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5/04/25 | via. 媒体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
摘要: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孵化环境和产业链建设效率与质量的提升速度甚至不是以年计,而是以月为单位突飞猛进。
全球范围内围绕人工智能展开了激烈争论,唯有中国不争论——它在行动。截至2024年底,全球160余家人形机器人制造企业中,中国企业超过60家。在人形机器人专利申请数量和有效专利数量方面,中国均位居世界首位。
中国已将2025年称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这吸引了全球科技企业的目光。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孵化环境和产业链建设效率与质量的提升速度甚至不是以年计,而是以月为单位突飞猛进。
1月底,北京举办了“AI在海淀过大年”新春科技庙会,既庆祝传统的春节,也展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此次科技庙会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机器人技术应用场景。具身机器人“拜大年”,聊年俗,发放庙会盲盒,玩转“京剧”,变身财神爷送上“财运亨通”,制作AI糖画和咖啡。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已在众多领域引发根本性变革。风险资本与中国顶尖高校实验室形成了独特的协同创新网络。中国企业与科研、设计和试验机构融合发展,将把人们对人形机器人的具体需求转化为现实的商业化场景。当前,中国人形机器人已具备替代人类完成多种工作任务的能力,且这种能力正以加速度释放。
早在2022年12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就发布了《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该文件提出加强司法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建设,目前这样的系统已投入运行。其基本目标在于保障司法公正,显著减轻法官事务性工作负担。
例如,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设置了诉讼服务“智慧舱”,可为当事人提供立案登记、诉讼辅助书写、材料上传、案件查询、诉讼费缴纳等多项智慧便民服务。目前法院机器人的人机对话模式已不仅限于辅助处理立案等基础工作。
制造领域,机器人已在中国的装配线和物流中心展现出超越人类的作业质量与效率。以汽车制造业为例,机器人承担着车身、发动机、轮胎、刹车等部件的加工与装配,并能精准完成点焊、涂装等工序。
能源领域,机器人执行日常供电巡检与能源设施检测,有力支撑着国家绿色经济快速发展。在生化领域,机器人已能完成危险化学品处理、复杂环境采样等高难度作业。
社会服务方面,中国养老护理机器人可实时监测老年人生命体征。中国还计划推行完全自主运行的“智慧药房”,由机器人全天候承担分拣配药工作。这些智能系统可自主分析、补充库存、优化药品陈列布局。这一创新服务将协助解决夜间药房值班问题,降低人力负担,改善民众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