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拓路香港,推动新时代城市新一轮升级
从扬子江畔到狮子山下
2023/03/27 | 作者 王蔚明 | 编辑 崔世海 | 收藏本文
百年风雨同舟,千里血脉相连。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南京与香港始终有着深厚的渊源。改革开放以来,5720多个港资项目、388亿美元实际到账资金、33家在港上市企业……无不记录着香港对南京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2月8日,主题为“‘宁’聚香江共创未来”的南京市高质量发展暨服务业扩大开放(港澳)推介会在香港举行。
从扬子江畔到狮子山下,从六朝古都到东方之珠。南京和香港,一座是濒江的古都名城,一座是临海的东方明珠;一座是江南的产业重镇,一座是南国的国际都会。长期以来,宁港两地携手同行,在政府层面、民间层面、制度层面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香港是2023年南京吹响高质量发展“集结号”后,新一轮全球经贸交流的首站,南京经贸代表团也是内地与香港往来全面恢复后首个赴港的内地大规模经贸团组。
南京为何选择香港?这既是抢抓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重大机遇,第一时间来开放前沿深入对接;也是传承宁港密切交流互访的优良传统,赓续“宁港一家亲”的深情厚谊。
南京和香港有着独特的缘分。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中央政府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座金紫荆花雕塑。这份珍贵的礼物,就是南京晨光集团铸造的,所使用的锻造技法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这座“永远盛开的紫荆花”,不仅象征着香港永远繁荣昌盛的愿景,也是宁港两地紧密合作、深度交融的最佳见证。
香港具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是内地连接国际市场、对话世界的超级联系人。
南京作为长三角特大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是辐射长三角、联动东中西的重要枢纽门户。
长期以来,双方各扬所长、互为桥梁,众多南京企业以香港为“第一站”走向全球,众多香港企业以南京为“桥头堡”参与内地市场,在深度合作中实现了互利共赢。
历年来,在南京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中,香港地区的投资规模始终保持第一位。香港是南京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一大境外投资目的地。两个“第一”,充分彰显了宁港经贸合作的高层次、高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累计批准及新设香港地区投资项目5725个、累计实际使用港资388.5亿美元,33家在港上市企业,南京企业赴港累计投资项目388个,协议投资总额60.1亿美元,香港已经成为南京第一大投资来源地和第一大投资目的地。同时,宁港合作逐步拓展到科技、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呈现出良性互动、多姿多彩的局面。
“十四五”期间,南京进一步深化宁港宁澳对接,不断推进年度重点项目合作落实,借助苏港合作联席会议等机制,建立和完善南京与港澳地区交流合作平台。
在这次推介会上,南京市政府与招商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服务业扩大开放、产业对接、金融创新等领域签署了一批合作备忘录,集中签约了一批宁港合作项目,高度契合宁港两地特色优势产业,展现了宁港经贸合作日益深化的最新成果。
港资企业南京泉峰新能源工业园
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的关键之年。
叠加“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三大国家战略,兼具国家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自贸试验片区两大开放优势的南京是一个绝佳的“高质量发展”观察点。
兔年第一个工作日,1月28日,南京就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当天,南京市委市政府举行“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当示范引领动员会”。
这场“新春第一会”向全社会释放鲜明信号: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南京将锚定首要任务,拼出高质量、比出贡献度,脚踏实地干实事,埋头苦干抓落实,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
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全面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道路,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南京底气。
2022年,南京把重大项目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38个省重大项目和417个市重大项目超额完成全年投资计划。2022年,全市共竣工省、市、区重大产业项目421个,总投资达3749亿元。在重大产业项目的有力支撑下,1个超五千亿级和一批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经济强”的实力更加彰显。
南京通过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体制机制,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并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在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当示范引领动员会上,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EDA)建设愿景、南京市争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计划方案、南京市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十大典型案例相继发布。
南京创新资源集聚、科教资源雄厚、产业基础完备。南京通过紧抓科教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引领前沿的国之重器,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进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序列,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国家EDA创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积厚成势。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平台正式挂牌设立。2022年12月30日,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由东南大学牵头,联合全国优势科研力量,在江苏南京布局建设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水生态安全与健康、光电、未来食品等4家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获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
全市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70项,获得省科学技术奖1493项,王泽山院士、钱七虎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88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1.8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58万亿元。
……
2012年,南京市的全社会研发投入为209.97亿元,仅仅过了十年,就增长到2021年的578.81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2.92%增长到2021年的3.54%。
高强度的创新投入给南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到67.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三;在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城市排名中,南京上升到第13位;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排行榜中名列第二。
创新驱动的产业体系,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新一代人工智能等产业新赛道。作为全市第一大产业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拥有涉软从业人员85万人,涉软企业3410家,2022年规模已经达到8000亿元。重点发展的先导产业生物医药,拥有各类企业3000余家,其中上市企业17家,进入全国顶级榜单企业7家(化药企业百强榜、中药企业百强榜、CRO服务20强榜单),产业总规模超过1800亿元。
根据《南京市加快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显示,下一步,南京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总目标,突出“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主抓手,全力开动创新引擎,努力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预计到2025年,全市创新型产业总规模达到2.8万亿元目标。
作为南京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金融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10%以上,2022年占GDP比重达到了13%,并有效带动优质资源更多配置到重点行业领域,成为拉动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刚过去的2022年,南京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199.95亿元,同比增长7.8%,快于GDP增速5.7个百分点。
近年来南京深化与沪、深、北交易所的战略合作,发挥部门联动工作合力,建立健全企业上市精准服务新机制,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宁航行动”计划,聚焦行业特色提供分类服务,聚焦上市阶段提供梯队服务,聚焦所属区域提供专员服务,有力推动南京企业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2022年南京企业上市数逆势增长,创下历史新高。当年全市新增上市企业18家,居全国第7。
在2022年三季度公布的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2)中,南京排名第83位,创历史新高,排名升幅全球第2,南京金融业的能级和功能持续提升。
2023南京市高质量发展暨服务业扩大开放(港澳)推介会
叠加“服开+自贸”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引领者
服务业扩大开放加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于一座城市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宁’聚香江共创未来”的南京市高质量发展暨服务业扩大开放(港澳)推介会上,南京重点展示了6个开放领域,期望与香港建立高能级的开放链接,包括在投资贸易便利化领域为香港企业开放更多投资渠道、放宽更多准入限制等。
2022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南京等6个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从国家层面赋予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使命、新机遇,南京成为承载“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大国家重大开放战略的机遇之城。
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自贸试验区战略之后,就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至今开展7年创新探索。此次国务院同意南京等六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从国家层面赋予了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使命、新机遇,有助于南京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集聚全球服务业先进资源。
今年1月10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印发了《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包括104项任务,涉及科技、教育、金融、健康医疗、信息数据、人才、法律、文化、商务等10个服务业领域。至此,南京市成为江苏省唯一叠加“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大国家重大开放战略的城市。
国务院选择在南京开展为期3年的试点,将从国家层面赋予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使命新机遇,同时授予了南京104条高含金量的试点政策,给予了南京更多开放功能和先行先试空间,为把南京打造成全国领先的制度型开放新高地、加快建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示范区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南京列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希望与香港共同开辟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广阔空间。香港是享誉世界的服务业发展高地,南京是内地以服务业见长的城市。
借着南京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契机,宁港未来经贸合作将在“两业”融合、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等方面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比如在跨境金融服务领域,符合条件的跨国企业集团可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为跨国公司总部和功能机构落户提供跨境资金流动和结算便利。
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也将是宁港新合作领域。此次推介会上,南京宣布将启动“全球数字服务商计划”,向全球金融、法律、保险、广告、设计、专业咨询等领域最具数字化能力的服务商发出诚挚邀请,为落户南京的数字服务商提供产业扶持资金,以及开办补助、运营奖励、房租补贴、税收减免、医疗商业保险配置、高管个人奖、子女入学便利等多元政策支持。
在南京引资“排行榜”上,历年来,港资规模稳居第一。截至2022年底,南京市累计批准及新设香港地区投资项目、累计合同利用港资和累计实际使用港资三项指标均居来宁投资国别地区首位。2022年,香港地区直接投资额占全市实际使用外资约八成,稳居南京第一大外资来源地。
其中,服务业是香港地区在宁投资的主要行业。2022年,香港地区在南京服务业领域投资占在宁总投资的八成以上。
位于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港资企业,1993年,泉峰国际贸易公司在南京成立,1997年拓展至制造业务。目前,泉峰科技已成为中国第一、全球领先的电动工具及户外园林设备全球供应商,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华第一商圈”南京新街口,香港置地的“中环系”高端项目——金陵中环正加快推进。这座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的超级综合体有望在2023年年底整体竣工,为南京带来更具国际范儿的消费业态和商业势能。
截至2022年底,在宁企业赴港累计投资总额占全市对外投资总量的八成以上,远高于其他国别地区。其中2022年备案赴港投资总额同比增长43%,占同期全市总量的四成以上。
贸易方面,新冠疫情冲击下,宁港两地贸易保持稳定增长。香港已成为南京第七大出口市场,出口香港的“南京货”,也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农副产品和初级原料,变成含金量越来越高的高精尖电子产品。2022年,南京对香港进出口同比增长27.1%。
新形势下,南京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特大城市,将以香港为战略平台和支点,在进一步畅通双循环发展格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香港的专业服务、国际资本和海外资源优势,也将成为南京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抢抓世界市场的重要突破点。
“让我们乘势而上、相向而行,共同奏响‘同舟人、世相随,无畏更无惧,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的动人旋律,在双向奔赴、同舟共济中,聚力激活宁港合作的澎湃春潮、携手书写融合发展的华彩篇章!”这是南京在“‘宁’聚香江共创未来”推介会上发出的城市邀约。一个更加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南京向世界敞开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