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规划是中国“重要政治优势”
2025/10/25 | via. 媒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节选
摘要:尽管中国已完成经济模式转型,但中央政府仍将五年规划视为关键,强调其在确保政策一致性方面的作用。
随着将于10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临近,世人的注意力正转向中国下一个五年规划。该规划将使外界对北京计划如何在中美紧张关系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应对不确定性有所了解。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中,中国长时间使用五年规划(2005年前称为五年计划)。在此期间,中国摆脱了极端贫困,成为一个科技强国,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五年规划是中国指导未来五年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路线图。它既规定了量化发展目标,也规定了需要发展的重要领域或行业等优先考虑事项。下一个五年规划从2026年到2030年,是第十五个五年规划。该规划通常会概述关键经济指标的目标,以及根据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调整的战略发展方向。
中国实施计划经济时,国家配置所有资源,五年计划为各个行业设定非常详细的量化目标。但随着时间推移,中国政府已逐渐将其五年规划的重点转向概述更广泛的发展目标。
在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期间,北京设定了涵盖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等各领域的目标,在与美国展开激烈技术竞争之际,明确强调要加强创新能力和实现自力更生。中国还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尽管中国已完成经济模式转型,但中央政府仍将五年规划视为关键,强调其在确保政策一致性方面的作用。“十五五”规划纲要大概率于明年3月正式公布,北京已进入起草周期。
世界范围内,中国并不是唯一采用五年规划的国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说,让中国与众不同的是,中国的五年规划不仅引导了产业政策,而且具有重大的全球影响力。他说:“西方政府和学术界曾长期忽视中国的产业政策,但过去十年开始重新关注此事,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而许多人将其归因于有效的规划。”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