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梁行:受“港人北上消费”带动,2025年上半年深圳商业大宗交易成交占比提升至12%
2025/07/09 | 作者 杨依依 | 编辑 曹蓓
摘要:价格上,二季度全市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继续下探,较去年末下跌5.3%至每月每平方米160.1元。
戴德梁行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深圳全市投入使用的甲级写字楼新供应面积23.5万平方米,低于市场普遍预期,全市甲级物业存量达到860.5万平方米。供应的延后也暂时缓和了空置率上行压力,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全市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半年微升1.2个百分点至27.8%。
价格上,二季度全市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继续下探,较去年末下跌5.3%至每月每平方米160.1元。戴德梁行研究院副院长、华南及华中区研究部主管及董事张晓端在近日的发布会上分析:“价格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供应及部分存量项目的去化,上半年全市累计净吸纳量6.8万平方米。”
大宗交易方面,上半年,深圳办公类物业成交总额近80亿,多为自用买家成交,反映深圳自用办公需求仍然较为活跃,工业及商业类资产受关注度持续提高。上市公司及国企自用买家仍然是深圳写字楼市场成交主力,如京东方、国泰君安、泸州老窖、玉禾田、爱尔眼科等均在近3年于深圳购置写字楼作为自用办公或经营场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大宗交易市场出现了新亮点。
“虽然办公类物业成交总额近80亿,但事实上其中75%包含了兴业银行成交的深圳湾原恒大总部地块,成交额66亿。扣掉恒大这笔大单,只剩下十几亿。”戴德梁行华南区资本市场部主管陈俊儒说,“真正明显提升的是小总价的资产和商业资产。”
陈俊儒介绍,近些年,总价在1亿—2亿元的项目成交最多,也就是所谓的“没有卖不掉的资产,只有卖不掉的价格”。展望未来,陈俊儒认为,在价格持续调整下,投资价值开始浮现,私人投资者将积极参与市场,透过企业处置物业窗口,择机低价收购优质物业。
商业大宗交易的比例也在明显增加,占深圳大宗交易主力成交的比例依次为4%、10%、12%(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
“疫情之后,香港人北上带动深圳商业的复苏是最明显的。现在很多投资机构在深圳布局,伺机而动,希望做一些商业的收并购,还可以和消费类基础REITs挂钩,这些都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把目光转向商业地产。”陈俊儒说。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