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日为何食欲不佳?
2025/08/25 | via. 媒体 西班牙每日新闻网站
摘要:到了夏天,我们不再想吃那些在冬天里让人感到温暖的浓汤或炖菜,更愿意选择冷食、沙拉和水果。
“热得我都没胃口了”——这句话你一定经常听到,或者自己也说过。到了夏天,我们不再想吃那些在冬天里让人感到温暖的浓汤或炖菜,更愿意选择冷食、沙拉和水果。最终结果是,我们每天摄入的热量减少了——除非用冰激凌和啤酒来补偿。但是这种差异是因为夏天时我们需要的热量更少吗?还是仅仅因为高温让我们失去了食欲?
西班牙营养学家尼古拉斯·乌桑迪萨加指出:“环境温度越高,人体能量消耗越少。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的饮食通常是热的,而在高温环境下,人们更倾向于食用冷食。”
为了维持生命,人体需要保持恒定体温。这意味着在冬季,当环境温度下降时,身体需要通过摄入能量来保暖,而在夏季当外部温度接近或超过体温时,身体需要通过出汗等方式来降温。
新陈代谢的过程会产生热量。在正常情况下,估计有60%的热量被重新利用以维持体内温度。此外,消化过程也会因所谓的“食物热效应”产生热量,大概占摄入总热量的15%。吃掉一顿丰盛的大餐,尤其是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大餐,会在体内产生大量热量。
于是,身体的自然反应是说“不,谢谢”。这种由热量引起的食欲减退是一种进化策略,旨在减少体内热量产生并避免过热。研究表明,剧烈运动会让体内温度升高,这足以导致食欲减退——无论外界温度是多少。
在另外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观察了在不同温度下进食早餐的人群的饮食情况,结果发现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人们的进食量较小,食欲也较低。有趣的是,这种食欲的降低与激素水平的变化无关,而是直接由大脑控制,这一点在最新的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基础代谢率,即人体在静息状态消耗的热量在温度升高时也会降低,这一现象通过比较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代谢率得以证实。
环境湿度是另一个影响温度效应的因素。在干燥的日子里,汗水容易蒸发,从而有效地冷却皮肤。但当湿度较高时,蒸发变得困难。因为汗水在皮肤上积聚而无法蒸发,也就难以冷却身体。
结果是,体感温度越高,体内温度也更高。先前就有研究表明,湿度增加会导致食欲进一步下降。有趣的是,这种抑制不仅是神经学的,高温和高湿度的结合也会影响微生物群,进而影响与食欲相关的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