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救生、便携易用!云洲水面救生机器人 助力落水救援高效安全
2021/12/29 | via.媒体 CBNweekly | 收藏本文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多地政府为了加强水上抢险救援能力,相继组织水上、海上应急演练,训练应急救援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诸多常规演练科目中,新增了对“救援新科技”的设备操控演练,成为一项考核救援人员必备技能的硬性指标。
而这些新科技、新设备的应用,都从侧面反映出“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人员安全是救援工作的第一位,不仅要落水人员安全上岸,还要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
传统水上救援方式的弊端
有统计数据表明,救援人员在“激流”救援中的死亡率大约是火灾扑救的4倍。
2020年上映的《紧急救援》,相信不少影迷都还有印象。倾覆沉没的钻井平台,顺流直冲的运油车头,直坠入海的满载客机......每一个场景,都让我们为应急救援队伍的血肉之躯一次次铤而走险提心吊胆。
图 | 电影《紧急救援》海报
特别是油罐车坠崖那场戏,更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激流”的可怕:山坡上行驶的油罐车突遇滑坡,巨大的车身瞬间被碾碎,司机被卡在车头驾驶位,冲进悬崖边迅猛的水流中。分离后的车头不断被激流推着往前走,随时可能被漩涡吞没和礁石撞击,司机生死命悬一线。
当直升机都无法贸然靠近随时可能爆炸的油罐车,率先下水的救援人员最终牺牲,水上救援的危险性和传统救援方式的弊端就这么直观展现在我们面前。
图 | 电影《紧急救援》海报
在流速较高和水下情况未知的情况下,施救人员难以预判下水救援的成功率,如果现场礁石很多、障碍物复杂,无论是落水者还是救援人员被撞击的概率都非常高。
若救援人员预判现场情况不适合直接下水,或者需要采取岸边救援的方式,使用的传统工具基本上是救生圈和冲锋舟。
近距离的岸边救援,一般采用人工抛投救生圈的方式,但人工投掷指向性差,如果遇上激流救生圈很容易瞬间被冲走,耽误黄金救援期。
远距离的岸边救援,则通常派遣救援人员驾驶冲锋舟赶往事发水域。为确保救援安全,冲锋舟上需配备2名以上人员共同施救。
但很多特殊情况下,还是需要救援人员下水施救,如赶上汛期或洪水区域水况复杂,整个救援过程耗时耗力,且救援人员存在安全风险。
洪水中转运人员及物资困难
如果遇上汛期,可怕的不仅仅是“激流”,还有在洪水中转运人员和物资的险象。
例如:水位急速上涨,急需转运被困人员到安全地带;被困人员受伤或昏迷,急需紧急包扎或抢救,尽快转运去治疗;受灾地区临时安置地面临断水断粮的困境,急需物资补给。
但是,在湍急的洪水中运输物资和转运人员非常困难,往往有成堆的漂浮物、纵横交错的电线、隐藏在水中的树木等,阻碍了冲锋舟、木船的行驶速度。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救援人员,除了要在洪水中稳住冲锋舟不被冲走或倾覆,保证携带的绳索、医药急救箱等物资不掉落,还要下水拖拽被困人员,把人救上船后可能还要做紧急包扎或抢救,防止人员二次落水......平时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在汛期危险系数和难度都要加倍。
无人船救人迅速、精准、安全
针对上文所述水上救援传统方式的难点,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同类型的应急救援无人装备(下称“无人船”)在逐渐普及使用。云洲智能是一家专注于无人船艇研发、生产、销售与提供行业解决方案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产品遍布全球,自主研发生产的应急救援无人船在国内外应用广泛。
细分到不同的应急事件场景,云洲无人船展示了区别于传统水上救援工具的独特优势:
1. 动力救生圈:云洲的动力救生圈名为“海豚1号”水面救生机器人,适合快速的水上应急救援。“海豚1号”身躯虽小但动力强劲,自重仅为13公斤,却可承重150公斤,同时拖拽3个成年人也毫无压力。施救者单手握持遥控器即可轻松操控,将动力救生圈行驶到落水者身旁,待落水者趴伏后再遥控回岸边。
图 | 云洲“海豚1号”水面救生机器人
图 | 云洲“海豚1号”水面救生机器人
2. 移动救生担架:云洲“水上飞”水面移动救生担架床承载载力大、速度快,床体可自动升温,特别适合救助难度大、环境恶劣的情况,不仅可以转运虚弱或受伤的落水者并保障其体温稳定,还能运送重达200公斤的救生物品和救灾物资。对于拒绝救助或者因惊恐过度挣扎的落水者,施救者还可以使用救生卡扣带将其强制固定、无二次落水风险。
图 | 云洲“水上飞”水面移动救生担架床在运送急救物资
3. 安防巡逻无人艇:云洲M75“守护者”安防巡逻无人艇可搭载气胀式救生筏,对落水人员进行搜索,并远程抛投救生筏对落水人员进行救助。
图 | 云洲M75“守护者”安防巡逻无人艇可搭载气胀式救生筏
以上几种典型的无人船,主要解决了水上救援的一大痛点,即溺水者过度恐慌挣扎,导致施救者因经验不足或体力不支而发生额外伤亡。
而且,相较于传统救援工具,无人船具有可控、可航行、浮力大、能见度高的特点,云洲的部分船型(“海豚1号”和M75)还带自扶正翻转能力,在危险的水况中拥有更出色的救援表现。
相比橡皮艇、快艇、救生船等需要多人运输与操作的传统救援船艇,无人船仅需一到两人即可开展救援,响应速度和救援成本皆大大优化。在洪水泛滥的抢险救灾水域,无人船还可以代替人先下水探路,做到科学决策、高效救人。
无人船在水上救援的有效应用
“备在日常,用在关键”,无人船充实了应急救援力量和水平,也实实在在做了很多实事。
2020年5月21日,云洲“海豚1号”水面救生机器人在珠海万山岛成功救起1名游客。因为万山岛救捞队反应迅速,第一时间抛投出“海豚1号”,让已经被礁石刮伤、精疲力尽的落水游客及时脱离险境,没有耽误黄金救援时间,平安获救。
除了日常的有备无患,云洲无人船在汛期也立下过赫赫战绩:去年汛期,云洲防汛救援技术保障小组一直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从江西九江到鄱阳湖,再到上饶余干县,云洲智能水情监测无人船、“海豚1号”水面救生机器人和“水上飞”水面移动救生担架床一直跟随在抗洪抢险队伍身边,在湖口县舜德乡随队紧急驰援转移受灾群众时,还受到央视新闻的关注报道。
总结
“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正是这样的救援精神代代相传,才守护着人们的水上安全。但是我们并不希望再看到牺牲的英雄,因为智能装备的革新和应用,本可以让很多额外伤亡不再出现。
作为抗洪抢险智能装备,云洲无人船可以实现快速救生、物资运输、绳索牵引、安防巡逻等功能,让防汛抗洪抢险更智慧、更科学。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