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30公里!他们用脚步丈量合肥,绘制“西瓜地图”助力瓜农
2021/08/06 | 收藏本文
(通讯员 冒旭卉 吴婵)“最甜的瓜给你,最暖的心给瓜农”、“西瓜很甜,帮TA清空瓜车更甜”。近日,在合肥市数百个西瓜摊点上,类似这样暖心的话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原来是“西瓜行动”小组的十几个大学生,身着“网络助农,学以致用”的马甲,每天冒着酷暑穿行在大街小巷,绘制全城版“西瓜地图”。带给瓜农和市民便利的同时,呼吁和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帮助瓜农的行动中来。
在合肥,助力瓜农这一行动,城管部门已经坚持了十几年,成为文明合肥的一张名片。今年,“西瓜行动”的学生们接力城管,第一次通过网络和新媒体,要把它发扬光大。
“西瓜地图”缘起
记者打开公众号“西瓜行动”,进入“西瓜地图”,大片红黑绿搭配的西瓜图标一下映入眼帘,十分生动醒目。为了方便大家使用,学生们还注册了“西瓜行动”同名小程序。记者体验了一下,打开都十分流畅。“西瓜地图”以站立点为中心,自动展示方圆2公里左右的西瓜销售点。点击西瓜图标,有的备注着瓜农的微信和电话,有的是赞助商家提供的免费领瓜点,有的植入了瓜摊瓜地的VR全景照片,有的则是西瓜产地和促销信息。
“电子‘西瓜地图’覆盖整个城区,731个点位全部根据合肥城管部门的公告进行标注”,负责技术的姚章同学一边介绍一边在手机上演示,“如果愿意,瓜农甚至能加入自己的宣传录音和视频。西瓜合作社和种瓜大户如果有自己的公众号和小程序,我们也可以免费帮他们对接到地图上,点击图标就能打开,能为瓜农宣传和引流。”这么看来,今年的“西瓜地图”确实与众不同。
问起“西瓜行动”的由来,发起人刘夕同学向记者介绍:“我之前在农业互联网公司实习,多次目睹了农产品滞销的现象,因此在网络与农业方面就会思考的多一些;其次是受合肥市庐阳区‘西瓜地图’的启发,只不过我们想做一个范围更大功能更全的合肥版‘西瓜地图’。原来公司的领导和同事给了一些费用,还推荐了赞助企业,解决了我们的经费问题,这让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和运营上。”
如何通过“西瓜地图”帮助瓜农呢?刘夕同学回答说:“以西瓜为切入点,以地图为载体,把西瓜消费和社会公益结合起来,把瓜农卖瓜、市民买瓜、商家赞助、学生公益、政府服务、新媒体助推整合起来,做大规模,做出影响力,刺激市民对瓜农的关注,增加对西瓜的消费。参与的人如果够多,还能扩展到菜农果农等更多群体,帮助农民做更多有益的事情。”刘夕同学表示这也是她发起项目的作用和意义。
挫折与梦想
遇到挫折时,队员们也会灰心。“一怕遇到错误点,二怕瓜农不理解”,安徽大学孙焓同学向记者道尽心酸,因为一旦线上标注和线下摊点不符,小组成员就要多骑几条街。“比如今天计划跑30家,结果有一半的摊点要么空白没有设摊,要么位置与图不符,再遇有的瓜农因不解要‘考虑考虑’,30家可能只成功10家,这效率比预计就低太多了,感觉很受挫。”
孙焓同学提到,一开始大家都信心百倍,结果才干没几天,就发现被现实“打脸”了。
受困于文化水平,有的瓜农不了解互联网经济,对“西瓜行动”提出质疑,误以为学生们是要自己网络卖瓜抢生意;不等开口就遭驱赶的也有;张奥同学吐槽自己甚至被误解为搞传销和电信诈骗;同学们有时要靠帮忙搬瓜和招揽顾客来和瓜农“套近乎”。为了让瓜农理解和接受,队员们总是不厌其烦的解说和演示,有时买瓜顾客先于瓜农听明白,在顾客的助攻下也成功了好几家。
在线下跑点,学生们每天七点就出发,在预约地点集合,再分头前往各个爱心瓜摊。一是核对校正地图上的标注点,其次要与瓜农介绍项目,寻求配合,放置宣传材料,呼吁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为节省开支,队员大部分都选择骑行。单车数据显示,除“烟花”暴雨期间,每个成员每天的骑行距离平均达到了30公里。
时间一久,臀部摩擦受伤,小腿肌肉酸痛,戴着冰袖涂着防晒霜照样晒黑……这都成为了队员们的日常。每天活动结束,很多学生表示上了地铁腿还在抖。“是挺累的,但是深度融入城市街区,也看见了更多合肥的美,乐观想就当暑假在网红城市大合肥旅游啦。”汪心茹同学的话,给大家带来不少安慰。
有困难也有收获。很多瓜农认为学生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放置宣传卡牌也是举手之劳,大部分很容易配合。黄山路468号的瓜农还热情的请学生为自己拍一个合照,她笑着让学生“要拍的好看一点啊”。晨欣-华美达广场的瓜农特意备着小凳子,每次都招呼路过队员歇一歇凉快下再走;宿松路紫竹苑的李大爷切瓜请姚章同学解渴消暑。
夏日炎炎,队员们的午餐常常在快餐店或路边摊草草对付,然后找地铁站吹一会冷气,或到银行和超市一边蹭凉,一边拿出电脑在后台修改标记,既是对上午工作的盘点,也是为了不妨碍瓜农们午睡。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合肥市的大街小巷发生。这种忙碌一方面让学生们十分充实,另一方面也让大家深思: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帮到他们呢?
在每天的思考和火花碰撞中,一条条优化建议被写进项目方案。他们不是只做这一期,通过梳理,制作出完善的项目方案书,传递给下一期学弟学妹,希望能像合肥城管服务瓜农一样,一年一年坚持下去。
相约明年夏天
“西瓜行动”小组的成员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三联学院和安徽理工大学,聚集了新闻学、数学、网络与新媒体、软件和互联网等项目所需要的专业,大家卯足了劲儿要干一番“事业”。但由于受疫情和放假推迟的影响,项目延迟了一个多月,“西瓜地图”也没能赶在高峰时上线,效果肯定要打个折扣。
“好在第一次试水,大家不图当下,可以放眼明年,但瓜农不知道啊。得不到眼见的好处,接受度就会受到影响,明年的事儿他们更愿意明年再说。”言语中,运营组组长汪心茹同学心中充满焦虑。“如果没有瓜农的理解和参与,项目就失去意义,放置不了宣传牌,也达不到呼吁更多人一起参与的目的。单靠我们十几个人行动,力量就太显单薄。”
看得出,大家满腔热情做公益,如果一下觉得自己不那么被需要了,难免有点失落。
记者表示明年还会继续关注“西瓜行动”的发展,同学们一致相约明年夏天再会。除了考上中科大研究生的刘夕和即将毕业的孙焓,其他同学异口同声:我们还在!”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