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AMC及中证金融公司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专家称便于协作管理,中投公司资产规模超12万亿
2025/02/15 | 作者 杨依依 | 编辑 曹蓓 | 收藏本文
2月14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信达资产”)、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资产”)、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城资产”)三大资产管理公司(下称“AMC”),以及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证金融”),共计四家重量级的金融机构集中发布公告,其控股股份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央汇金”)。
2024年,华融资产融入中信集团并正式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加上本就属于中央汇金体系的银河资产,至此,中国五大MAC均完成了股权转让。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认为:“此举可将几家金融机构的人事权协同、开源节流,以便重新管理。”“延续了金融体制改革,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不涉及资金。”某AMC的内部员工对《凤凰WEEKLY地产》称。
管办分离、政企分开
四家同时官宣划转的金融机构,在公告中表述原因是统一只提了一句“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关部署”,事实上,这是历时多年的金融改革的一部分。一年前,新华财经就曾独家报道,中央汇金对信达资产、东方资产、长城资产进行尽调。后财新报道,中央汇金又在8月份进行了第二轮尽调。
中国的金融改革在改革开放启动后推进,历时近50年虽历程曲折但成效显著,从最初的单一银行体制到如今逐步成熟的多层次金融体系,经历了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刻变革。
1999年为有效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财政部注资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华融、长城、信达、东方),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理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是一个全球性的金融现象,尽管各国在处置模式上会各不相同,但其核心方法基本还是一致的。一般都是由政府进行主导,成立专门的不良资产机构,把出现问题、无法回收的资产从金融机构剥离出来进行处置,从而缓解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压力,进而化解金融风险。
四大AMC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工行、农行、建行和国开行、中行)处理大量的不良资产。到了2005年,第五大AMC、第一家市场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银河资产”在北京成立,主要承担华夏证券非证券类资产的政策性处置任务。
进入21世纪后,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四大AMC开始推动市场化改革,核心是通过股份制改造逐步实现市场化运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公司不仅完成了初始的政策性任务,还逐渐向商业化转型,拓展了多元化的业务领域,如金融租赁、信用评估、证券、期货等,形成了各自的经营特色。而且除了五大AMC,还有数量众多的地方AMC公司、银行系的AIC、大量非持牌民营公司以及外资机构,总量超过了100家(银监会最新数据统计)。
不过,这些AMC公司在体制上和运营上具有较多的历史遗留问题。
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方案》中提到“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彼时,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表示:“为厘清金融监管部门、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和国有金融机构之间的权责关系,推进管办分离、政企分开,把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市场经营类机构剥离,相关国有金融资产划入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
“其目的不仅是要让金融回归本源,更好支持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也是为统筹实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刘英系当时在其社交媒体上公开撰文称。
此次划转的信达资产、东方资产、长城资产原控股权都在财政部,持股比例分别是58%、71.55%、73.53%。根据公告,此次无偿划转完成后,财政部将不再持三家AMC的股份,中央汇金将成为三家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央汇金是由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所以三家AMC仍为国有控股金融机构。
此举符合2023年《方案》中“管办分离、政企分开”的改革路径,完成了全部五大AMC的重要改革。
中证金融公司的划转,同样是沿袭了金融体制改革的“统一监管和集中管理”思路。
公开资料显示,中证金融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28日,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类金融机构。其成立的初衷是为证券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尤其是在市场出现波动时,通过融资融券等业务保障市场的资金需求。
资产规模跃升
公开资料显示,中央汇金于2003年12月份成立,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对国有商业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不开展其他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预其控股的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中央汇金最初由中国人民银行成立。2007年,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从中国人民银行购买中央汇金的全部股权,并将上述股权作为对中投公司出资的一部分,注入中投公司。中央汇金现在是中投公司的三家子公司之一。
官网资料显示,中投公司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主权财富基金,组建宗旨是实现国家外汇资金多元化投资,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目前中投公司下设三家子公司,分别是负责境外投资业务的中投国际有限责任公司、中投海外直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根据国务院授权,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投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为1.33万亿美元,在最新的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排行榜中排名第二。
截至2023年末,信达、东方、长城三家AMC的总资产分别为1.59万亿元、1.27万亿元和0.55万亿元。粗略计算,如果按现汇率,中投公司2023年末的资产规模约为9.65万亿元人民币,此次股份划转之后其总规模将超过13万亿,如果按照2023年末的汇率计算,总资产也将轻松超过12万亿元。
官方网站显示,中投公司在今年1月16日至17日召开2025年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会议上强调了2025年四大工作重点:一是增强主权财富基金核心功能,积极有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优化对外投资布局结构,推动自主投资能力建设提质增效。二是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发挥好汇金公司作用,深化直管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做深做细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打造适应新形势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统筹防控传统和非传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四是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加强内部管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任何一个资产管理公司,如果单独行动都救不了一家大企业的。”黄立冲分析。
中国五大MAC全部完成股权转让,联合59家地方AMC(2024年末数据,来自“新世纪评级”),或将一同协力配合12万亿的化债任务。
去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根据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同时明确,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上述三项政策合计的化债力度达到12万亿元。
“地方出台一揽子化债措施,不良资产的置换和管理成为重中之重,有助于地方AMC通过资产整合和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分析。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