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商行2024年业绩连跌,净息差1.11%垫底,2025年再提“资产效益年”
2025/04/17 | 作者 杨依依 | 编辑 曹蓓
摘要:已披露26家上市银行中,净息差水平垫底
一年前,广州农村商业银行(下称“广州农商行”)的董事长蔡建在当年年度报告中称,力争2年左右时间实现盈利能力大提升,2024年也由此成为广州农商行的“效益提升年”。
一年过去了,这个全年目标任务显然没能完成。据其近期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来看,该行营业收入已连续五年同比下降,从2020年度的151.7亿元一路减至2024年度的89亿元;归母净利润连跌两年,2024年同比下跌15.94%至20.8亿元,跌幅较上年有所下降。在过去五年里,广州农商行只有2022年度这一个年度,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正增长。
不仅如此,在已披露的26家上市银行里,广州农商行以1.11%的净息差水平垫底,该行的净息差水平已连续三年下降。不仅是传统业务,中间收入也表现不佳,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同比大减超三成。
广州农商行经历了什么?从时间线来看,该行过去几年最高光的时候是在2017年,作为广东省内首家上市的地方性银行机构,成功敲开了港交所H股的大门。
很快,一年后,广州农商行动起了回A的心思。这个心思就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而恒大的爆雷成为开启魔盒的钥匙。2021年开始,广州农商行的重要客户包括恒大、恒达兴业集团接连爆雷,后又被牵扯至河南村镇银行事件。
广州农商行在短短数年内经历了管理层多人被查,董事长、行长全部更换。重新组成的领导班子为加速排雷,在2024年11月转让11亿股中原银行股权以抵偿债务,将年底的不良率降至近五年最低,但仍未挽救下滑的利润。
至此,广州农商行历经2023年的“资产质量年”、2024年的“效益提升年”,如今又吹响了2025年的“资产效益年”的号角。
垫底的净息差
1.11%的净息差除了在已披露年报的上市银行中垫底,与同等规模的农商行相比,也是相差甚远。其中渝农商行净息差为1.61%,沪农商行2024年年报还未披露,其2024年上半年的净息差为1.56%。
广州农商行的2024年度财报显示,其年度利息收入约380亿,同比减少9.07%,利息支出243亿,同比减少3.25%。两项同时同比减少,但利息收入减少幅度更大,导致最终利息净收入减少了17.9%,少了近10个亿。
利息收入的5个子项目里,有4个的平均收益率都在同比下跌,包括客户贷款和垫款、金融投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存款中央银行款项。其中最大头的就是客户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少了约38亿。
客户贷款和垫款里的“一般公司贷款”和“票据贴现和福费廷”均出现了同比减少。其中“一般公司贷款”的减少幅度稍小,2024年度公司贷款金额4215.5亿,相比2023年度减少0.02%,基本持平。
持平的公司贷款中,被寄予厚望的“中小额贷款”表现较为明显,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5000万元以下的中小额公司信贷业务实现了双增,业务余额增长了41.7%,客户增长了707户。
广州农商行在2023年启动“三千亿工程”,即实施中小额资产业务“三千亿工程”,力争2-3年时间,实现中小额公司信贷、普惠小微信贷、零售信贷资产规模各达1000亿元,全力推动中小额资产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
目前来看,广州农商行中小额公司信贷离1000亿的目标还差将近一半,其2024年小额公司信贷业务余额是540.5亿元。
去年,广州农商行董事长蔡建曾在接受外界采访时称中小额资产业务是广州农商行的“生死之战”,他认为中小额资产业务即使出现风险,处置化解的难度也远远小于大额资产业务。
利润连续下降之下,2025年,广州农商行又吹响了新的号角,建设2025年“资产效益年”,即推动“四压四增”:压大额、增中小;压三产、增二产;压流贷、增固贷;压风险、增效益。同时,“三千亿”的工程再次被重点提及。
“坚定不移提升中小额资产业务核心竞争力,锚定中小额信贷业务‘三千亿工程’目标全力推进,加快实施中小额公司信贷业务‘千亿万户工程’,完成按揭贷款‘百亿工程’。”广州农商行在2025年度的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
但从实施上来看,有统计显示,广州农商行及其分支行去年一共被罚6次,罚金合计1385万元,是农商行中合计罚金最多的,其中多项违规继续指向贷款领域。
下降的不良贷款率
在上一个房地产周期高峰时,广州农商行2019年度的房地产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占了总贷款的21%、51%,涉房贷款成了该行的定海神针。这些“雷”到房地产下行期全部爆开,2022年7月,广州农商行华夏支行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将恒大集团及其董事长许家印、恒大地产深圳公司及恒大地产韶关公司告上法庭。
广州农商行目前的行长邓晓云是在2023年11月落定的,当时结束了长达9个多月的行长空缺期。也就是说,2024年,是如今广州农商行最新“班子”完整度过的一年。
过去一年里,新班子将排雷工作重点提速,在提出两年之内要实现盈利大升之后,开始频繁甩掉“历史包袱”。
2024年前三季度,广州农商行所转让的债权资产中,按行业划分,房地产业本金余额114.66亿元,占比96.67%。据公告,上述转让资产的收益恶化明显。2022年,这笔资产税前净收益为1.24亿元,2023年变成税前净亏损额6.26亿元。
2024年12月30日,广州农商行以99.93亿元向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售并转让合计金额145.92亿元的债权资产包。其中,房地产业贷款本金余额114.66亿元,本金余额占比96.67%。经过这次交易,广州农商行预计产生约3.4亿元的亏损。
“通过本次资产转让,将进一步优化广州农商行业务结构和资产质量,提升广州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抵御能力。”广州农商行当时表示。
今年1月,广州农商行继续申请拍卖两笔股权,一笔是10家公司持有的11亿股中原银行股权,一笔是7家公司持有的3.46亿股安徽怀远农商行股权。
2024年,广州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降低至1.66%,这一指标在上半年还是1.87%。从财报来看,该行的不良贷款主要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此前造成该行重大风险的房地产业务和建筑业,到2024年底的不良贷款金额仅剩下不到10个亿,占比不到2个点。
从年报来看,广州农商行个人贷款的不良率仍在攀升,较上年度上升了0.68个百分点至2.89%。
截至2024年底,该行拨备覆盖率为184.34%,同比增加19.71个百分点;但拨贷比下降了0.01个百分点。
广州农商行在2024年5月首次发行上市了120亿的永续债,优化资本充足率指标。此前其补充资本的方式是在2023年发行H股及内资股,在2023年还发行了人民币15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用于补充二级资本。
到年底,其资本充足率增加了0.85个百分点到14.5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增加0.07个百分点至9.9%。
4年半前,也就是2020年12月广州农商行A股IPO上会的前一天,其突然撤回A股IPO申请,当时正值高层被查风波。一直到去年5月,广州农商行方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提及回A事宜,“我行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准备工作,将结合政策导向和市场环境,推动我行实现A股上市。”
但从目前业绩的走势来看,要以这个成绩回A,恐怕不容易。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