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中国未来发展关键
2025/03/15 | via.媒体 拉美社 | 收藏本文
科技创新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预计今年的中国全国两会将重申对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承诺。
2025年伊始,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强化各项行动,加快向现代工业体系的转型,而创新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于2025年1月1日正式生效,明确了跨学科创新项目的资助框架。
根据该条例,对重大原创性、跨学科创新等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管理机构可以制定专门的申请与评审规定。
在能源领域,S1000型浮空风力发电系统在中国的江西省测试成功,标志着高空风力发电系统研发迈出重要一步。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继续为解决技术难题、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作出贡献。
2025年1月7日,在共青城市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浮空风力发电系统悬停空中利用高空风力发电。
另一方面,在基础研究领域,关键技术也正在取得进步。例如,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正在测试固态锂电池,这项技术在提高储能设备的安全性和效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与此同时,作为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系统的重要资源,中国的锂产业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已经发现了如何突破锂氧气电池容量的技术瓶颈。
中国新应用领域的研发也在加速:杭州和合肥等地正在建设大型科学装置,以促进聚变能源的发展。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凉都号”机动型硬岩掘进机问世,这一创新让聚鑫煤矿提前两年投产。
可再生能源领域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支柱。在太阳能领域,来自江苏省的企业天合光能正在研发新一代高效太阳能电池,以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天合光能认为,可再生能源行业正在从“价格竞争”向“价值创造”转型,以提升长期竞争力。同样,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投资也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颠覆性力量之一。
专家们一致认为,2025年中国经济将由积极的政策推动。多名经济学家认为,包括财政和货币政策在内的经济刺激措施将发挥关键性作用。美国景顺投资公司的策略师克里斯蒂娜·胡珀指出,中国的政策显示出鼓励经济增长的明确意图,这些刺激措施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旨在支持创新的经济政策,包括一系列增加企业研发投入的措施,以及加强技术平台建设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中国政府将推动全面扩大内需,重点是增加消费和投资,特别是在建筑业和“新基建”产业。此外,还将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制定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等。
在国际领域,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推动开放,以深化贸易和技术合作,巩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在工业领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通过减少不公平竞争和加强供应链来提高生产质量,同时支持创建新兴产业。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