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重启文艺引擎(总第809·封面故事)
2023/11/13 | 记者 韩璇(发自香港) | 编辑 孙杨 | 收藏本文
摘要: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亲赴香港出席开幕礼,他在致辞中表示,香港故宫的使命和发展方向,与故宫博物院完全一致,即真实完整地保护并负责任地传承故宫承载着的历史传统文化。他希望未来双方同心同向,为香港国际艺术文化交流中心的建设及中国文化走出去,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文物博物馆领域的更大贡献。
2022年6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左二)到访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与“茶馆新星剧团”各演员亲切交谈。旁为民政事务局副秘书长黄洁怡(左一)。
香港回归25周年纪念日前夕,坐落在维港之滨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简称香港故宫)于万众瞩目下开幕,彼时,即将换届的两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一起在场见证了这一时刻。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亲赴香港出席开幕礼,他在致辞中表示,香港故宫的使命和发展方向,与故宫博物院完全一致,即真实完整地保护并负责任地传承故宫承载着的历史传统文化。他希望未来双方同心同向,为香港国际艺术文化交流中心的建设及中国文化走出去,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文物博物馆领域的更大贡献。
这番话,基本解答了当北京和台北,一南一北,各有一间故宫博物院,香港为何仍要再建一间故宫文化主题的博物馆的问题。这之间并不冲突,中华文化本就一体多面,香港故宫正是要凭借中西文化荟萃的独有元素,承接并延展中华文化,继而将其更好地带向世界。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既是中央给予香港的新定位,亦可被视作国家对香港文化发展的期许。香港故宫的开幕适逢其时,不但是香港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一步,更成为新一届特区政府启动文化引擎的新开端。
游古今、历无界:香港故宫的使命
上任首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就来到香港故宫参观,由香港故宫馆长吴志华等人陪同。据吴志华回忆,李家超百忙之中仍停留近2个小时,听取关于开幕情况及往后工作计划的简报,也参观了多个展厅。
“参观的时候,他对很多展品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包括古代书画、陶瓷,还有一些明星文物,问了很多问题。”吴志华说,新特首到访,无疑给予他们莫大鼓舞。
吴志华转述李家超提及之所以格外重视香港故宫,是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与新一届特区政府文化工作核心相吻合。其间,李家超提出三点期望:第一,香港故宫应多做工作,令香港市民,特别是年轻人,有机会多认识祖国的历史文化;第二,利用故宫文化资源,支援教育工作;第三,配合特区政府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李家超还代表特区政府承诺,一方面,特区政府相关部门,包括新成立的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文旅局)、民政及青年事务局、教育局都将全力支持香港故宫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未来香港故宫与内地及海外文化机构合作,特区政府也会从行政及政策上提供帮助,包括负责与内地政府协调沟通等。
其后,李家超在社交平台发文,再度肯定香港故宫的独特地位——“香港故宫以故宫为本,立足香港,以当代及全球视野讲述中国文化历史的故事,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瞩目焦点。”
李家超还强调,本届特区政府锐意将香港打造成文化之都,并积极推动创意经济。他期望,将西九文化区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枢纽,带动香港成为国家级文物及艺术品全国首选的展出地,以及全国首选的表演艺术文化旅游中心,并加快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让艺术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经济的新引擎。
作为一间永久性展示故宫文物的博物馆,香港故宫为香港市民走近传统文化搭建起平台,便利之余,价值更在教化,“这是很好的机会,让年轻一代更好地认识国家的历史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增强家国情怀和对国民身份的认同。”反过来,香港故宫同样承载着国家对于香港文化发展的无限信心与支持。
筹建的五年里,吴志华将故宫博物院所给予的支持形容为“前所未有”,两间博物馆有如“兄弟”,合作无间地完成了文物修复、包装保护、物流运输等前期工作。最能直观体现的还是一组数字:在香港故宫展出的914件珍贵文物,是从故宫博物院超过186万件藏品中精选而出,其中一级文物166件,属“国宝”级别,占借展品总数的18%,绝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香港展出,这是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出境外借。
至于策展方案,故宫博物院则给予香港故宫充分的发挥空间。香港故宫的策展团队来自两岸暨香港及海外各国,兼具香港情怀及国际视野,他们试图借由多媒体、跨学科的创新手法,重新演绎紫禁城文化,既展现五千年文化底蕴,也赋予文物新生命与新的时代意义。令古代文明立体化、活化,并走入现代生活,是吴志华对香港故宫的期望,“只有当古代文化与现代生活连结,观众才会产生共鸣。”
若说先前种种皆是众人翘首引领的美好愿景,如今香港故宫开幕两月有余,掀起观展热潮,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开幕初期,出于防疫限制、观展舒适度等考虑,香港故宫将每天接待人次定为约5000人。吴志华透露,截至2022年8月底,超过26万人次观众入场参观,平均每月约14万人次,“观众在香港故宫停留的时间长达4至5个小时,是在一般参观博物馆时长的两倍。”
吴志华也观察到,海外地区及内地,围绕香港故宫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根据香港故宫早前针对大湾区旅客的一项调查显示,疫情结束恢复通关后访港必到之地,西九文化区仅次于香港迪士尼乐园,位列第二。
这让吴志华内心更为踏实,在香港故宫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国际化的人才储备,以及庞大的观众群的基础上,他有充分底气带领香港故宫实践历史使命,在推动中西方文博交流方面作出独特贡献。
类似工作早已展开,香港故宫开幕的特别展览“驰骋天下——马文化艺术”便是初次尝试,该展览展出超过100件来自故宫博物院和法国卢浮宫的藏品,中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汇,借马对话,相互理解、连结。
“未来我们还会利用本身具备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网络,以及对世界观众兴趣和认知的了解,策划各类文化项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吴志华透露,明年将有一个三星堆文物展览在港举办,香港故宫正策划将文物带往美国一个重要博物馆展出。
当然,平台作用并不仅限于筹备展览,香港故宫有更为长远的计划,包括在推动文物保护成果交流、协助中西方文物相关人才培训方面有所建树。
“我有信心香港故宫往后将会是香港最受欢迎的博物馆。”这座诞生于香港回归25周年节点的博物馆,是中央送上的贺礼,站在“五十年不变”的半途回望,吴志华用“明天会更好”来展望香港文化艺术的发展,虽有老生常谈之嫌,却也将香港生机盎然的文化前景浅浅地描绘出来。
被误解的“文化沙漠”
长久以来,极为重视经济价值的香港被视作彻底的商业社会,崇尚消费主义、发达的娱乐产业,令这座城市拥有购物天堂、美食之都的美誉,而过于耀眼的夜市霓虹,遮掩过其文化成就,沧海遗珠,被轻轻略过,甚至人们赋予这里另一个名字——文化沙漠。
殊不知,关于这一说法最早的确凿记载是在1927年冬,鲁迅第二度来港,应《大公报》邀请举行两场讲座,席间有年轻的本地写作者向鲁迅提问,香港是文化沙漠吗?鲁迅当时的回答是:“不可以这样说,这样说太颓唐了,就算它是沙漠,也不是不能改变的。”
香港立法会文化及体育界别议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香港文联)会长马逢国坚信,“文化沙漠”是大众对香港的误解。事实上,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文化传承与创新求变,在这片土地上从未中断。
殖民时期,尽管港英政府未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文化发展,出于为在港英国人提供娱乐服务等理由,倒也未对本地文化产业发展横加干预。于是,华洋杂处的氛围下,一种独特的本地文化于夹缝中生猛地枝繁叶茂:它既很好地承接了岭南文化等传统文化,完整地保存着粤剧等表演艺术及节庆仪式的风貌,也吸引大批南来作家、画家、电影人,如刘以鬯、张大千、吴冠中等,他们或负笈海外,或在香港这块“借来的地方”,于摩登思潮与概念的冲击里,完善也拓宽着创作的版图和形式。
这种特殊的氛围也将人文气息与消费主义气质糅合得天衣无缝,折射到文人身上,多少也有迹可循,如香江“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黄霑、蔡澜,一位“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长居华人作家首富;一位众体皆备,日进万言,稿费迭来;一位是黄金填词人,作品脍炙人口,成为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而最后一位食色,性也,卖酱售茶,至今逍遥在美食人间。他们极深的古典文学造诣,与非常市场化的文风,可谓浑然天成。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峰期,文学、艺术和影视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各类报刊达到上百种,香港电影年产量达到约200部,向东南亚等亚洲国家输出,成为当地华人社会精神粮食,粤语和国语金曲并驾齐驱,经久不衰。”马逢国相信,正是在这样好的“底子”下,香港平稳完成了回归过渡,“‘一国两制’让文化艺术创作的自由度得以延续,香港文化艺术发展依旧相当活跃。”
不可忽视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至千禧年前后,随着韩国、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当局对意识形态的释放,各个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皆取得突破性进展,彼此形成竞争,再加上盗版横行等知识产权受侵害问题、金融风暴,加速了香港文化产业陷入低潮期,这一颓势在电视电影工业发展脉络里尤为明显。
在“港产片已死”的论调下,很多人以为香港文化发展由此迈入凛冬,乏善可陈。直至2020年,有艺术品市场分析公司数据显示,香港在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17.5%增至2020年的23.2%,首次超越伦敦,仅次纽约,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品拍卖市场。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数据,该年香港艺术品、收藏品及古董进出口总值高达336亿港元,3年增加近一倍。
这些数据,足以证明过去多年香港从未耽溺于传统影视行业的失落,锲而不舍地利用“自由港”优势、广泛的国际网络,以及低税政策和完善的法律体系,深耕文博展览及艺术品交易领域,并实现异军突起。
目前,特区政府已和20个国家签署文化交流合作备忘录,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近年就分别与法国卢浮宫、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以及巴黎蓬皮杜中心等举世知名的文博机构合办大型展览。
国际艺坛盛事之一巴塞尔艺术展2013年首次进驻香港以来,每年吸引逾200家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顶级艺廊参加,而全球逾100家当代艺廊每年亦在Art Central展出新晋艺术家的前卫作品。近年来,国际画廊相继落地香港,苏富比、佳士得、保利等世界顶级拍卖行始终将香港作为其发展重心之一。
“香港一直是亚洲地区重要的艺术中心,只要税收和法律结构保持不变,香港没有任何理由失去这一地位。”法国德萨画廊创始人帕斯卡·德萨11年前来到香港开设首间画廊,看中的是一批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中国内地年轻艺术家,以及香港辐射大中华市场的地理位置,“香港所处的位置极佳,坐飞机5个小时内可到达大多数亚洲国家,范围覆盖超过全球一半人口。”
这与马逢国的观察不谋而合,改革开放以来内地经济的腾飞,助力了香港艺术品市场的蓬勃。“内地居民具备很强的购买力,香港拥有文物进出口自由的政策,信息亦流通透明,鼓励了更多人将他们的藏品拿到香港来,为的是尽可能地靠近内地市场。”
此刻,香港作为文化交流及艺术品交易的平台作用及优势已不言自明,特区政府显然意识到这一点,每年投放在文化艺术方面的经常性开支不断增加,2021至2022年度投放超过59亿港元,较5年前(即2017至2018年度)增加近四成。
文化艺术设施的建设更是不遗余力,继港岛区中上环的大馆、PMQ、中环街市三幢历史建筑实现“活化”,吸纳艺术元素入场,构成“文化三角”,维港对岸的香港艺术馆,以及邻近的西九文化区,则建构了多元文化艺术地带,文化区内的戏曲中心、M+、香港故宫,形成世界级博物馆群。此外,全港各区重要文化设施不在少数,仅康文署辖下就有16个表演场地和14间博物馆、两间视觉艺术中心及一间电影资料馆。至于私营博物馆则约有50所。
基础建设只是迈出的第一步,“尽管回归后,特区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成立香港电影发展局、创意香港,对出版、动画等行业给予支援,但总体而言力度还可以更大。”反观韩国,正是在强有力且具针对性的政策扶持下,其文化产业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崛起。在马逢国看来,在现今激烈的国际竞争氛围下,香港发展文化艺术仍需更进取的政策加以配合。
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新中心
2021年,“十四五”规划明确了香港“八大中心”新定位,除了一如既往要推进香港的四个传统中心,如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持续发展,还首次加入发展四个新兴中心,当中包括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在这一新定位清晰后,特区政府的文化艺术发展政策很快就从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向外开拓。
随着西九文化区的博物馆群,及2018/19年度《财政预算案》中提出预留200亿港元改善和增建的文化设施,相继落成,初见成效,新一届特区政府展现出空前强劲的文化发展野心。对此,自1997年以来担任多届立法会议员的马逢国不讳言,本届特区政府对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和态度,是有史以来最积极进取的。
这固然体现了新的政府班子重视国家交予香港的任务。文旅局局长杨润雄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回复指出发展文化产业之于重启经济引擎的重要性,在本地生产总值方面,2020年香港文化及创意产业的增加价值为1156亿港元,比2000年的776亿港元增加近50%。
马逢国则对此补充了发展文化的软影响,即文化辐射度和感染力,由此增强传统中华文明、香港文化在世界的话语权。
采纳上届特区政府的建议,设立文旅局,是本届特区政府落实的首个重要文化举措。杨润雄在上任首日指出,局方首要任务是检视及统整来自不同政策局的文化、创意产业、体育及旅游事宜,从而描绘出更具愿景的蓝图,务求在推展各项政策项目时,产生更强大的协同效应,最有效地推动文化、体育、旅游及创意产业长远地发展,同时全力落实“十四五”规划下将香港定位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目标,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国家的软实力。
2022年7月13日,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互动体验区,小朋友体验毛笔书法临摹项目。
M+博物馆占地70万平方英尺,是世界上最大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之一,几乎是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两倍。
为此,杨润雄表示,文旅局已制定四个策略性方向,包括建立世界级文化设施和多元文化空间、加强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合作及与海外艺术文化机构的关联、善用科技、培养人才。
一方面文化基建仍在扩充,东九文化中心将于2023年起分阶段启用,届时会成为艺术科技重镇及培训摇篮,而现正兴建的西九文化区演艺综合剧场也将在日后提供另一个顶级舞蹈和戏剧表演场地。
另一方面,特区政府近年拨款5000万港元,用于推动香港与内地及海外文化单位进行文化交流和合作,支持香港艺团和艺术家出外表演和举行展览。特区政府还拨款4200万港元,在2024年举办首个大型艺术市集——香港演艺博览会。
早前,杨润雄接受多家港媒访问时,曾提到将文化艺术产业化,会成为文旅局日后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他继而解释这种“产业化”,并非局限于一场表演的赚蚀,而应以创意思维给予行业更多机会,“比如一套话剧,可不可以拍一部戏呢?一本漫画,可不可以变成一套小说?一部电影最后又是否可以变成一套话剧?”杨润雄深信,香港拥有深厚的文化“底子”,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方法,推销香港特色。
在这个过程中,大湾区乃至整个内地市场,毫无疑问为香港的文化艺术产业化提供了机遇与有力支撑。“过去业界面向内地市场的投入不是很大,更多人把注意力放在本地和国际市场。但实际上内地对于香港的文化艺术仍有需求,问题在于我们能否将需求转化为产业的动力,提供文化产品,占领一部分市场。”马逢国说。近年来,无论是电视及电影合拍片,还是早前掀起热议的音乐节目《声生不息》,皆是香港与内地公司合作成功将业务产业化的实例。
要有产业就要有人才,杨润雄透露,人才培训将成为10月新一届特区政府首份《施政报告》其中一个重点,“人才是发展文化艺术不可或缺的元素,我们必须加强培训,壮大我们的多元人才库。”特区政府会连同西九文化区管理局、香港演艺学院、香港艺术发展局、香港艺术中心共同推进人才培育工作,包括艺术行政、艺术科技和文物修复。
当中,就培育文物修复人才方面,特区政府会在2022/23年度起的6个财政年度拨款3700万港元,加强相关培训,并拟于天水围兴建文物修复资源中心,借此促进与世界各地文物修复专业平台之间的联系,和文物修复科学的专业发展。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特区政府已将艺术科技专才纳入“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的人才清单,透过引入优秀的艺术科技专才,促进产业发展。
“香港荟萃中西文化,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多年来吸收及融合了西方文化,成为自己的特色,并透过建立优良的文化基建和深厚而广泛的国际网络,汇聚了海内外和本地优秀人才。”基于此,作为首任文旅局局长,杨润雄坦言,这是一份任重道远、开拓性强的工作,但他也始终乐观地相信,香港丰富的艺术文化资产,加上健全的制度和高效的专业服务平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有可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