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巴菲特”郭广昌再售金融资产,上半年归母净利大减47%,称“非常关注现金流”
2024/11/25 | 作者 傅林林 | 编辑 曹蓓 | 收藏本文
摘要:沉甸甸的金融牌,郭广昌又扔掉一块
曾经炙手可热的“金融牌照”现在正在渐渐失去它的吸引力。
近期,复星集团控股的德邦证券正式“易主”,成为山东国资控股券商。
根据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公告,完成变更后,公司股东总数达到13名,其中山东省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济南科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亚东兴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的主要股东。
山东财金及其一致行动人总计持有德邦证券的股份为47.74%,成为了新的实控人,而复星集团也正式结束了其20年控制权。
在地产的黄金时代,拥有一张金融牌照是开发商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初期依靠地产业务的复星对此也是非常清楚。
当年,庞大的复星系野心勃勃,意图实现全金融牌照,触角也延伸至银行、保险、基金、证券、期货以及支付等领域,控股24家金融机构,成为金融市场的大玩家。
时过境迁,如今,号称“中国版巴菲特”的郭广昌也在渐渐失去其在金融市场的魔力。
持有20年的金融牌照
与直接入股金融机构不同,德邦证券在成立之初就有“复星系”的身影。
2002年,复星集团通过股权转让,成为豫园股份第一大股东。2003年,豫园商城和上海复星产业投资等四家公司合资成立德邦证券,这意味着复星控制了德邦证券的控股权。
2015年的股市发展高点,是德邦证券业绩最为亮眼的时候。彼时,德邦证券营收27.57亿元,净利润9.93亿元。2017年,德邦证券的债券承销金额达2672.40亿元,位居行业第四,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近6亿元。
也正是这一年,德邦证券快速发展的步伐被打乱。
2017年8月,五洋建设发行的债券“15五洋债”回购过程中构成违约,并触发“15五洋02”交叉违约,两只债券合计违约规模达13.6亿元。
德邦证券作为发行债券主承销商也陷入危机。
2019年11月11日,证监会再次就该案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德邦证券因未充分核查五洋建设应收账款问题、对于投资性房地产未充分履行核查程序、未将沈阳五洲投资性房地产出售问题写入核查意见等问题,被证监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合计罚没1912.44万元。
同时,德邦证券的5位项目相关负责人也受到包括警告、罚款、撤销证券从业资格的处罚。
2022年2月初,据《证券时报》报道,“五洋债”案所涉中介之一德邦证券预计将按照其提供给法院的承诺再次偿付剩余执行标的一半,预计其承担的赔付总金额将超过4亿元。
踩雷“五洋债”后,德邦证券债券承销业务迅速萎缩。
到了2018年,其承销总金额下降近7成,排在第19名,2019年缩水至221.12亿元,排在第31名,2020年债券承销金额为353.65亿元,排第44名。2021年、2022年陷入亏损,2年累计净亏损超4.7亿元。
直到2023年,德邦证券才实现扭亏为盈,但实现净利润也仅0.12亿元。
步步回撤
除了德邦证券,复星近几年一直在出售手中的金融资产。
今年5月28日,复星国际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旗下德国私人银行Hauck Aufhäuser Lampe Privatbank AG (HAL)悉数股权将被出售,此笔交易获得大约6.7亿欧元的收入(约人民币52.8亿),出售事项预计不会对公司造成损益影响,内部回报率约为14%。
而的2023年11月到今年1月,复星通过两次减持,回笼资金4.31亿欧元,其对葡萄牙商业银行的持股比例也降至20%。
除了退出券商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外,复星近几年出售的最主要的就是其保险资产。
最近几年复星相继出售了美国保险公司AmeriTrust Group, Inc.
100%股权;豫园股份持有的泰康保险集团全部股份;比利时保险公司富杰保险(Ageas SA/NV)股权。
另外,永安财险、新华保险等多家“复星系”持股的国内外保险公司不同份额的股权相继卖出。
目前复星国际仍持有的国内2家寿险公司:一家是复星联合健康保险,2024年上半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7.78亿元,同比增长2成;但净利亏损0.15亿元,较2023年0.33亿元,净利由盈转亏,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境况;而复星保德信人寿保险2012年至2023年累计亏损24.77亿元。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53.24亿元,2023年同期为22.95亿元;净亏损1.61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482.4万元。
在今年8月的中期业绩会上,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解释了连续几年大幅度退出非战略非核心资产的原因,“我自己和核心管理层非常关注现金流,去重资产才能有充足的现金流,能够稳健地发展,才能够享受未来。”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复星国际总收入约978.3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0.8%;归母净利润约7.2亿元,同比减少47.04%。现金、银行结余及定期存款1095.53亿元;合计债务约2223.1亿元,长期债务占总债务比例为47.6%。
复星国际执行董事龚平称,自2022年以来复星连续3年大幅度退出非战略非核心资产,压降有息债务规模600亿。
浪潮退去
出售手中的金融资产,特别是保险资产,既是复星维持财务健康的必要手段,也折射出一个时代浪潮的落幕。
保险资金长久以来都是民营企业腾飞的关键助力,特别是在房地产领域。在“宝万之争”的时候,万能险让房企真切感受到了其威力,不少人也希望手中握有一张保险牌照,好挥舞钞票在市场上寻觅机会。
融创董事局主席孙宏斌曾看过一些金融项目,但都因为价格问题而放弃。在融创收购万达文旅资产之后,融创内部人士曾告诉《凤凰WEEKLY财经》:“其实融创也想拿金融牌照,但是没有成功。”
成功者来自恒大。
2015年11月21日,广州天河体育场,埃尔克森一剑封喉,恒大主场1-0击败阿尔阿赫利再次登顶亚冠之巅,这也是他们在三年内夺得的第二座亚冠冠军。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恒大球衣的胸前赞助商从“东风日产”突然变成了“恒大人寿”,恒大宁愿违约,也要强推“恒大人寿”。
在收购恒大人寿后,恒大为了迅速做大规模,便从万能险入手,以较高的结算利率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实现弯道超车。
但随之而来的是恒大人寿不断为恒大的地产业务输血,方式包括购买恒大的公司债券、投资恒大的资产、购买盛京银行的协议存款、购买信托再给恒大的项目公司放款。
随着恒大的爆雷,恒大人寿也因严重资不抵债被接管。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凤凰WEEKLY财经》表示:“‘宝万之争’之后有很多中小民资寿险滥发万能险,引起监管注意。恒大爆雷是一个重大的契机,包括民资寿险万能险爆发那时候就开始酝酿收紧了。”
一位金融机构人士向《凤凰WEEKLY财经》表示:“其实从‘明天系’出事之后,民企就开始纷纷退出了,到了恒大爆雷,更加快了退出趋势。”
明天系曾被称作“中国民营金融28大系族之首”,其掌门肖建华长期委身幕后,靠着隐秘代持,分散股权,20多年来操盘出一个资产以万亿计算的金融王国。
最疯狂的时候,明天系控制40多家金融公司,集齐了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租赁、期货等全牌照,涉及上百家上市公司。
沈萌告诉《凤凰WEEKLY财经》,此前金融牌照的稀缺性,吸引了很多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入股,其中不乏部分高风险的融资资金,随着国内金融监管加强,民营企业在金融业的投资遇到较大压力,所以为了缓解自身经营风险,开始纷纷选择退出。
“但是目前不仅金融监管严格,金融业务也不好做,所以即便民资愿意折价放手,部分标的也不好找到买家。”他说,接盘者不仅要考虑其基本面,还要考虑这个机构在行业或区域内的地位和影响力。一些纯民营企业发起的,业务结构较单一,规模也较小的金融机构,出了问题也不会外溢到更大范围的,接盘者就不会很大。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