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闯IPO,货拉拉上市为何这么难?
2025/11/06 | 作者 王涵 | 编辑 崔陆鹏
摘要:货拉拉的上市进程仍停留在“临门一脚”阶段。
近日,拉拉科技(货拉拉上市主体)在港交所第六次更新招股书。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持续增长,分别为10.36亿美元、13.34亿美元和15.93亿美元;净利润方面,2022年为- 0.49亿美元、2023年实现盈利转正至9.73亿美元、2024年为4.34亿美元。
2025年上半年,货拉拉业绩保持增长势头,实现营收9.35亿美元,同比增幅31.8%;净利润2.45亿美元,同比增长33.3%。
虽业绩回暖,但货拉拉的上市进程仍停留在“临门一脚”阶段。如今,其估值已从巅峰时期的900亿元缩水至650亿元,在独角兽榜单中的排名也同步下滑。
“货拉拉至今未能成功上市,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晶捷品牌咨询创始人、品牌战略专家陈晶晶对《凤凰WEEKLY财经》表示,货拉拉多次递表因“技术性失效”,导致“递而未批”“递了又更”的循环,使整体进程被不断拉长;同时,国际化扩张带来的管理复杂度与资金消耗,也增加了上市前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货拉拉选择频繁更新招股书,以补充披露、调整战略方向,虽显拖延,却也属理性应对。而宏观层面,过去几年资本市场环境谨慎,同样放缓了上市节奏。
陈晶晶认为,货拉拉的最大优势仍在于规模、品牌与数据积累,但行业已进入“多中心竞争时代”,其先发优势正在被快速压缩。竞争者的涌入,必然挤压其短期利润空间,也迫使企业从“规模驱动”转向“效率驱动”。
“对货拉拉而言,未来的关键不在于运力数量,而在于能否把规模优势转化为效率优势,通过智能调度、运力网络化、跨城市统一调度与数据整合,让算法算力成为驱动效率提升的核心引擎。”陈晶晶说,若能完成这场由“平台”向“基础设施”的进化,货拉拉仍有机会稳住龙头地位,并在资本市场重建信任与估值溢价。
不过,高负债率仍是货拉拉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货拉拉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8亿美元。货拉拉2025年上半年流动资产总额约为31.34亿美元,资产总额约为33.68亿美元;流动负债约为54.62亿美元,资产负债率超过170%。
即便如此,货拉拉仍计划持续扩大海外市场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货拉拉于2014年进入东南亚市场,于2018年起拓展至中国跨城市场,并于2019年拓展至拉美市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业务拓展至全球逾400个城市。
招股书中提到,货拉拉在未来三至五年将进一步加快全球的业务扩张,以抓住全球物流市场的广阔机遇。包括但不限于:将资金用于巩固在东南亚市场的领导地位,尤其是用于扩充服务种类。具体而言,其计划进一步渗透经营所在的城市,如雅加达。此外,货拉拉还将继续在东南亚部署更大型的车辆,以履行长途货运订单。
海外市场的持续追加投入,意味着货拉拉的负债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大。《凤凰WEEKLY财经》就前述问题采访货拉拉收到回复称,“公司现在处于静默期,所有信息请以招股书披露为准。”
“货拉拉正试图将中国的运营经验复制至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但这些地区普遍面临单价低、获客成本高、市场进入壁垒大的现实挑战。这意味着国际化短期内将显著拉高资本开销与现金消耗,短期偿债压力随之上升,资产负债率或仍将在高位徘徊。”陈晶晶说。
她表示,在高杠杆状态下持续扩张,是货拉拉上市逻辑的“底层风险”,也是资本市场最敏感的部分。但从更长期看,若能借助 IPO 成功融资、改善流动性,并逐步以经营现金流替代债务资金驱动增长,货拉拉仍具“由债转稳”的潜力。真正的挑战在于从“烧钱换规模”,转向“效率换利润”。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