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如何成为年轻人的情绪解药
2025/07/10 | 作者 么思齐 | 编辑 崔陆鹏
摘要:“鲜花自由”
如今,购买鲜花已成为赋予日常生活仪式感、平复情绪的方式,用鲜花、绿植装点家居、办公环境,成为松弛、时尚的符号。
曾经,鲜花零售深深依赖于特定的场景。它们或是巧妙地占据医院、写字楼的黄金位置,或是捕捉着情人节、母亲节等节日消费热点,出没在晚高峰的地铁口。
那时候,鲜花是一种社交工具,买花更多是为了“悦他人”;如今,对于追求生活仪式感的年轻人而言,随手买花是为了“悦自己”,现在的它们更多地被视为一种自我鼓励和放松的方式。
在忙碌的生活间隙,选择一束鲜花,不仅能够为空间增添一抹亮色,还能在忙碌之余带来一份心灵的慰藉。不为出席任何特殊场合,也不为纪念任何事件,就像购买日用品一样,将它摆放在工位、家里的花瓶里,静待它们的盛开与凋零。
受悦己型消费影响,鲜花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据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截至2024年,中国鲜花市场整体规模达到约2200亿元。
一枝九块九,打破价格壁垒
如今,超市已成为线下零售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北京世贸天阶的盒马鲜生店内,“盒马花园”已是一片斑斓的花海,绝绝紫、幸运星、翠果……这些由爱好者与盒马共同命名的稀有色绣球尽情地绽放着。
一枝常规系列的绣球9.9元,直径超过25厘米的大海蓝15.9元/枝,一束产自云南的迷你绣球19.9元,没有昂贵包装和设计服务,消费者“买花如买菜”。这也让曾经市场价常在30-50元/枝,多出现在婚庆、节庆等特殊场合的绣球,在这里成了“平价网红花”。
消费者欣悦告诉《凤凰WEEKLY财经》,不同于往年,今年盒马的绣球花径更大、造型更独特,价格还较去年便宜了一点。
长达7-10天的花期及亲民价格,使其成功“破圈”。盒马数据显示,自2021年绣球被引进,已经连续四年成为其购率最高的花卉,一个夏天就能卖出超过200万枝。
除价格外,在众多鲜花品类中,绣球这一品类能成功“击中”消费者,也得益于其独特的文化基因。绣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基颇深,自古以来便是姻缘喜事的象征,其饱满形态天然代表着团圆美满,更传承着忠贞不渝之意,这一文化认同延续至今。
同时,其花形完全具备“单打独斗”的实力——无需搭配其他花材,单枝成景。
盒马也通过分析数据和反馈发现,用户在选购绣球时最关注的三个因素是:偏爱纯净的颜色、偏爱创意造型以及大花径。
经过四年的不断筛选,淘汰表现不佳品种,今年,盒马即将新增品种包括被称为“花界皇后”的“太阳神殿”系列;全球最佳花卉之一的荷兰“花边”系列;以及《千与千寻》电影同款日系纯净品种“天空蓝”和直径可达35cm的超大“大海蓝”等。
以需定产,数字化重构供应链
能以更受欢迎的形态、亲民的价格进入超市,背后是整个鲜花供应链被数字化重构。
任富坤扎根云南鲜花产业近30年,经营着一家专注于培育高品质绣球花的企业。2019年以前,他种的绣球几乎都流向婚庆公司。那时的绣球既是“小众款”,也是“贵价货”,只有婚礼扎花墙、新娘捧花时,才会为这份仪式感买单。
同期,盒马进入鲜花零售,上线盒马花园,负责人履言告诉《凤凰WEEKLY财经》,我们核心客群与鲜花消费者画像的高度重合——这群追求品质生活、青睐新鲜体验的都市人群,与鲜花产品求新、求好、求不同的特质天然契合。这种消费理念的匹配,让鲜花业务成为盒马生态的延伸。
彼时,当采购团队来到云南,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绣球的批发价每枝10到20元,直径多为25厘米以下,甚至很难采购到一枝大花径的绣球。
同年,盒马与任富坤等供应商达成合作,重构供应链,建立起从鲜花基地到消费者的无缝衔接,通过冷链运输保障、数字化反馈推动绣球花的魅力直线上升。
履言介绍,“盒马最看重的是优质源头产区,所以在2021年下决心做绣球这个品类的时候,瞄准了任富坤的基地。绣球最重要的就是研发能力和种源能力,他打动我的不只是产能大,更重要的是十几年只做一件事,就是种绣球。”
绣球花价格受季节和市场波动影响大。盒马的订单农业模式提前锁定价格,保障基地销量,同时通过与任富坤这类拥有优质基地的商户深度合作,稳定了整个绣球市场的价格。
与盒马建立稳定合作后,任富坤的绣球花销量逐年上升,因而决定在玉溪建立新基地。新基地占地160亩,总投入近2000万,拥有反季节出花的能力,可以使绣球花做到全年供给。
“最初,我们也提出,盒马不能基地种什么就买什么,而是要帮助用户发掘到更多新奇、好看的花卉,我们选择的合作伙伴必须有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所以从2021年到现在我们与基地共创,已经有了9个系列,都是迭代过、经过市场验证的。”履言坦言。
这种让农户“以需定产”的模式,大幅降低了种植端的风险和盲目性。履言称,“我们的订单农业模式结合大数据分析,既能准确预判绣球花市场需求,避免产能浪费,又能确保供应稳定,有效降低库存风险。”
针对供应链管理,履言表示,“盒马不仅在冷链运输中实现了温度、湿度的智能化控制,还在生产加工环节引入了自动化设备,比如保水棉的自动化处理。同时,订货流程也通过系统自动测算,大大提高了常规品的精准度。随着业务规模的稳定,盒马不断加大数字化和智能化投入,这也是阿里巴巴的核心优势之一,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和优化价格。”
以花养老,精准助农
盒马村的建立也极大改善了周边村民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生活状况。
曾经在玉溪盒马村一带,50岁以上农民占到80%以上,以前靠天吃饭,如今年收入翻倍。
自从盒马村项目落地后,企业优先招录本地村民,绝大多数员工年龄在50岁以上,这份工作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有保障的收入来源——平均月收入提升了50%以上,表现优秀者还有节日福利和工龄奖励等,明显提升了其经济状况。
任富坤介绍,村民还将土地承包给企业,获得了稳定的租金收入,相比过去自种蔬菜、收入波动大的状况,如今的收益更加可靠。工作之余,村民还能利用棚外的空地种植蔬菜,相互交换或带回家食用,既节约了生活成本,也增进了邻里关系,提升了生活质量。
对于当地的小型“散户”花农是否还有生存空间,履言坦言,“小型花卉种植由于空间有限,发展上遇到了一定的瓶颈。不过,不同的业务有各自适合的成长路径,就像如今盒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卖菜,但传统菜市场和路边摊仍然能够通过他们商品的特色和口碑,吸引到周边社区的忠实用户。每种渠道都有适配的市场环境和生存方式,最终的成交额也与其所处的市场土壤密切相关。”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