了反映日军残暴行径和难民营艰难情况的纪录片。离开南京后,他又冒险将这些铁证带出中国,在日内瓦通过国际联盟向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由他拍摄的记录日军大屠杀的相册和中国难民赠与他的一条绣有“见义勇为”字样的条幅被完好地保存下来,见证了他对侵略战争的控诉和对南京难民无私的帮助,也见证着中华民族无限感恩的情怀。辛德贝格以纯朴的人道主义关怀,在战争与和平、黑暗与光明、绝望与希望的胶着淬炼中,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升华,也与中国永远地凝结在一起。
后来他加入美国商船队,在危机四伏的汪洋大海中为盟军提供后勤服务。他在自传中写道:“我的一生都和蓝色的大海、摇曳的棕榈、东方的声色以及枪炮的射击声联系在一起。像那个时代其他人一样,我饱尝欢忧,历经过战争、失败与胜利。”
在辛德贝格铜像揭幕仪式上,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说,他的义举表明只身一人仍可以有所作为。在残酷战争面前,一个人的力量多么渺小,而一个人的力量却也可以如此伟大,为数以万计的人撑起生命的屏障。
女王揭开幕布,向世人展现了全新的辛德贝格铜像。这尊雕像双臂舒展,敞开怀抱,脸上洋溢着阳光自信的微笑,站立在特别设计的“希望之门”中,神态一如他曾经对无数难民提供收容、接纳和帮助时的样子,为他们在黑暗深处擦亮一线生机。辛德贝格深邃的眼眸凝视着过去,也注视着未来。
和平之约
辛德贝格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正逐渐成为中丹两国共筑和平、交流合作的精神图腾和纽带。
早在2004年12月,辛德贝格的感人事迹被重新发掘后,他的故乡奥胡斯市,就将丹麦园艺师精心培育出的一种美丽的黄色玫瑰命名为“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玫瑰,以此来追忆辛德贝格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对中国难民的无私帮助,表达和平的愿望和永恒的纪念。
2014年4月,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邀请,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在时隔35年后再度访华,并专程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首位访问纪念馆的在任外国元首,女王亲手在南京种植了辛德贝格玫瑰,让和平与友谊之花在两国常盛常开。
此次辛德贝格铜像揭幕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南京城市代表向女王递交了独特的艺术作品:拓印与工笔画结合创作的《“共筑和平”之约》城砖拓片,及以云锦和苏绣相结合创作的《锦绣·和平》和中国传统工笔画《梅韵》两幅表现丹麦女王肖像的作品。
《“共筑和平”之约》城砖拓片
这是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共筑和平”之约》分别用南京和奥胡斯两座城市的和平之花紫金草和辛德贝格玫瑰,共同托起用明城墙城砖拓印的“金陵”二字。南京城墙是过去城市的边界线,也代表着征伐屠戮与和平世界的分割线。作品最直接地映照着辛德贝格先生在南京崇高的义举,连接着中丹之间和平友谊的历史传统,向世界传达了南京祈愿和平的强烈心声。
丹麦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则早在1979年就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是改革开放之后首次来华访问的西方元首。她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为增进中丹友谊作出过重要贡献。
丹麦女王肖像作品《锦绣·和平》
《锦绣·和平》用紫金草和辛德贝格玫瑰托起丹麦女王的肖像,意喻她是两国和平与友谊的象征。《梅韵》则以象征着坚韧、高雅和高洁的梅花映衬女王肖像,将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女王侧身像与梅花巧妙结合,绘制中西合璧、唯美亲和的女性形象,传递中丹友谊的美好寄语。
丹麦女王对中国文化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一生挚爱艺术,这三幅艺术作品同样释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勃勃生机。
《“共筑和平”之约》融合金石传拓技艺、工笔画技艺和饾版印刷技艺,每一项技艺都有着上千年的传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作品简洁清晰、推陈出新,不仅保留了南京作为十朝都会的历史感、厚重感,而且融入了现代文明理念,传统的含蓄与现代的奔放自然地融合为一。
《锦绣·和平》将南京云锦、苏州刺绣两种国宝级非遗技艺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以桑蚕丝线、金银线为主要材料,纯手工完成。这幅作品用最传统的技法,编织成一幅完全符合西方审美的现代作品,在细微处体现了别具一格的中国韵味,而在宏观上则完全顺应现代人特别是西方人的审美习惯。
丹麦女王肖像作品《梅韵》
《梅韵》也融合了多项技艺,主体采用中国传统工笔花鸟技法绘制,服饰花纹采用传统饾版印色、金箔贴制,面部则以中国书法线条勾勒,通过传统分染绘制技法用淡彩反复染色。这幅作品与《锦绣·和平》形成鲜明的互补,彰显大气的中国元素和色彩,营造了精致华美的视觉效果,成就了艺术的创新。
以文化为媒介
南京此次赴丹麦是一次和平之旅,表达了中国人对国际友人的无限缅怀,对世界和平的追求,同时也是一次文化之旅,向世界展示了精彩纷呈的中国文化。
近年来,南京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互访活动,展现古都新城的包容与自信、开放与创新。此次赠送的辛德贝格铜像,由中丹两国艺术家共同创作完成。南京大学雕塑研究所两位年轻的雕塑家尚荣和傅礼城主要负责人物的雕塑创作,丹麦艺术家莱恩·德森提克主要负责设计“希望之门”。双方密切交流、切磋、磨合,最终创作出一尊特色鲜明、寓意深刻的艺术作品。辛德贝格铜像也成为中丹艺术家深入交流合作的见证。
除了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南京也吸引了丹麦社会的关注。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与宗教研究系研究员、丹麦二战史学家彼得·哈姆森为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何铭生。他曾多次到访南京,对辛德贝格的事迹在丹麦的发掘作出贡献。他的新书《辛德贝格——丹麦的辛德勒》中文版即将由国内出版社引进,具体事宜也通过此次赴丹麦的活动得到明确。
为全面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南京还准备了城砖拓印长卷、辛德贝格肖像刺绣等富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和特点的艺术作品赠予丹方,城市厚重的品质和丰富内涵在北欧域外绽放出奇异的光彩。
南京联合奥胡斯举办辛德贝格雕像揭幕仪式、专题展等活动,通过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展示,向对方抛去和平的橄榄枝。而赠予女王及丹麦的这些精美艺术品,不仅直观表达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心愿,而且向世界展现了多元包容的民族性格,蕴涵着和合为美、天下大同的中华理念。
《辛德贝格:丹麦的“南京英雄”》专题展现场图。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回首世界历史,人类历经了无数次血腥的战争,但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文明之火时明时暗,但始终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上个世纪,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缔造和平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心愿。
即使远隔重洋,南京依然送中国人民的朋友辛德贝格“回家”,让更多的人记住这位伟大而平凡的人物,希望同一切热爱和平的国家和民族交友交心,共谋发展,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南京不仅在文化交流方面促进中丹友谊深入发展,而且不断推进两国两地的务实合作。此次赴丹麦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南京同时与奥胡斯签署友好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支持和开展在政府互访、科研、教育与卫生、和平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创新与创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双方还提出,要向着建立友好城市的目标共同前进。
2012年,南京栖霞燕子矶中学与丹麦奥胡斯市朗卡尔中学缔结友好关系,在校际交流、学生互访、教师培训等项目上开展互利合作。至此之后,校际间交流频繁,双方师生你来我往,推动两地教育领域的相互借鉴与合作。
2016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丹麦哥本哈根投资促进署签署了中丹孵化器项目合作协议,并于同年9月设立了中丹孵化器暨北欧代表处,为中国发展吸纳和汇聚丹麦及北欧众多的优质创新资源,南京与丹麦公司的联系逐渐增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仿生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与南丹麦大学机器人与嵌入系统实验室,在南京溧水产业新城通力合作,涵盖航空航天、机器人、自动化、教科研等领域。双方共同创建了南京溧航仿生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孵化和创建了众多新兴技术企业,双方联合研发的项目被列入2018年度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碰撞与交流孕育出全新的科技成果。
82年前,辛德贝格在南京的暗夜里点燃的灯火,被两个国家共同传递。
目前,中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经10年,两国交流和合作驶入快车道。绿色发展、低碳循环、医药食品等新兴产业合作方兴未艾,人文交流亮点纷呈,丹麦美人鱼首次出国参展上海世博会,丹麦也成为首个与中国合办旅游年的欧盟成员国。在合作互惠中,两国共同秉承和平发展的理念,友谊越交越深,联系越来越密,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平等交往树立了榜样。
在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上,南京也逐渐成为一座迈向国际的现代都市。
目前,南京已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与全球五大洲47个国家和地区的81个国际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南京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象,和而不同的城市文化理念,吸引着不同文化底蕴的人们在这里驻足、停留、定居和生活。
辛德贝格曾经守护的城市如其所愿,南京正在成为一座积极实践和平发展理念,推动实现共筑和平、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国际和平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