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给西方上“抑制通胀课”
2022/05/15 | via.媒体  彭博社网站 / 2022.04.14 | 收藏本文
按最新的通胀数据判断,发达国家正在变成新兴市场。3月份美国通胀率升至8.5%;而英国的通胀率飙升至7%,为30年来新高。与此同时,3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上涨1.5%。
理论上,情况不应如此。新兴市场的通货膨胀一般应该更加明显,因为其物流效率较低,大宗商品交易商的对冲工具较少。美国总统拜登将矛头对准供应链中断、俄罗斯乌克兰冲突的后果等。
但供应中断只是其中一个因素。通货膨胀作为货币现象的一面如何呢?在美国,由于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的经济刺激措施以及美联储的宽松计划,大量货币充斥市场。2021年2月,货币供应量增长26.9%。尽管外界探讨大幅加息,但就在一个月前,美联储还在通过购买政府债券向经济注入现金。
相比之下,中国人民银行更加克制。2020年武汉暴发疫情后不久,中国人民银行降低了政策利率,但没过几个月就开始设法限制直接货币注入。事实上,在202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人民银行都在试图削减借贷,以便给房地产市场降温。
当然,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造成的影响对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石油和农产品进口国来说并不轻松。但与试图通过政府拨款和补贴来抵消能源价格高企的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如今把自给自足作为国家安全目标来优先考虑。此外,中国领导人已经指出,(粮食安全问题)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
中国迅速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认识到物价上涨是政治问题,而且很容易引发社会不满情绪。近年来,虽然总体通胀水平得到控制,但部分食品价格有时仍会出现上涨。对于粮食危机,中国政府十分关注,而且往往行动更快。
中共对民意十分敏感。消费者会通过观察日常商品的价格来评判政府的工作。由于雇主通常不愿开出与不断增加的生活成本相匹配的工资,因此,通胀飙升会直接降低生活水平—对中国官员来说,这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任淑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