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民说了算”是乡村振兴的基石
2023/05/15 | 作者 周兼明 | 收藏本文
据央广中国之声记者深入多地调查发现,近年来,部分地方以“美丽乡村”为名,耗费财政资金大搞“面子工程”,甚至竞相攀比。如陕西省泾阳县西苗村的景观项目耗费了200万元财政资金;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化隆县、民和县等地多个村庄,建牌楼现象普遍,其中循化县近年共修建牌楼42座,一般造价30万-40万元,这并非当地传统民俗,是近年才有的攀比风气;只有100多户人家的青海省海南州加隆台村,耗费93万元修了9公里的铁艺围栏;与该村邻近的上梅村,则耗资102.6万元修了12公里的铁艺围栏……
报道称,部分村民认为,这些景观项目只是“面子工程”,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实惠。村民认为,财政资金应花在刀刃上,多用在带动群众致富的产业项目、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
报道后,多地主管部门作了回应。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表示,目前已基本摸清了各地“门墙亭廊栏”类景观项目的总体情况,并提出了整改措施。要求各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不搞背离群众意愿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从报道可看出,在乡村大量兴建这类景观项目,或将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目标,是不符合乡村发展规律的,不仅未带动农民增收,这些形式化的建设因需要维护维修费,甚至还成为村庄的“负担”。多位专家在报道中坦言,一些地方热衷搞景观化的“面子工程”,是因为实实在在的产业项目短期内难有起色、难出政绩,只好修个牌楼或建个廊亭,简单、好上手,显得地方政府有所行动,也能看到政绩。
可惜,这些以“景观”代“振兴”的村庄盲目地寄希望于“旅游”振兴了。如果当地没有特殊的民俗文化,或相应的自然旅游资源,仅靠建几个牌楼,就想发展乡村旅游,无异于“守株待兔”。如同前些年的“特色小镇”热,一场风过,“千镇一面”,能让人记住的没几个。如投资了3.5亿的陕西蓝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占地1200亩,今年3月却传出“将被拆除”的消息。
经济不好的乡村,首先应当把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聚焦村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多在民生保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做文章,如满足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各种生活需求等,让有困难的民众得到实惠。每个村庄只有从本地资源出发,或找到产业优势,或找到人文历史优势,或找到生态优势,并以优势为基础谋发展,才算找到了走向乡村振兴的路。
乡村振兴需尊重当地乡村秩序——它让农民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也能维持低成本生活。如果当地找不到工业或产业的支持,农民找不到提高收入的途径,宁愿暂时“按兵不动”,也不能乱作为。正如报道中调研所发现的,一些地方因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的开展,要求搞绿化修剪、清理河道和堰塘上的漂浮物,亮化绿化硬化全部都要管,卫生费用涨了几倍,涨到20万-30万元。不仅增加了村级债务负担,也可能让农民再度陷入贫困。城市有环卫工人守护,但乡村环境只能靠农民自身维护,如果不把选择权交给农民,让农民为自己谋划,即使乡村被“景观化”了,维护这种环境的成本将由谁来承担?
乡村振兴一定要尊重当下村民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近日网上“农管”成了热词,不少帖子和视频反映农管执法范围宽泛,从秸秆焚烧到持证种田、从房前种瓜到塘边种豆无所不包,连农民在自家院子晒被子都要管。乡村很多传统的生活与生产方式,是尊重大自然的生态循环规律的,它会充分利用柴草、粪便等废弃物的燃料和肥料价值,这种生活方式造成的空气污染,比起秸秆无处堆放带来的环境污染可谓微乎其微。网友的调侃可能有夸张成分,但这些作为都可能影响到农民本已自足的生活,一旦被迫改变,农民收入减少,同时要维持高额生活开支,极可能成为社会的安全隐患。中国社会近几十年能稳定,与没有破坏乡村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乡村振兴应当像城市发展市场经济一样,有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让村民和市场互相选择。只依靠市场和村民的自由选择,而不是乡镇的计划干预,才能真正促进乡村振兴。如果一味搞霸王硬上弓,效果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一个村庄即使有一些优势,成长起来仍需要很长的时间,就如同皖南古老的西递、宏村一样,那些古老的宅第和乡村景观,都是几代人精心打造的结果,是任何投资都替代不了的。这些村庄之所以让人去了难忘,想一去再去,也是因为它有时间和文化的积淀。
一个能实现振兴的乡村,一定会尊重村民权利;不顾村民意愿,只顾村官意志,大搞“面子工程”的村庄,注定难有发展。因为,只有尊重村民的权利,村民才会把村庄看作自己的村庄,才会自发形成治理村庄的生活与文化方式,这是一个村庄的生命。乡村振兴首先要让村民成为主人,人才是最美的“景观”,而不是那些牌楼。《乡村振兴促进法》等都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写入相关条文,意味着乡村振兴干什么、怎样干、干得怎样,要由村民说了算,要相信村民对自己村庄的了解与判断。
村庄是村民的作品,村庄的聚集、组织与调整,只有按村民的要求与审美,慢慢成长起来,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和特色。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