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江北,五年跨越
2020/06/24 | 作者 王蔚明 | 收藏本文
摘要:2020,是下一个5年的起点,站在时间的一端,回顾想象与实现,未来比想象更美好。
2020年,江北新区迎来获批5周年。
从2015年6月27日获批以来,江北新区围绕“三区一平台”战略定位,坚持国际标准、高点定位、规划引领、创新驱动,重点打造以“两城一中心”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在新区集聚,更多创新成果在新区转化。
新的地标
这飞速发展的5年,最直接的表现是城市的变化,一座座新地标拔地而起。
以“山水金陵,写意江北”为主题的南京美术馆新馆,犹如一座天空之城;
定位“国家一级”的江北图书馆,成为现代化的市民书房;
即将开门迎客的市民中心,是全国首例360度投光呈像的建筑,享有月光宝盒的美誉;
新区乃至南京的第一高楼,500米的绿地金茂国际金融中心,一天天长高;
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是零消耗认证建筑,也是江苏省第一栋木结构的零碳建筑;
亚洲第一座垂直森林,相当于在城市里建起约3万平方米的立体森林;
临江而建的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是两岸企业家峰会的永久会址,形似一艘扬帆远航的大船,奔腾前进;
……
江北新区地标云起,凸显出城市的勃勃生机与未来的无限可能。
5年来,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净增1000亿,经济增速连续9个季度领跑全省全市;新区GDP增速高于全市5%,位居全省第一;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分别达到300亿元、900亿元,集聚各类金融资本4000亿元;高企数量从273家增至717家,新型研发机构增至46家,成功引进剑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等一大批全球顶尖创新资源。
新的沃土
城市的发展,生活其中的人最有感受。
良禽择木而栖,新区5年人口净增80万,其中2/3是18岁到34岁的年轻人,集聚诺奖得主2名,高层次人才超过2000人,留学双创人才5000余人。引进培育科技顶尖专家、创新型企业家及高层次人才数量均位居全市前列,仅2019年新区全年新增各类高层次人才376名,引进院士20余名。
这是一片创新创业的沃土。
5年来,新区在快速集聚创新要素的同时,加快深化改革开放,打造优质营商环境。2019年8月江北新区正式“入群”自贸区,挂牌以来日均新增企业47家,同比增长35%。
“自主创新先导区”这一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让创新成为江北新区最显著的气质。新区全面落实南京片区“1+9”支持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在人才流动自由、投资贸易自由、金融开放等领域积极探索。
研创园、中央商务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生物医药谷等一个个创新载体,支撑起一个创新之城。由数字经济、新医药与新健康、新型都市工业等新产业构成的“研创经济”,已在江北新区强势崛起。
江北新区与德国弗劳恩霍夫IPK研究所共建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联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组建生命可持续研发中心,与瑞典、芬兰合作,设立中国—北欧创新合作示范园,还有英国剑桥大学建校800年来唯一在境外设立以学校冠名的科创中心——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在“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装置”和“重大疾病创新药物研发”两大方向上深入探索,打造由脑园与药园双园协同驱动产学研融合的新型研发机构。
世界顶尖的科技力量,在新区凝聚成强劲的发展动力。
新的空间
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建筑高耸入云。与之对应的是CBD地下空间,这座辉煌的地下城市,有7大层,是一座绿色生态、交通便捷、充满活力与品质的未来城。
中央商务区以新金融中心为主体,包含顶级金融总部、超五星豪华酒店、公寓、甲级写字楼办公、大型集中式商业等功能于一体,并建有完善的市民服务、文化休闲、体育运动等公共服务配套。
核心区内的扬子江新金融示范区,以产城人融合理念全新打造Live, Work and Play主题街区,在这里既可以撸起袖子干高端商务,又能来一次说走就走的休闲娱乐,生活、工作两不误。
这里正是江北新区首创的“121”创新社区。江北新区在创新名城建设的实施路径上,为入驻“121”创新社区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致力于打造有产业方向、有创新主体、有孵化生态、有公共服务的创新社区,形成高层次的创新生态空间。
新的管理
江北新区的发展,让南京步入双主城时代。
新区飞速建设,让跨江发展成为现实。到2019年底,共有过江通道10条;2020底,南京长江五桥即将建成通车。高铁南京北站,预计在2025年建成通车,5月25日,南京北站最新效果图亮相,强烈的科幻感引发网友热议。
进入2020年,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江北新区捷报频传,一季度GDP逆势上扬,同比增长7.4%,主导产业蓬勃发展,高成长性企业形成井喷之势。
5年来,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新区的变化体现在一组组创历史新高的数据上,体现在城市日新月异的面貌上。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国家级新区因其高度的经济自主、政策弹性、巨大的产业聚合潜能及多元的经济模式,必然带来体制创新、利益整合、法律规范等一系列社会治理方面的新挑战。
江北新区聚焦基层治理难点堵点,在强化党建引领方面,建立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强化街道党工委统筹能力,织密“街道大工委—社区(村)党总支大党委—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四级党建统领工作网络。
在精准赋权赋能方面,新区逐步推动街道权责统一;同时坚持网格网络融合,开发数字江北云指挥平台,为基层治理提供支撑。
2019年下半年以来,新区积极尝试区块链新技术,探索“区块链+小区治理”新模式,利用一个“链通万家”小程序,植入基于区块链的小区公共资金监管体系和公共事项表决机制。
新的民生
民生无小事,江北新区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抓民生,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区把有限财力用到百姓最期盼的生产、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5年来,新区加快与主城区教育、医疗等资源对接,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化,以优质医疗、教育资源普惠广大百姓,并实施棚户区改造,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江北新区推进教育优质发展,实施教育建设项目56个,仅2019年就有19个教育建设工程竣工。新区首家国际化学校,南京托马斯实验学校将于今秋开学。
5月18日上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认落户江北新区,这是继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和南医大四附院落地后的第三家大型综合医院。
在医疗健康方面,江北新区一直聚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医疗中心,先后引进鼓楼医院、红瑞糖尿病中心等一批优质医疗和专科资源。江北国际化名医中心将于2021年交付,将吸引国内外著名医师或医师团队拎包坐诊,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为了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区通过民生实事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体设施覆盖率,着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不平衡的问题。
新区把棚户区改造工程建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每处保障性住房小区环境优美、配套完善,有超市、幼儿园、健身广场,生活环境舒适。
南京长江大桥下北外滩的朱家山河,如今已成为生机勃发的生态公园、景色宜人的滨江风光带。沿江沿河20多万居民于美好娴静的环境中享受慢生活,这是江北新区民生发展的一个缩影。
滨江风光带
青龙绿带是贯穿新区核心区的带状绿地和节点公园,全长约7.5公里,串联起5个公园,将一幅新区生态发展的美丽画卷呈现在市民面前。
如今的江北新区,无论是交通、商业、医疗、教育等配套,还是城市环境氛围,都有极大提升。随着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选择来江北生活和发展,一座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南京新主城正悄然崛起。
过去5年,新区逐一将蓝图变成现实,给创业者一个环境宽松、身心俱安的试验田,给百姓一个亲近自然、生活便捷的新主城,给时代创造了一个高品质的最近未来。
2020,是下一个5年的起点,站在时间的一端,回顾想象与实现,未来比想象更美好。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