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水烫出绿豆芽
《梦绕边关》连载10
2025/11/01 | via. 作者 华炜 | 编辑 王悦旺
摘要:但是,父亲他们眼望着高空的西瓜在降落伞上飘下来,落到地上时也不太远,可是,走起来,跑了一天才赶到。
部队自从进入大漠后,没有水,也没有菜,每天只能分的一杯水、吃几块压缩饼干!
时间长了,大家都得了夜盲症。晚上,总觉得黑乎乎的一片,看不清东西。到山顶站哨,大家看不清哪条徒峭的山路,多数是摸着爬上去的。也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只能凭两只耳朵听,有点动静,就拉枪拴问口令。
看到这情况,各级领导都很着急。1965年8月,敬爱的周总理曾派人和飞机空投上海的脱水菜,菜虽然好吃,但没有叶绿素,夜盲还是解决不了。后来,总理又派飞机给空投西瓜,圆圆的两瓜,大大的个头,大家听说了就觉解渴。但是,父亲他们眼望着高空的西瓜在降落伞上飘下来,落到地上时也不太远,可是,走起来,跑了一天才赶到。
火热的太阳,把大地晒的发烫,天黑了,官兵们因夜盲,不敢盲目行动。二天,大家找了大半天,才来到西瓜处,切开一尝,味道已都变了!又馊又有股沤气味,很难下咽。待大家又走了一天,回到连队时,西瓜的外皮也烂了。
看到这些办法都不行,可急坏了有老黄牛荣誉称号的司务长张永路!他原是八连的给养员,部队驻山东栖霞时,需要到乡镇大集上去买菜!当时,一条山沟里就驻了父亲他们好几个连队,还有地方的几个勘探队也在这里工作,集市上的蔬菜顿时贵了起来。
困难时期,部队本来就吃不饱,如果菜太少,大家会饿得更厉害,为了买到便宜的菜,张永路天天推上小推车,翻山越岭,到六十多里外的集市上买菜。买菜路上有座大山,走的是盘旋路,共有十八盘,他天天推着几百斤蔬菜上下,总是衣服湿透,满脸汗水。在他的努力下,连队的生活越来越好,不仅保证了人人能吃饱饭,还能粗粮细做,逐步增加了肉食。战士们亲切的称呼他为老黄牛,之后他还被提拨为司务长。
来到戈壁大漠后,周围地上无草,天上无鸟。放眼四望,到处是沙砾连着沙砾,一片茫茫的无人区,司务长和炊事班的工作,只剩下了给战士们分发饼干。
看到夜盲症这么严重,司务长非常焦急,有一天,为了天热解暑,上级发来了一包绿豆,张永路在烧绿豆汤时想,如果用绿豆生豆芽,生得长一点,可能对减轻夜盲的症状有用处。但炊事班的同志都说:“生绿豆芽,要用六七天的时间,每天最少要用水淘洗一次,那得浪费多少水啊。”
张永路听了觉得有道理,他无奈地把倒进热锅里搅伴绿豆的勺子拿出来,扔到坑边说:“看来真的是没办法了!”
二天张永路在打扫灶台时,忽然从空隙里扫出了一颗绿豆,张永路一向爱惜粮食,急忙躬腰捡起来,他两眼一看,顿时怔住了。原来,这粒小小的绿豆上,竟然长出了嫩嫩的芽!他放到灶台上一天多,绿豆芽就长出了长长一节,芽尖部竟然有了淡淡的绿色!
“太好了!”张永路激动的跳了起来!
他立即舀了一瓢绿豆,放进盆里,倒上开水一烫,再把水沏出来。二天,嫩嫩的绿豆芽即破皮而出,中间只淘过一次水,绿豆芽就很快长长了,直到芽瓣上透出深绿色,才给大家炒来吃,不久连队的夜盲症逐步好了。张永路高兴地推上一筐,送给了与我们连不远处的十七号基地。这个代号,是专门测试地空导弹的一个基地,他们在戈壁大漠工作了好几年,还从来没在戈壁上见过绿豆芽。二天,他们高兴地送了半劈猪肉来感谢!
这开水烫出绿豆芽的绝活也迅速在各部队流传开来,不仅炊事班会,战士们也都学会了,它跟着源源不断的新兵入伍和老兵退役、干部调动,不仅传到了各部队,而且传到了全国各地。我奶奶也是到部队后学会的,她用这种方法生的豆芽我最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