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薪入海的争议
《梦绕边关》连载2
2025/10/25 | 作者 华炜 | 编辑 王悦旺
摘要:当天夜里,连队突然紧急集合,连长宣布,上级通报,又有蒋军武装特务偷渡到了海面,要求去搜索抓捕。
训练休息时,父亲看到海边有只鸟叼着根木棍,觉得好奇,就向一位老渔民请教。
他说:“可能是用来做窝,也可能是用来远行。”
父亲很好奇的问:“怎么远行呢?”
“它要到远海去,累了时,把木棍放到水面,踏上去可以歇歇脚!”
父亲听了很受启发。那时,为了捉拿蒋介石派遣的特务,连队经常要在海上漂几个小时,天冷水凉,不仅体弱的战士坚持不下来,在又乏又累时也影响战斗力。
当天夜里,连队突然紧急集合,连长宣布,上级通报,又有蒋军武装特务偷渡到了海面,要求去搜索抓捕。连队很快来到海边,当时,正是初冬,父亲向班长建议,每人抱捆玉米秸秆下去。
海边,秋收后的玉米秆都团在地里,父亲抱起一捆就跳下海去,其它战士也依次抱起一捆下了海。顿时,大海里各连的战士在四处搜寻,手电筒的亮光交相辉映,民兵们也把海滨严密的监视起来。转眼间一个半小时过去了,还没有发现敌特的影子。
“没有动静就是快了!”指导员鼓励着大家。初冬的海水,冰冷冰冷,不少战士已经支持不住了!可是,他们抱薪下海的却仍然觉得轻松,秸秆捆给他们增添了浮力,也适度给他们了点温暖,尽管下海时间长了,但他们还能坚持不停地搜索。
突然,他们看到了一个目标,好像橡皮舟的样子!大家立即奋力游去,当看的清时,“哒哒哒……”父亲他们不约而同的举枪向橡皮舟打去。瞬间,橡皮舟像泄了气的皮球停了下来,距离它最近的战士冲上去俘获了过来!
抓住了蒋军派遣的敌特,应该记功,开枪把橡皮舟打泄气的,当夺头功。可是,有人不服气地说:“他们是抱捆玉米秸秆下海的,违背条令条例。”父亲他们反驳:“条令条例中根本没有这条规定。”他们说:“那起码也是有违军人形象,父亲他们说,打赢才有好形象。”
两种意见争执不下,父亲劝大家说:“算了!抗倭英雄戚继光说过,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我们不争了!”他们恋恋不舍的拖着玉米秸秆捆走出了大海,把它们放在一块最高的岩石上,默默地在心里给它们记了一功!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