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的智慧
《梦绕边关》连载1
2025/10/24 | via. 作者 华炜 | 编辑 王悦旺
摘要:鬼斧神工的地貌与珍稀生灵在此共生,为这片土地蒙上神秘面纱。而边防战士的戍边足迹,更在岁月长河中镌刻下诸多动人细节。
编者按
祖国边海防,绵亘万里,气象万千——既有物华天宝的沃土沃野,亦有荒草漫卷的苍凉疆垣;既有牧歌悠扬的草原秘境,更有冰川横亘、大漠孤烟的雄奇绝境。鬼斧神工的地貌与珍稀生灵在此共生,为这片土地蒙上神秘面纱。而边防战士的戍边足迹,更在岁月长河中镌刻下诸多动人细节。
《梦绕边关》作者华炜的父亲是一名老兵,曾在边海防坚守数载。老兵将烽火岁月里的戍边趣闻、热血过往娓娓道来,华炜以笔墨辑录成册,让那段鲜活滚烫的岁月跃然纸上。书中的人与事,如星辰般璀璨,在历史长空中永远熠熠生辉。今获授权连载,以飨广大读者。
渔歌的智慧
1963年,我父亲刚当兵时的班长邴本领,是位优秀的老兵,他无微不至的关心每个战士,为了帮助战士们搞好射击预习,他整天手把手的教父亲和全班战士。一次打靶时,我父亲认真瞄准,总想着如果打不好,就对不起他们的好班长。心有所思,身有所动,想不到,父亲竟只打了个及挌,心里沮丧极了!副连长赵先顺看到我父亲坐在路边生闷气,喊父亲与他到海岛上去一趟。当时,连队吃不饱,他要到岛上买点便宜的海蚌补充连队的伙食。
父亲随副连长登上一叶小舟,两个多小时才来到海岛上,海水退潮时,群众捞到岸边的海蚌,一堆堆的放在那里,每斤不到一分钱。副连长谈好价格后,带父亲他们用麻袋,一袋袋的装上船,船翁摇起双桨载着他们返回。
谁料,刚走了二十几分钟,天边忽然飘来黑云,呼啸的狂风,翻江倒海般地刮了起来。巨大的海浪像一排排高山,涌起高高的峰顶,峰谷顿时划出一条深深的海沟。他们乘坐的小舟像一片树叶,忽地被推向浪尖,又涮地被抛向谷底!赵副连长顿时大口大口的呕吐起来。
但是父亲看到渔翁却悠然自得的荡着双桨,望着潮水的起伏而左右转动,小船就像顺着大潮起伏的节拍那样,忽上忽下,极有规律。当海水涌到峰顶时,他还常掏出鱼叉,顺手刺去,一条大鱼唾手即得!这时,他总会掏出烟袋,悠然自得的吸上几口。
父亲好奇地问:“老人家,这么大的风浪,您不怕吗?”
老人脸上仍挂着笑容,但仿佛并没听到到父亲的提问,只是盯着大海,不时的摆动着橹桨。汹涌波涛面前,老人家那悠然自得的神态,令人称绝。
靠岸卸货后,老人家捋着胡须道:“小伙子,我在惊涛中只注视着波浪起伏的规律,顺势而为,心中全无其它念想。所以,你们说了什么话,我全没听到。”说罢,他调转船头,又向着汹涌的波涛而去。
父亲望着远去的渔舟,老人家浑厚的渔歌随风飘来,“艺精心须去杂念,心底无私何来忧……”这富有哲理的歌声,使父亲猛然想到这次射击没打好的原因,不就是因为射击时想的太多了吗?
父亲记住这次教训,从此,每次打靶都是优秀。这个记录一直保持到他任副师职干部的时侯。有一年,如果不是皮定均司令坚决拦下,父亲还差点被选到八一射击队。
六十年代,部队的班长配备苏式冲锋枪,这种枪跳动性大,比较难掌握。一次,班长集训,军长现场视察,结果,班长们打得都不理想,军长生气地说,班长不行,排长打。排长们没有预习过,打得更不行。
当时,碰巧我父亲在烟台出差,路过这里,伸头去看热闹,正巧被军长看见,他喊道:“你来打!”我父亲还是个列兵,只好硬着头皮入场。刚端起枪,师长就喊道:“下来吧!你那据枪的姿势都不对!”军长说,管他姿势对不对呢,打打看吧。我父亲扣动扳机,打了三个单发,两个点射,全部中靶!军长高兴地说:“你可以当班长了!”因为这事,我父亲当兵一年就当了班长!
(摘选自《梦绕边关》)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