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圈地,老乡鸡五闯上市关
2025/07/17 | 作者 王涵 | 编辑 崔陆鹏
摘要:拼了!
近日,老乡鸡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此前,老乡鸡曾先后三次向A股递交申请,但因政策监管、社保缴纳、实控人行贿、食品安全等问题,最终以失败告终。2025年1月,老乡鸡调整战略转向港股,却又因部分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材料失效。
为敲开资本大门,老乡鸡正在“跑马圈地”。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老乡鸡门店总数为1564家,相较2024年12月31日门店总数1479家增加85家,平均每月增加21家门店。
《凤凰WEEKLY财经》梳理发现,更新后的招股书中,老乡鸡门店相关数据有所更新,2025年4月30日至6月30日,门店总数增加了60家,平均每月增加30家,相较此前,再次加快了扩张的脚步。
在第五次上市的重要关口,狂奔的老乡鸡,能否打破“魔咒”,成功登陆港交所?
加盟店3年涨6倍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以交易总额计,2024年老乡鸡以0.9%的市场占有率在中国中式快餐行业位列第一,以0.5%的市场占有率在中国快餐行业中排名第八。
市场占有率登上国内中式第一,背后是老乡鸡营收、利润逐年上涨。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老乡鸡实现收入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62.88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75亿元、4.09亿元。
2025年前4个月,其实现收入为21.2亿元,同比增长9.92%;期内利润为1.74亿元,同比增长7.27%。
规模增长,得益于加盟模式助力。
据《凤凰WEEKLY财经》了解,老乡鸡的经营模式以直营为起点,专注于供应链管理、门店运营、菜品开发和顾客互动。2020年起老乡鸡开始探索加盟模式,形成了“直营+加盟”的门店网络。在加盟开始之初老乡鸡采用的是内部孵化的策略,即门店内部员工转化拓新的模式,这种方式在餐饮行业较为常见,但是在拓店效率上并无优势。
目前,老乡鸡放宽了加盟商的门槛。其官网显示,加盟商只需符合年龄、资本、企业文化认同等方面的要求,便可申请报名。
这也让老乡鸡规模迅速扩张。招股书显示,目前老乡鸡加盟店数量由2022年底的118家增加至2025年4月30日的653家,增长到原来的近六倍;同期加盟店产生的营收也从1.74亿元增长至7.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2.9%。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凤凰WEEKLY财经》表示,老乡鸡扩张加盟店、推动直营店转换为加盟店等动作是为了降低成本,但这也间接导致了老乡鸡的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较高。
另外,由于加盟店起步较晚,其盈利能力比老乡鸡直营店逊色不少。
据其最新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老乡鸡共有1564家门店。今年前4个月,老乡鸡直营店同店(2024年至少开业300天,2025年4月30日前至少开业100天的餐厅)数量有701家,同店销售额为13.87亿元,平均单店四个月的销售额为197.86万元;加盟店同店数量有205家,同店销售额为3.04亿元,平均单店四个月的销售额为148.3万元,只是直营店的75%左右。
老乡鸡同店销售额截图
“老乡鸡加盟店存在优化空间。”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凤凰WEEKLY财经》,老乡鸡需要优化加盟商的筛选机制,尤其要选择具备餐饮行业从业经验、对品牌认同感高且综合能力较强的加盟商。同时,也要加强对加盟店运营管理的监督、指导与培训,通过一定程度的考核确保其服务品质达标。
老乡鸡急于扩张门店数量,或与中式快餐市场的迅猛发展有关。
据灼识咨询的数据,中国中式快餐市场规模将由2024年的人民币8097亿元增加至2029年的人民币1205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3%。
2024年,按交易总额计,中国中式快餐连锁化率仅为32.5%,远低于西式快餐的67.9%。同时,按交易总额计,2024年中国前五大中式快餐品牌合计市场占有率仅为3.6%,远低于前五大西式快餐品牌的50.8%。
这或意味着中式快餐连锁市场仍有增长空间,作为细分领域第一的老乡鸡自然不想错过这波势头。
前期承压,后期爆发?
敢于通过增加门店迅速扩大规模,老乡鸡底气或在其供应链。
招股书显示,老乡鸡IPO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投向五大方向:一是加强一体化供应链布局;二是扩大门店网络,以扩大地理覆盖范围并加深市场渗透;三是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升级智能设备和数字化系统;四是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五是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从优先级不难看出,供应链建设被摆在了首要位置。截至2025年6月30日,老乡鸡的供应链网络包括:3个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养鸡场;2个配备自动化生产线、能针对不同菜品原材料进行标准化处理与加工的中央厨房;以及8个在全国布局的配送中心。
涵盖养殖、采购、加工、仓储以及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一直被老乡鸡视为行业壁垒。
老乡鸡线下门店
值得关注的是,重资产运营模式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稳定起到了保障作用,其代价是毛利率落后于其他快餐企业。
作为其竞品,2022年—2024年,小菜园毛利率分别为66.1%、68.5%以及68.1%;同期,绿茶集团毛利率分别为63.7%、66.4%、68.9%。反观老乡鸡,近三年的毛利率分别为20.3%、23.3%、22.8%,远低于前二者。
近年来,老乡鸡也选择通过加盟模式减轻直营扩张的资金压力,为供应链的重资产投入腾挪空间,缓解毛利率承压的现状。
“老乡鸡对供应链的把握和深度耕耘,短期内确实对毛利有一定损害,但从长期来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张毅认为,首先,老乡鸡依托供应链模式,能够确保食材的质量、安全以及口感的稳定,这对于企业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忠诚度有帮助;其次,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有利于门店规模化后释放规模效应,随着门店数量增多,供应链的成本占比会逐步下降,毛利率也会有所提升;再者,餐饮行业中,食材供应或价格出现波动是常态,尤其是农副产品,老乡鸡的供应链模式能够保障自身供应的稳定性,从而更好地应对这类波动。
综合来看,老乡鸡在中式快餐赛道的扩张与供应链布局,既踩中了行业增长的红利,也面临着加盟管理、毛利率承压等现实挑战。未来,如何在推动门店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进一步通过供应链的规模化效应摊薄成本、提升毛利率,将是其能否持续领跑中式快餐市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