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疲惫,“对症下药”应对挑战
2025/05/15 | via. 媒体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
摘要:还有一种情况是,这个人在去度假之前已经处于抑郁状态了。
现在,2025年已经开始这么久了,对许多人来说,疲惫感似乎越积越多,就像已经到了十二月下旬一样。但是,究竟是我们太忙还是另有原因?我们到底是疲劳、职业倦怠还是抑郁?
心理学家马蒂亚斯·布拉斯拉夫斯基说,虽然疲惫和厌倦感通常出现在年末,但是很多人在春季又开始有这种感觉了。“三月紧随一月和二月之后,而这两个月通常有假期,这段时间人们的紧张情绪会下降,休息时间会增多。”
心理学家安娜利娅·塔拉谢维奇表示,“春困”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三月是我们感觉新的一年‘真正’开始的月份,这时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日程表,更是一种心理、生理和情感上的积累。当我们回归正常工作时,工作环境要求我们拿出成果。”塔拉谢维奇说,“我们发现,到了每年的三四月份,由于压力大,我们的身体就像十月的‘秋乏’一样疲劳。在许多情况下,离职业倦怠或抑郁症只有一步之遥。”
精神分析师亚历杭德拉·戈麦斯表示,如果一个人在休假结束后仍然感到疲惫或筋疲力尽,那么他肯定会认为此前的休息没能让身心得到足够的放松。戈麦斯解释说:“有一种可能是,一个人休息得很好,也很享受,但当他回归日常工作生活时,就会出现所谓的‘节后综合征’。这通常是一种短暂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恢复。”
另一种可能是,这个人无法与工作“脱钩”,是一个“工作狂”。戈麦斯表示,这种人可能是在职业倦怠的状态下开始度假的,“这是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是工作倦怠造成的长期压力,因此仅仅休假是不够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这个人在去度假之前已经处于抑郁状态了。“这种情况下,这些症状可能在度假期间一直存在:无精打采、悲伤、失神、回避社交关系或在社交关系中找不到乐趣。”戈麦斯说。
塔拉谢维奇认为,职业倦怠和抑郁相似,但并不相同,混淆这两个概念可能会导致“低估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情况,或导致治疗不当,从而造成病情恶化”。根据一项研究,其根本区别在于职业倦怠是针对具体情况的,通常与个人的工作环境有关。相比之下,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不受个人情况和环境的影响。
面对这些不适,戈麦斯强调,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的工作、使命和承诺到底是什么?她说:“我们是否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项工作是否令人愉悦?此外,我们的困惑是否与家庭有关?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研究其无意识的动机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精神分析类心理治疗会对患者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