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临床试验存在“重男轻女”现象
2025/04/15 | via. 媒体 西班牙《世界报》网站
每当女性服用某种药物时,其剂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很可能是根据主要针对男性开展的研究确定的。几十年来,临床研究界在试验中一直将女性边缘化,导致围绕药物如何在女性体内发挥作用存在知识空白。
其后果不仅仅是缺乏数据。女性可能遭受更多的不良反应,在疗效方面遇到更多问题,或者对药物如何影响自己的身体知之甚少。
自20世纪中期以来,女性一直被系统地排除在外。西班牙心理健康研究网络中心专家安娜·冈萨雷斯-平托指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研究人员希望在试验参与者怀孕的情况下规避让胎儿受影响的风险,这使女性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
1977年是一个转折点。沙利度胺危机(这种药物导致大量婴儿先天畸形)促使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建议育龄妇女不要参与药物试验。西班牙精神病学家赫玛·帕拉蒙感叹道:“这项措施的初衷是好的,但导致数十年来育龄妇女普遍被排除在医学研究之外。”
此外,帕拉蒙指出,当时盛行一种关于两性生物学差异的还原主义观点,即男性和女性的唯一差异在于他们的生殖器官。这种错误观念导致人们认为没有必要让女性参与医药研究。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人们认为女性的激素周期会干扰研究结果,增加研究的复杂性并提高研究成本。帕拉蒙说:“尽管这种看法在科学上值得质疑,但却强化了多年来将女性排除在试验之外的做法。”于是,在医学研究中,男性被认为是标准,而在他们身上获得的研究结果被推广到另外50%人口中。
直到20世纪90年代,监管机构才开始推动女性更加平等地参与临床研究。1993年,美国通过一项法律,规定联邦政府资助的医学研究必须有女性参与。在欧洲,欧洲药品管理局于1997年出台了旨在促进女性参与临床试验的法规。
然而,正如帕拉蒙指出的那样,直到21世纪初,这些措施才得到更为严格的实施。药物专家拉克尔·巴拉斯说:“仍然严重缺乏关于药物对女性影响的信息,这种缺乏会延伸到所有治疗领域。”他认为,尽管各界为改善这种状况做出了努力,但可获得的信息仍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