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五界”, 走到“分网”时刻
2025/07/15 | 记者 郝琳 | 编辑 张轶骁
摘要:中信证券此前发布研报表示:“华为智选持续布局15万元以上产品,五大品牌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都在今年迎来新品周期,市场担心华为智选内部的竞争从而影响各自的销售。
随着鸿蒙智行扩充至“五界”,华为渠道端也在进行一系列调整,其中,与奇瑞合作推出的“智界”、与上汽推出的“尚界”将建设独立销售渠道。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鸿蒙智行智界、尚界专网渠道招募大会已在5月14日下午召开,招募对象为“全国具有4S运营资质的优质经销商”。
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就有报道称奇瑞正在组建智界销售公司,由奇瑞方面负责销售体系搭建,新公司将具备完整的品牌、公关、渠道、售后、培训等全部营销职能。彼时,华为和奇瑞方面均未回应此报道。而在今年,智界将建设独立销售渠道的消息得到了确认。
“五界”中“三界”将另建渠道
根据近日媒体报道,智界、尚界品牌将建设独立销售渠道。5月中旬智界、尚界举办专网经销商招商大会,目前仍在筛选经销商资质中,未来和问界用户中心类似,智界、尚界将有单独销售各自车型的门店。
全国营收规模第二大、总部位于上海的永达汽车是参与尚界专网的经销商之一。接近北汽的人士表示,享界也正在筹划单独建网。另据了解,华为现阶段对经销商的要求“以快速进入经营为主,不需要太复杂的装修”。
一位同时经营问界和鸿蒙智行用户中心的经销商说,当前华为倾向于在现有经销商体系内拓展渠道,即已经获得授权的经销商拓展更多门店。
上海一家华为旗舰店内,展示的鸿蒙智行系列智选车。
据悉,鸿蒙智行销售网点可以按照门店功能,分为体验中心(商超店)和用户中心。其中,体验中心定位为销售及产品体验,提供试驾、汽车及相关产品销售。用户中心则覆盖前端销售、中期新车交付及售后等业务,更接近传统4S店。截至去年11月底,鸿蒙智行在全国建成超过990家体验中心、330家用户中心。未来将新增只销售智界或尚界单品牌车型的用户中心。
现存的鸿蒙智行用户中心,按销售的品牌数量可以分为四类:同时销售问界、智界、享界和尊界的“四界”店;销售问界、智界、享界的“三界”店;销售智界、享界、尊界的“三界”店;销售智界和享界的“二界”店。
其中,“四界”店通常是门店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的S级门店,展车位超过12个,交付车位超过13个。尊界定位百万级豪车,门店授权要求也高于鸿蒙智行其他品牌,部分门店并未获得授权。问界是最早获得专网权限的品牌,经销商经营问界需要同时获得华为和赛力斯授权。而“二界”店这类门店面积通常较小。
还有一类相对特殊的用户中心店被冠以“鸿蒙智行超级体验中心”的名称,实则起交付中心的作用。
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智界汽车累计交付量于5月已经突破10万辆。智界汽车已推出智界S7系列、智界R7系列汽车,包括智界新S7、智界新S7Ultra运动版、智界R7增程版、智界R7纯电版等。
尚界是华为与上汽合作打造的鸿蒙智行“第五界”品牌。上汽集团首期投入60亿,组建超5000人尚界专属团队,同时上汽还将打造专属超级工厂。余承东此前曾表示,尚界首款车型争取今年秋天上市。
6月12日,北汽集团召开享界专网招募大会,共吸引126家经销商参加,覆盖城市66个,一二三线城市占比超过90%。北汽集团方面称,年底前有望建成数十家享界专网用户中心。
此前问界已凭借独立渠道取得优势
目前,问界已经拥有独立的经销商体系,其通过与各地经销商合作,快速扩张市场,覆盖更多城市和地区。而在智界、尚界、享界品牌将建设独立销售渠道后,尊界也有可能召开类似的渠道招募大会,商讨相关的事情。
去年,问界就已经开始另建销售渠道,包括永达、中升在内的不少传统豪华品牌的汽车经销商争相加盟,这些经销商在资金实力、门店位置、用户资源、人员经验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成为了问界销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此前,中升集团已经确认拿下50家问界用户中心授权,分2期进行翻店更新,首批变更的品牌包括宝马、奔驰、奥迪、捷豹路虎等一线豪华品牌。有观点认为,BBA门店逐渐减少,高端品牌问界门店正在逐步增加,形成了一种此消彼长的态势。
据了解,问界销售门店体系根据门店规模、客流量等因素,划分为华为智能生活馆等零售门店、华为/问界授权用户中心等,由慧通、经销商、赛力斯管理。场地允许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经销商门店和华为直营门店销售问界车型。
有业内人士对《凤凰周刊》记者表示,问界的分网销售成效显著。2023年,鸿蒙智行销售网络与问界销售网络的交付数量占比大致在70∶30。2024年,双方的交付数量就已经来到了50∶50。在2025年,问界自建渠道销量占比预计将进一步升高。
为何要建独立渠道?
摆不下,已经是五大品牌并立的鸿蒙智行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前问界的爆火,与华为门店的流量密不可分。华为依靠旗下遍布全国的门店,为问界展车带来的曝光率,远远超过了当时任何一家车企的线下销售网络。
但时过境迁,随着鸿蒙智行车型不断增多,而华为线下门店因面积有限,一家门店通常只能摆放2至3辆车,门店的展示资源变得紧张起来。
除此之外,伴随着品牌数量的增加,各“界”的价格和使用场景的差异也越来越大,究竟买什么样的车才适合去门店看,对消费者而言也增加了认知难度。
业内人士对《凤凰周刊》记者表示,鸿蒙智行的车型在华为门店进行销售,共享着一个模糊的“华为智选车”光环,很难打造出各自鲜明的品牌形象。而分网之后,每个“界”便能够借助独立展厅与精准营销来塑造自身形象,进而精准锁定目标用户群体,并构建起高效的用户反馈机制。
从今年起,华为在鸿蒙智行的管理上有了调整,由过往的强势主导,转变为对合作伙伴的适度放权。如今的渠道分网也是这一转变的体现之一。
中信证券此前发布研报表示:“华为智选持续布局15万元以上产品,五大品牌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都在今年迎来新品周期,市场担心华为智选内部的竞争从而影响各自的销售。区别于市场的观点,建议跳出华为智选体系,站在行业整体维度理解华为智选的商业模式、生态和对产业的赋能。我们认为华为智选主机厂内部短期的竞争与‘赛马’不可避免,产品的重叠在渠道和研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会带来订单和销量的分流。
“但从长期维度来看,高端品牌的打造需要持续的产品力领先,并在产品迭代的过程中,沉淀出维持产品力领先所需要的组织体系和运营能力,最终用体系能力的差异化来应对产品市场更为同质化的竞争。对于智选主机厂而言,我们认为销量之外,更应关注华为赋能下主机厂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的变化。”
随着各品牌独立渠道的逐步落地,它们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又会因渠道变革产生哪些新变化?业内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