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将中国视为“最安全的避风港”
2025/05/15 | via. 媒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摘要:此外,特朗普宣布关税政策后引发的混乱局面使许多公司对在供应链上进行大幅调整变得更加谨慎。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征收了额外关税,但他对亚洲各国征收的一系列关税以及他下一步行动的不可预测性,促使一些公司继续扎根中国。这与特朗普所希望的完全相反。
特朗普一直在加大对中国的压力。不过,与他第一个任期内发生的情形不同的是,特朗普在对中国发动关税战的同时,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征收高额关税。但对于某些公司来说,所谓“对等关税”却意外让中国成为更具吸引力的生产场所和采购来源。这消除了企业把生产和采购转向越南、印度或其他亚洲国家的部分动机。
此外,特朗普宣布关税政策后引发的混乱局面使许多公司对在供应链上进行大幅调整变得更加谨慎。面对持续的动荡和不确定性,企业正选择继续做它们熟悉的事情:保持与中国供应商或制造业伙伴由来已久的关系。总部位于丹佛的竹纤维床上用品制造商MOSO Pillow公司创始人特拉维斯·卢瑟说:“当下留在中国并让中国业务运转起来是每个人的选择。”
最近参加了一场美国企业家会议的卢瑟说,和其他与会企业家一样,他并没有花时间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或准备把业务搬离中国。相反,他正与自己的中国伙伴一起设法节省成本或开发新产品。“成本优势甚至不再是大多数企业留在中国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中国拥有非常先进的制造工艺。”
特朗普一直声称,关税将有助于把制造业带回美国,但这仍然是一个难题。目前,即使在关税将吞噬中国成本优势的情况下,大多数美国工厂也无法与中国的制造能力、产能和速度相比。
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贸易紧张局势升级时,不少美国企业和跨国公司曾选择把部分生产从中国移往其他国家。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美国并不是一个可行的选项。
更换供应商是一个艰难、昂贵和耗时的过程。卢瑟称,一名咨询师曾告诉他,在美国新建一个种植和加工竹纤维的工厂至少需要600万美元。而在等待竹子生长的多年时间里,他仍需支付关税从中国进口原料。把供应链彻底转移到另一个国家需要时间和资金,这是企业不愿做的事情。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