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班子开局(总第809·封面故事)
2023/11/13 | 记者 张弛 | 编辑 段文 | 收藏本文
摘要:因为香港未来要加大发展,搭上内地经济快车、背靠兼面向这个庞大市场,乃是不二法门。如何配合“十四五”规划,配合中央支持香港提升和建设的八个中心,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平台和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等,乃特区政府未来一大工作重点,也是确保香港维持繁荣的关键。
新选制下的首届香港特区政府于7月1日正式开局。
新任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宣誓就职当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第六届香港特区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对新一届特区政府提出“四点希望”,当中第一点希望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
经重组架构后,新一届特区政府由原来的三司十三局扩至三司十五局,加上增设的三位副司长,管治团队出现了不少新面孔;另外,行政会议亦换班,7名新的“非官守议员”加入。
特首李家超就职后第三天,即召集各司局长,举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第一次内部会议。会后,李家超在社交媒体表示:“人和则政通,做好内部沟通,从来都是建立成功和高效团队的重要一环。”
李家超称,他在当天的会议中强调了两大重点:首先,致力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点希望”——提高治理水平、增强发展动能、排解民生忧难、维护和谐稳定,作为新一届特区政府施政的大方向、大蓝图。另外,各司局长要独当一面,独立、高效处理自己政策范畴内的事,并且担负起责任。
迄今新一届特区政府已履新三个月余,特首李家超和他的团队马不停蹄、夜以继日工作,一些长期困扰香港发展的难点问题,或者开始破题,或者正在理清头绪,或者摆上议事日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社会各界对新班子开局表现反应正面,但要达到并维持最佳表现,政府施政仍需如履薄冰。
“同为香港开新篇”
在上任后的第二天,李家超公开了几张自己在办公桌前工作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可以清晰看到,笔记本旁边放着一册他称之为“中国领导人重要讲话”的读本。
这是此前一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一届特区政府宣誓就职后发表的讲话。这篇讲话的单行本已由国有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今年第32届香港书展上与习主席的一些其他著作,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书籍首次亮相香港书展,被摆放在宽阔的展示厅入口处的显眼位置。
“当前,香港正处在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习近平在7月1日的庆祝大会上说。在当天的升旗仪式上,香港警队的护旗方队首次以解放军中式步操入场,直升机轮艇海空致敬。
“无论是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还是一些剧烈的社会动荡,都没有阻挡住香港行进的脚步”。在监誓李家超宣誓就任新一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后,习近平郑重宣示,在香港回归祖国25年后,“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他在讲话中还强调,政权必须掌握在爱国者手中,这是世界通行的政治法则。“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民会允许不爱国甚至卖国、叛国的势力和人物掌握政权”。
对中国人身份认同和繁荣富裕的重新关注,也反映在了此次习近平的行程之中。
2017年7月,他曾视察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坐在一辆敞篷吉普车后座检阅了士兵,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一种不言而喻的震慑。今年习主席也再次视察了驻港部队总部,但只是在离港前短暂现身。
今年6月30日,抵港当天下午,习近平的重点行程被安排在了香港科学园,其间讨论了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的研究。夫人彭丽媛则来到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的粤剧戏曲中心,观看当地剧团的排练,了解文化区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
有外界评论认为,强调香港的经济发展潜力,意味着习近平重申了中央政府的常用说法,即香港人近年来的愤怒根源不在政治,而是由社会经济原因引发。
香港科学园位于吐露港沿岸,是香港最大的科技研发及企业孵化基地,1100多家企业和1.7万余名创科从业者在此落脚。视察当天,习近平听取了香港创新科技发展等情况介绍,并观看了香港代表性创科企业展示,还与在港两院院士、科研人员、青年创科企业代表等亲切交谈。
作为东方之珠的香港,既要巩固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也正在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而国家主席习近平,正是这一新中心的重要推动者。
此前2017年6月,24名在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给习近平写过一封联名信。此次在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作讲解的叶玉如院士,就是写信者之一。习近平对这封信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并迅速部署相关工作。
他在指示中说,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发挥内地和香港各自的科技优势,为香港和内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贡献,是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8年11月12日,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习近平再次明确要求,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去年,国家已将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纳入“十四五”规划。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习近平曾这样比喻。这次考察时,他希望香港发挥自身优势,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珠联璧合,强化产学研创新协同,着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2022年7月16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暨“香港法商共展湾区新未来”论坛。
曾长期担任安全官员的新一届特首李家超,一直带头学习习近平此番向香港高层官员发表的讲话。他把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称为香港的“蓝图”,是他落实提高治理水平的根本指引,并说他正在组织政府机构按照习近平的要求去施政,“展现香港新气象,同为香港开新篇”。
《凤凰周刊》记者留意到,从参选开始,在不同场合,李家超都强调了这个“同”字。关于这一点,他专门予以解释:我说的“同”当然包括我们的团队要团结,但是我说的“同”还有一个更大的概念,就是整个社会。“我希望政府可以凝聚社会的力量、各界的力量,那么1+1就可以比2大,也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创造)香港更美好的明天”。
在近期参加的大多数公开活动中,李家超都引用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比如在出席他的母校、香港警察学院的结业仪式时,他提醒毕业警员们留意习近平关于“香港不能乱也乱不起”的警告。这些新警员在结业仪式上进行了正步走,这是香港纪律部队放弃英式步操后,第一次在结业仪式上采用正步走。
而关注“中国领导人重要讲话”的香港官员,不止特首李家超一人。香港立法会的议员们,在7月初开了一个长达六小时的会,主题就是讨论习近平关于香港的讲话。“国家主席习近平冒着疫情的风险和冒着风暴来到香港,对我们做出重要的讲话。”香港立法会资深议员叶刘淑仪说。
另有数百名香港高层官员在政府总部参加了集体学习,其中包括公务员事务局筹办的“国家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特区政府发布的描述该座谈会的新闻稿中,“重要讲话”一词出现了10次,几乎每个段落都有。李家超透露,这是他出席过气氛最热烈的座谈会,很多同事踊跃发言,当天的会议比预定时间超了45分钟。
自7月1日开始,香港纪律部队也迎来诸多新变化:全面转用解放军队列,放弃英式步操改用中式步操,因港片令外界熟知的“Yes,Sir”也被“知道,长官”取代。此外,包括机场特警队、反恐特勤队及铁路应变部队在内的三支香港“反恐战术部队”,也已自7月1日起换装,穿着由内地厂商制造的新制服执勤。
同样在“七一”前后,香港警方今年早些时候购入的国产装甲车“剑齿虎”也正式投入使用。该装甲车是香港警队使用的第四代装甲车,与目前内地警方使用的型号一致。
今年8月1日,适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纪念日,解放军驻港部队首次在中区军用码头举行了建军节升旗礼。李家超在社交媒体称,此举“意义重大”。
2022年8月2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右三)与部分主要官员出席2022年《施政报告》第二场地区咨询会,听取地区人士对新一份《施政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一些影响更为深远的具体措施,则旨在“润物细无声”。
8月11日,香港特区教育局公布了最后三套“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教材,主要涵盖两大课题——“香港社会的多元文化特征”和“国家情况与国民身份认同”。此前4月,特区教育局曾优化高中4个核心科目的课程,其中通识科改名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由“‘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和“互联相依的当代世界”三大主题组成。
截至目前,总共12套的公民科单元教材已全部推出,供教师备课时参考。此外,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从下学年起,公立学校的新聘教师须通过香港国安法相关测试才能上岗。今年年底,特区政府还将推出新的《香港教育专业守则》。
9月3日,历经5年筹备,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正式揭幕。李家超在揭幕典礼上致辞称,要想有效推展爱国主义教育,政府和民间的力量需互相配合,沙头角抗战纪念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他称,特区政府重视纪念抗战胜利的历史,让公众认识港人在抗战期间的角色和事迹。除举办纪念仪式外,还在香港历史博物馆、海防博物馆设有抗战相关展览;教育局亦会推出《中国战争史教材套》,提升学生研习历史的兴趣,让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得以薪火相传。
施政理念“以结果为目标”
李家超宣誓就职后,其一举一动不仅在香港广受关注,在海内外也备受瞩目。其上任后即成立4个工作小组的做法,就令人耳目一新。
这4个工作组,分别针对处理跨代贫穷、土地房屋供应、地区关注议题以及公营房屋兴建问题,具体包括: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弱势社群学生摆脱跨代贫穷行动小组”,由政务司副司长率领的“地区事项统筹工作组”,由财政司司长指挥的“土地及房屋供应统筹组”,由财政司副司长领衔的“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
上任逾一个月时,他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专门讲述了当初设立这4个小组的考量。他表示,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对他落实提高治理水平,“起到很重要、很直接的作用”。
在“完善治理体系”方面,李家超认为,通过治理体系的建立,更有利于执行人员明白行事目标和方式,比如政府起步就建立4个工作小组,要求他们针对性解决土地房屋、跨代贫穷、卫生黑点等问题,就是在执行完善治理体系方面的工作。
习近平对新一届特区政府提出的四点希望,是“提高治理水平、增强发展动能、排解民生忧难、维护和谐稳定”。而4个小组所面向的四个范畴,皆是长期困扰香港的深层次矛盾所在,皆关系到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能否提高的大事。由4位司长级高管亲领4个小组,不单反映政府高度重视,还有利于统筹协调各个政策局,体现了全力提升管治能力。
李家超续指,“提高治理能力”的核心要义,是推动体系中的人员发挥能力,团队精神、明确方向、沟通和团队文化都很重要,而“增强治理效能”则取决于人员和手段的互动是否达到效果。“我觉得是应该提升到效能的,只是要看提升的程度有多大……现在按着这三个方向去做,应能做出一些能让市民直接感受得到的成绩。”他说。
目前4个小组已迅速进入角色,如李家超所言,其积极性令人满意,也凸显了新班子的高效新风。
李家超还首创了“前厅交流会”,以促进行政立法机关建立紧密协作关系。谈及设立“前厅交流会”的初衷,他透露,这是因为在“爱国者治港”的原则下,不单要有顶层的系统设计,还要考虑怎么把“行政主导”与“爱国者治港”这套组合拳打好。
他解释,习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里谈到“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他觉得有三方面,第一是系统上的设计,第二是执行力,第三是效果。而提出设立“前厅交流会”,就是系统上的整体设计,是以行政主导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行政主导,第一要主导,第二要主动”。李家超说,因此他主动提出,把“爱国者治港”再提升一个层次,把行政和立法的关系搞好,就有更好的基础做好良政善治,而“前厅交流会”是一个好的开端。“不同的官员都有信心跟立法会议员沟通,这是开了一个门。我要求司局长积极在这方面主动作为,我听到的立法会议员的反映都是非常正面的,但要继续推进,才可以达到我所希望达到的另外一个阶段。怎样优化和演变呢?就从过程里面体会吧,我是非常乐观的”。
7月6日,他首次以行政长官身份率领主要官员出席立法会答问会,向议员们阐述其施政理念,并回答议员们提出的问题。
李家超说,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的关键阶段,未来五年,香港要站在“爱国者治港”的新历史起点上急起直追。而理性的行政立法关系,扭转了过去立法会长期“失焦”内耗及制造破坏的现象。
他呼吁,要同为香港开新篇,政府和立法会要打好行政主导及“爱国者治港”这个“组合拳”,既互相制衡亦互相配合,积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市民受惠更多,感到更有希望和有更多实现梦想的机遇。
在另一个场合,李家超还向媒体透露,团队在推行任何大的措施前,特别需要考虑负面反应,因此会引入“红队”(扮演对手的群体)概念,即请一批经验丰富、立场客观,且没有参与制定政策的人士,对方案作批判性审视,以提前堵塞措施漏洞,降低政策推行的风险。
他形容有关做法有如“沙盘推演”,可系统化检验优化方案,他希望经过“千锤百炼”,力保预估到所有风险并设立防御措施,以求做到最好。“外界可能感受不了正面(影响),但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举例自己在任职保安局局长期间做大亚湾应变计划演习,亦应用了“红队”概念,并因此完善了搬离计划。
在当初参选时,李家超曾提到,在第六届政府上任百日内,为指定的工作定下目标,订立关键绩效指标(KPI),社会亦关注有关设定机制。李家超在接受专访时表示,KPI要衡量工作成效,亦要改变工作文化,如果只是追求KPI冰冷冷的数字而不考虑改变文化,则积极作用有限。
“KPI的最重要意义,是可以令我们做事更好”。他解释说,若样样KPI,有些客观因素导致目标无法达成,结果会令很多方面都不满意,同样若只是针对完成KPI工作,也难免会出现突发的情况。
至于如何订立最终对整体最有利的KPI,李家超认为,要从最高层次订立,要小心设计而不要“泛KPI”,只对指定项目设立KPI。
李家超一直强调,其施政理念是“以结果为目标”,要建构一个执行型、实践型政府。新班子的组成不但符合相关要求,关乎不少人选的内地联系经验,亦大大有利于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以香港所长对接国家所需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管治团队所长对接两地融合所需。
因为香港未来要加大发展,搭上内地经济快车、背靠兼面向这个庞大市场,乃是不二法门。如何配合“十四五”规划,配合中央支持香港提升和建设的八个中心,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平台和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等,乃特区政府未来一大工作重点,也是确保香港维持繁荣的关键。
2022年7月2日,香港新任特首李家超公开了几张自己在办公桌前工作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可以清晰看到,笔记本旁边放着一册他称之为“中国领导人重要讲话”的读本。这是此前一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发表的重要讲话。
而香港与世界市场的紧密联系,也将继续加强。在8月底由香港特区政府及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李家超致辞表示,“一带一路”以合作为基础,互联互通范围广泛。对于沿线国家企业而言,香港拥有专业服务、创新和技术等支持。作为自由市场和多边主义的长期支持者和实践者,在“一国两制”原则下,香港拥有独特优势,将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发挥所长,贡献国家。
2022年5月4日起,香港海关全面采用中式步操,所有海关人员须于各庆典仪式、结业会操以及其他穿着制服的场合采用中式步操礼仪。图示海关人员进行中式步操表演。
此外,拟设立“特首政策组”,作为从宏观政策层面协助决策的部门,照顾香港整体利益、针对国家发展、审视国际形势,从决策层出发,为香港制定长远政策提供专业意见。
李家超表示,他对这个政策组非常重视,而当中选用人才是关键,未必有一个人是他所需的所有方面的专才,但希望整个组能达到他需要的功能。他表示,自己正在积极物色人才,并透露手中的“名单好长”,料最终确定人选仍需花些工夫。
不做“口号式”官员
施政重点和策略明确之后,接下来就要看整个团队的执行力。李家超曾公开表示,“我不是‘口号式’行政长官”。而自上任以来,他也一直在履行自己的承诺。
7月2日“八号风球”之下,李家超主动致电广东省和深圳市,商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合作事宜。7月3日,他利用周日时间,召开管治团队会议,要求各司局长独当一面,高效工作。
还有各界至为关注的与内地“通关”问题。7月4日,李家超上任后首个工作日,推动香港与深圳达成共识,深圳每天增加入境港人名额700个,并另行安排8类“人文关怀通关名额”。
9月1日,他再度与广东省、广州市及深圳市领导举行在线会议,其提出的“逆向隔离”方案,即香港赴内地人员先在香港隔离,再以闭环方式前往内地,以符合内地“7+3”入境检疫政策,获得对方支持。
李家超透露,会上还谈及强化粤港、穗港和深港合作机制,双方同意设立13个合作专班,涵盖防疫通关、北部都会区、南沙方案、创新及科技、金融商贸、青年就业及航运物流和就业等,港方专班由司局长牵头,推进合作项目。
此外,上任伊始,他即和政务司长陈国基冒着高温到访深水埗区,听取基层民众对新一份《施政报告》的建议,并专门探访了住在一幢旧楼内的“劏房”家庭。随后,他与长者互动,并与当区地区代表及基层居民交流,体现出务实作风。
按照原定计划,李家超将于10月19日公布上任首份《施政报告》,就选举承诺和社会关心的议题提出具体措施,以纾解民困,凝聚社会力量。
在此之前,李家超透露,政府将会举办约30场咨询会,他和他的团队亦会走进小区探访市民,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施政报告》的意见和建议。他还在网络发布链接地址、电邮以及电话,邀请公众透过不同渠道表达意见。
翻开他的社交账号,很多内容都与咨询会相关,仅8月份就有三条,讨论的议题更涉及方方面面。
8月13日,他回顾了就房屋、创新科技和医疗议题举行的三场咨询会,了解到增加房屋供应是大众最关心的议题之一。他和房屋局局长及发展局局长聆听了建筑界和工程界专业人士的意见。有与会者建议,精简土地发展审批程序,增加土地发展的地积比,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公营房屋建设,引进新建筑技术加快建屋速度等。
8月20日,他和他的团队近距离接触街坊,听取他们关于土地房屋、经济发展、人才培训、青年安老政策、地区交通设施等各范畴的建议,称这些意见再次提醒他“民生无小事”。
8月27日,他和他的团队再出席地区咨询会,聆听市民对施政报告的意见和建议。讨论了土地房屋、人才挽留措施、部门协调工作、环保回收、青年教育学债、体育文化设施、地产业监管、支援跨境学童、中产家庭及少数族裔措施等议题。
“最大的感受就是工作的数量很多,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动力”。李家超对媒体谈及这段时间的工作感受,称自己非常荣幸可以就任行政长官,“我最大的期望就是为香港多做事,解决老百姓的问题”。他说,“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团队,他们的施政理念跟我很一致,而且他们都很实干”。
的确,不仅自己在行动,特区政府一些关键岗位的高官,也都已积极行动起来。
由财政司长陈茂波领衔的“土地及房屋供应统筹组”,聚焦“提速、提效、提量”六个字,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土地及房屋供应。这是中央领导最为关心,广大市民最为看重的头等大事。
他要求发展局尽快制定未来十年每年“熟地”的供应预测,并建议逐一审视郊野公园边陲土地建屋的可行性。过往,郊野公园边陲土地都是不敢碰的“禁区”,受到各方势力的掣肘。
作为“弱势社群学生摆脱跨代贫穷行动小组”的领衔人,政务司长陈国基也正带领团队全力制定扶持计划。他透露,这个计划包括“师友配对”、“个人发展规划”和“财政支持”三大元素,第一期将为2000名住在“劏房”的初中学生提供为期一年的精准扶贫。
还有保安局长邓炳强,在参加“2022年国家安全齐参与”计划、香港书展等活动时,他以案说法,对青少年作国家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他特别提到,之前很多年轻人被煽惑,最终要承受法律后果,面对数以年计的监禁。“用暴力实现‘民主’,只会令民主遥不可及。”
目前,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蓝图绘就,香港也正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李家超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是怎样把“有为政府”同“高效市场”更好结合起来。
“北部都会区是一个大的计划,我是会亲身领导的”。李家超透露,他现在的想法,首先是把这个大的计划,短期、中期、长期分阶段,在落实过程中就可以“提速、提量、提效”,每个环节在蓝图规划出来后再压缩,让效率提高。
其次,是把有为政府跟市场优势结合起来。他举例,在处理香港房价问题时,已经有过类似的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的做法。“简单来讲,我们曾经担心房价升得太快,就增加了买家的印花税,去压缩一下市场需求,但也不影响市场基本的运作”。
另一方面,他亦很清楚这些问题的难度。虽然,有一些问题可以比较快解决的,比如在强大的统筹下,或者是集中力量,解决一些地区的环境等老百姓关心的痛点,但“大部分问题都是累积起来的,特别是房屋的问题”。李家超说,纵然每一届(特区)政府都很努力去希望解决问题,但是曾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建房、没有大力开发土地,所以现在就要尽快把时间追回来,这当然不是很容易的事,但是也要面对。
此外,李家超特别注重与媒体打交道,重视社交平台,就职当天即开通微博并及时更新。他说,主要是想要很公道地让老百姓明白政府的工作。“以前的经验是政府做了很多事,但是老百姓可能看不到、听不到,感觉(政府)好像没做事。所以要提高透明度、多开放”。
再者,他也希望老百姓感觉在香港生活有幸福感,“要把你做的事情、做的成绩让大家都知道,那么幸福感才出现了”。与此同时,推动政府不同部门、不同官员开放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听到回应,可以精益求精做得更好。
他还希望将网络接触的范围扩大。讲好“香港故事”,不单单是在香港说,在内地也要说,“因为我们是一家人,让内地同胞更了解香港现在的情况,大家的关系更好,互相支持的程度就好,所以我觉得‘家好国好’,香港这个‘家’要扩大到国家层面的大家庭”。
而且“香港故事”在国际上也要说,让外国人知道香港的情况。李家超说,“我们现在要把香港打造成文化之都,让他们知道香港的文化艺术发展很有吸引力,希望来看看。开放自己,让更大范围的人士了解香港,我觉得都是对香港好,而且也是对人民好”。
从这段时间的行动来看,李家超和他的团队积极行动,力求处理好“有为政府”同“高效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增强发展动能、化解民生忧难,新班子开局良好,社会各界评价正面。
但人们也须看到,多年来香港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很多,有些问题还盘根错节相互纠缠,政府既要统筹推进,又要按“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进,要想取得更多、更明显的实质性成果,李家超和他的团队还需要更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