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太空培育粮食新品种
2022/08/15 | 媒体 英国BBC网站/ 2022.07.11 | 收藏本文
摘要:在环绕地球的航天器和空间站上正培育出越来越多的重要粮食作物的新品种,“鲁原502”就是一个例子。在太空中,它们受到微重力影响并受到宇宙射线的轰击,而宇宙射线会引发植物变异——这一过程被称为空间诱变。
把种子送到太空进行短期旅行有助于科学家研发新的作物品种,这些品种可以在不断变化的气候中茁壮成长,帮助养活世界上不断增长的人口。
乍一看,在中国北方大面积种植的小麦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在风中摇摆的麦穗一模一样。但这种作物并不是普通的植物——它们是在外太空创造出来的。
这种被称为“鲁原502”的品种是中国种植面积第二广的小麦品种。这种植物是利用进入太空的种子培育出来的。由于独特的低重力环境和失去地球的保护性磁屏蔽,这些种子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发生了细微变化,获得了新的品质,更耐旱,也更能抵御某些疾病。
在环绕地球的航天器和空间站上正培育出越来越多的重要粮食作物的新品种,“鲁原502”就是一个例子。在太空中,它们受到微重力影响并受到宇宙射线的轰击,而宇宙射线会引发植物变异——这一过程被称为空间诱变。
虽然有些变异使植物无法生长,但另一些变异可能带来优势。一些作物变得更加强壮,能够经受更极端的生长条件,而另一些粮食作物单株产量更高,或者生长更快,或者需要更少的水。这些太空育种植物的种子被带回地球后,会经过仔细筛选和进一步育种,最终创造出可成活的流行作物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航天诱变技术改良中心主任、中国著名空间诱变专家刘录祥说:“空间诱变产生美丽的突变。”
例如,据负责协调利用基于辐射的技术创造新作物品种的国际合作的国际原子能机构说,“鲁原502”的产量比中国种植的标准小麦品种高出11%,更耐旱,抵抗最常见小麦病虫害的能力也更强。刘录祥说:“(‘鲁原502’)是一个真实的成功故事。它具有极高的潜在产量和适应性,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栽培。”
正是这种适应性使“鲁原502”在中国广阔多样的农业土地和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备受农民喜爱。刘录祥说,这只是过去30多年中国创造的200多个太空变异作物品种中的一个。除了小麦,中国科学家还生产了太空育种的水稻、玉米、大豆、苜蓿、芝麻、棉花、西瓜、西红柿、甜椒等多种作物和蔬菜。
中国自1987年以来一直在进行空间诱变试验,是世界上唯一持续使用这一技术的国家。中国已经执行了数十次将农作物种子送入轨道的任务。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