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探究“林地虚报耕地”背后的原因
2024/03/15 | 作者 周兼明 | 收藏本文
前些日子,自然资源部公开通报一批典型案例。其中,甘肃通渭县政府召开会议有组织地主导弄虚作假8900亩地一事引发媒体关注。通报显示,为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耕地保护目标任务,2023年12月,通渭县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召开2023年耕地流出变更调查工作推进会,决定对退耕还林范围内已成林的树木修剪枝杈降低树木郁闭度,对林下地表进行翻耕,以达到林粮间作状态,并要求相关数码测绘公司将修剪枝杈的林地图斑按耕地调查,弄虚作假将林地错误调查为耕地,涉及面积8900亩。
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弄虚作假背离了数据统计的目的。从通报的细节看,通渭县政府组织了自然资源、林草及有关乡镇等单位,共同做出此项决定。值得一问的是,为何当地政府敢召开专门会议,有组织地主导虚增耕地?他们难道不知一旦被查实,相关领导会受到组织的调查或处分吗?
官方资料显示,通渭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当地耕地面积有236.58万亩,常住人口只有32万人,属于地广人稀的地域,人均耕地的占有量很大。值得追问的是,这样一个人均耕地占有量极高的地方,为何要对耕地的统计数据造假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者刘明哲在《2024返乡观察:耕地种树全部砍,地上却无见庄稼》一文中,谈到对“退林还耕”政策执行较好的河北某些地区的现状:“不仅是高速公路两侧的护路林被砍伐了,农村地里成片的经济林,河道两侧的防风林、固沙林,城市周围的风景林、生态林,甚至农民种植的水果园等等都成片成片地被砍伐清除了。这些成百上千亩的各类林地被砍伐后,又用大型机械将其压平,变成了大片大片平整的耕地,可是耕地上却不见有一根庄稼。”
刘明哲写道:“禁止耕地种树的本意是砍掉耕地上的树木种庄稼,但当地社会现状是人们不愿意种庄稼……种粮食收入低,不如种植经济作物或者进城打工。并且受城镇化政策影响,很多人追求城市身份,去城里买房居住,农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撂荒地只能越来越多……农民如果没有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的初衷又如何实现呢?”
刘明哲质疑:“地方政府部门为了推进退林的速度,在具体实践中存在‘一刀切’的问题,不区分树木的存活情况,不考虑树木的再利用条件,不考虑成片的树林被砍伐后土地利用的问题以及森林对环境、生态的保护作用和必要性,就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让大片大片的绿色屏障荡然无存。伐树容易种树难,很难想象春天来袭的天昏地暗的沙尘暴到来时,家乡会变成什么样子。”
从刘明哲这篇文章,我们不难想象,通渭县地方官员是知道甘肃地区种树之难的,所以在“退林还耕”攻坚期没搞“一刀切”,更没有贸然砍伐8900亩的林地,然而到年底统计时,无法完成耕地保护的任务,于是只能造假。这大概也是当地政府专门召开会议,有组织地进行虚增耕地的原因。
显然,这8900亩的林地即使“退林还耕”,地力恢复也需时日,是否有人耕种也存在问题。如今乡村多是老人孩子,因种粮收益低,本身就有不少农田闲置。主管部门不应不顾当地耕地与农业劳动力的现状,盲目确定耕地保护的目标任务,且要求下级部门必须完成。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懒政”。
前两年农村农业部部长唐仁健一再表示,这些年有好些地方耕地搞了林地、园地、草地,按要求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要逐步回归到种粮食;但各地不能搞“一刀切”,简单粗暴地把之前农民种的其他东西砍了,要合理合情、实事求是,制定一个逐步回归的时间表,把握好进程。部长虽如此要求,但如果主管部门以耕地数据作为刚性指标考核、一票否决,到某些地方就一定会导致“一刀切”。
从这个角度看,通渭县的这次集体造假,可能有难以言表的苦衷。乡村振兴之要义,是要让农民富起来,而不是穷下去。特别对于2017年还是甘肃深度贫困县的通渭县来说,如果为了增加耕地面积,毁坏已成熟的其他种植业,只会给当地乡村经济带来更大损害。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全面振兴”目标。乡村要振兴,一定不能用整齐划一的军事思维、政绩思维来治理。要尊重乡镇官员和农民的自主选择,他们才是乡村治理的主体。农民的利益是真正与乡村捆绑在一起的,他们也会比其他人更关心自己村庄的利益。这些年,因过度强调地方政府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过于强调长官意志,弱化了农民的主体性。无论什么政策,都不能把农民当作乡村治理的客体,当作被治理的“物”,而要让农民成为治理的主体。只有真正了解农民的感受与真实需求,才不会本末倒置。
乡村振兴需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不能搞运动式、命令式治理,不能搞“一刀切”式的军事化管理。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要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基层政府的权责边界和治理流程。今年一号文件也提出了“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的要求,不少农民才刚刚摆脱贫困,乡村振兴需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客观规律,才是治理的进步。让农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人,才能让每个村庄都找到符合自身条件的乡村治理办法,乡村的全面振兴才有其可能。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