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与中国“脱钩”不切实际
2022/06/05 | via.媒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 2022.05.03 | 收藏本文
4月早些时候,纺织品出口商雷蒙德·谢(音)终于可以告诉他的客户:“没必要考虑撤出中国。”
谢先生曾与中国其他老牌出口商一样“心急如焚”,今年年初,他的工厂运营因疫情引发的供应链中断而受到冲击。但是,当有关部门最近公布一系列税收减免计划时,他和出口商同行终于松了一口气。
“在我收到退款的同一天,关闭了近一个月的通往附近港口的公路也开始重新开放了。”谢先生说,“退税及其他补贴足以弥补我最近的损失。我现在可以向我的客户承诺,我们仍是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
深圳供应链专家刘开明指出,过去五年间,供应链脱离中国的多样化举措“很普遍”,但新变数正在不断改变这个进程的节奏。考虑到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事实证明“脱钩”不切实际。
在中国、印度和越南开设工厂、为各大国际品牌生产产品的某代工厂一名资深主管说,对于维持供应链而言,中国的治理模式传统上一直是加分项,中国对外国投资的态度也一直是稳定的。尽管如此,刘开明说,3月和4月中国的供应链问题将导致欧美市场上的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他还说:“就连大品牌一般也不愿更换供应商,除非迫不得已。”
在中国有业务的美国企业与中国制造商和出口商持相同看法,它们也表示,重新选址说易行难。
在北京设有办事处的贸易、物流和商户的服务公司恩路国际有限公司创始人乔纳森·加里森说:“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华供应链参与方形成的网络效应以及合同义务,这些提升了与中国市场脱钩的成本。离开中国意味着,放弃你享受的所有激励措施。在中国,基础设施即投资。并不是说,洪都拉斯突然就能成为一个可行的选项。”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发酵温度稳定系统酿造技术公司创始人米切尔·汤姆森说,改变供应链还会引发监管结构、海关规定、更换供应商和中国境外物流等方面的问题。他解释称,一些服装和时尚用品制造商可能已在东南亚设厂,利用单一供应链来扩大生产规模。
“但是,如果要从零开始,怎样才能做到呢?”汤姆森说,过去两年间,由于严格的抗疫隔离措施,工作人员不想前往海外协助开设新工厂,要做出改变就变得更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