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深处有人家
《梦绕边关》连载25
2025/11/15 | via. 作者 华炜 | 编辑 王悦旺
摘要:急忙走了过去,看到茅屋中只有几个蒙童,正在念着:“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弄不清他们在学历史还是读三字经。
在二十多天的行军中,父亲和大家犹如在沙海中前进,脚下踩的,空中飞舞的除了黄沙,还是黄沙……
有一天,大家翻过一个沙岭,猛地发现前边有缕缕青烟,“莫非前边有人家?”有人喊道。大家立即来了精神,加速向前走去。
摇曳的树木,低矮的草房,欢跳的牛羊,逐渐映入大家的眼帘。
“有人家了!”大家欢笑着拥到村前,一位浇菜的老者,抬起头起来,打量着这些陌生的来客。父亲看到,老人的发髻还盘在头上,短衣肥裤,很难辨认出是明代还是汉代的装束。老人也说不清他们是怎样在这里定居的,更说不清现在是什么年代!谁也想不到这茫茫沙海中竟然有这样一片小绿洲。几股清泉,冒出来的水,汇成潺潺小溪,奔流而下。绿洲上鸡鸣豚叫,三三五五的牛羊在野地里啃着青草,田园里麦浪摇曳,菜蔬青青。
根据老者介绍,附近几百里内外还有几块这样的绿洲,他们之间,相互通婚和互通有无。我父亲翻了会书后,向大家解释“这就是内陆草原沙漠沃洲区!”
这时,朗朗的读书声传来,父亲发现还有一所学校。急忙走了过去,看到茅屋中只有几个蒙童,正在念着:“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弄不清他们在学历史还是读三字经。老师看到外边有人,赶快从里屋踱出门来,拱手向父亲问道:“军爷来自何处?是否有了边患?”
父亲赶忙说:“我们是来了解情况,准备应对反侵略战争的!”老人双手一揖道:“壮士莫非大军斥侯?”
父亲知道“斥候”是探子和侦察兵的意思,便也爽快的回答:“是的!我们是来侦察情况的,请问先生尊姓!”老先生双手一拱说:“鄙人姓刘,大汉刘姓之刘!”
老先生热情邀父亲进入他的书房!一张简朴的书桌上,放着一摞线装书,父亲顺手翻了翻头一大摞书籍,除四经五书外,还有《穀梁传》、《公羊传》、《春秋》、《古文观止》等各种线装书籍……墙上挂有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几年不见这些古籍了,父亲兴奋地背诵起来!老先生看到父亲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如醉如痴的样子,不由的也击节称叹,朗声读了起来。
待朗诵停下,两人切磋起了古人的是非得失,从贾谊的《过秦论》,一直谈到汉文帝《赐南越王赵佗书》!
老先生见父亲博古通今,无数古籍精典,对答如流,信口拈来,十分高兴。趁老先生高兴之余,父亲提出找水、筹粮、探路等问题,老先生一捋白须,领着父亲他们到一个僻静之处,指出了一条潺潺流水的小溪和一个明镜似的清泉。大家伏下身去,饮了几口,顿觉清爽甘冽。于是,一起伏身痛饮起来,饮过之后,他们把水壶灌满,又浑身洗了一遍。
老先生又领大家来到几户人家,商量用压缩饼干换些米面,用部队带的油换些鸡鸭菜蔬。
已是中午了,先生为父亲他们找了锅灶,大家在这里做了一锅米饭,饱餐一顿后,继续赶路。那位老先生双手打拱,祝大家前路顺利,像西汉卫青、霍去病那样,建功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