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全力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常山专场
2021/12/23 | via.媒体 CBNweekly | 收藏本文
12月22日上午10:00,中共衢州市委举行“全力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主题新闻发布会常山专场。
本场发布会主题为:一切为了U 走好共富路 全力推进常山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会上将介绍常山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方面的有关情况,并就相关情况答记者问。
常山县委书记潘晓辉作主题发布。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搭建的平台,有机会与大家见面,共同分享常山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方面的相关情况。首先,我谨代表常山县委、县政府和34万常山人民,对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各位记者朋友和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常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常山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绿水青山怡人、柚油飘香醉人、宋韵文化动人、孝善有礼暖人,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作为山区26县之一,我们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既是重大的时代命题、政治责任,也是历史性的机遇、开创性的事业。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加快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面,我重点围绕常山推进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特色抓手、经验模式,和大家作一交流:
在价值理念上,我们坚持“一切为了U”
这个“U”是拼音字母,有人说很时尚,它有多重含义:
“U”代表“胡柚、香柚、茶油”,这些是常山的特色农产品,今年12万吨胡柚、300吨香柚已经完成采摘,通过深加工演绎“双柚合璧”新故事。最近,淘宝上卖的最火爆的饮料就是常山双柚汁,年轻人一片点赞。今年油茶籽产量7500吨,超去年25%,各家企业、油坊已陆续开榨山茶油,实现一滴“黄金油”,香飘千万家。
“U”也代表“旅游”,发展旅游既可以提升一个地方的颜值,也可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常山主动对接联盟花园和“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建设,全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旅游商品非常丰富。目前,已构建形成“画里乡村、研学走廊、康养胜地”的文旅体系,“常山漫居”品牌高等级民宿发展走在全市前列。上个月,村上酒舍入选全国首批甲级民宿。
“U”更代表“你”,这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一切了为你,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聚焦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两方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共享优质公共服务,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现在,“一切为了U”已经上升为常山的城市品牌,它不但与优越区位、良好生态、悠久历史、独特资源等环境基因相吻合,更蕴藏着“守信、崇业、包容、图强”的城市品格。国庆期间,我们专门邀请宁波姑娘、东京奥运会首金得主杨倩,到常山遇见“U”、与“U”结缘,给常山代言、为共富加油,“一切为了U”一跃成为“网红”,这也是常山慈溪山海协作的成果体现。
在特色抓手上,我们坚持扬优成势,聚力聚焦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两柚一茶”为重点,打造生态富民产业。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做大产业“蛋糕”。常山根据市里的规划部署,确立了高端装备零部件和“两柚一茶”两大主导产业,其中“两柚一茶”的种植总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今年,我们打出提高种植品质、加大研发力度、做强特色品牌等系列“组合拳”,胡柚膏、双柚汁等新品深受市场青睐,“一份常礼”“柚见80+”区域品牌精彩亮相。下步,我们将加快“两柚一茶”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依托柚香谷、艾佳等龙头企业,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径。到2025年,实现“两柚一茶”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是以有机更新为抓手,打造山水公园城市。共同富裕,说到底是要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我们着眼人居环境提升,强势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打出了“拆改留”组合拳。今年,城区要征收拆除30万平方米老旧房屋;已建成30万平方米安置房,2111户危旧房住户喜圆安居梦;与中铁建在全市率先采用ABO模式合作开发狮子口片区,总投资50亿元。下步,我们将努力打造一座依山傍水、显山露水、青山绿水、山水相融、生态宜居的山水公园城市,让人民群众住得安心、生活舒心。
三是以“常山阿姨”为特色,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高地。促进就业、提高收入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更是群众的热切期盼。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常山考察调研,充分肯定农民“培训券”工作,《习近平扶贫故事》中也有提到。多年来,我们坚持把农民素质培训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打响了“常山阿姨”“常山工匠”等品牌。下步,我们将与吉云教育深化合作,依托衢州数字工业学校、常山技工学校、赛得前进技工学校、“常山阿姨”学院等职业院校,推动农民素质提升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新高地。
四是以宋韵文化为内核,打造“宋诗之河文化带”。共同富裕既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富有。常山曾是连接南方八省的必经水道,在宋代常有“日望金川千张帆,夜见沿岸万盏灯”的盛景,也迎来了文化的高峰。王安石、苏轼、杨万里、曾几、陆游、朱熹、辛弃疾等一众文坛大咖,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汇聚成独树一帜的常山江“宋诗之河”。通过文化基因解码已梳理出经典宋诗1000余首,一些诗词文化专家认为,这在县级层面十分罕见、很有价值,“宋诗之河”已纳入钱塘江诗路文化带。下步,我们将融入全省“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按照市委打造文化高地金名片的部署,实施十大文化建设工程、十大历史文化名人研究工程、十大文化名片打造工程,建设“宋诗之河文化带”。这当中,定阳里·宋诗城是点睛之笔,我们喊出“给我一千天,还你一千年”建设口号,实施北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努力为常山找回千年记忆。
五是以整体智治为导向,打造社会治理中心。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基石。从“最多跑一次”,到“基层治理四平台”,再到“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常山始终走在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前沿。今年,我县矛调中心迭代升级为社会治理中心,配置矛盾调处、事件处置、风险研判等“六大功能”,形成23项制度成果,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经验做法获省委书记袁家军等省领导批示肯定。下步,我们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在“152”体系和“141”体系衔接贯通上下功夫,高质量建设一批多跨场景应用,全力打造整体智治的县域样本。
在经验模式上,我们坚持抓点做样,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五大常山模式
一是“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的“两山银行”模式。我们在全省率先实体化运作“两山银行”,推出“胡柚贷”“奇石贷”等产品,推出生态云脑、胡柚低碳U码等场景应用,创设“两山支行”“共富公司”等载体,成为首批“一地创新、全省共享”的“两山银行”应用项目共同承担建设主体。目前,“两山银行”累计转化资源总量3.5亿元,撬动投资资金19.6亿元,带动176个行政村增收1701万元,有力打通了资源变资产变资本的通道。
二是“规模化种植、公司化运营、兜底化保障”的“共富果园”模式。我们探索“公司+集体+农户”模式,组建强村公司,将原本分属家家户户的胡柚、油茶等经济林进行统一流转经营,村民每亩果园可获得3000元左右的兜底租金。通过实施共富果园标准化建设项目,实现专业化种植和数字化管理,产品销售价格自然水涨船高,真正实现了“共建、共管、共销、共赢”。明年,我们将新增“双柚”基地4000亩,建成一批“共富果园”。
三是“乡贤治村、抱团发展”的“三塘”模式。新昌乡位于常山北部山区,过去一直是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近年来,通过吸引乡贤回归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师徒结对、强强联合,实现村庄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动发展。其中,成效最明显的当属黄塘村、达塘村、郭塘村,被称为“三塘”。三个村现有茭白、月季、油茶等种植产业,以及漂流、滑草、民宿、研学等旅游产业,仅今年就带动6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14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已突破100万元,从过去的山区贫困村蝶变成为致富明星村。
四是“一个全域土地整治项目带富八个村”的同弓模式。同弓乡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引进浙江绿投集团,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发展,打造金色同弓田园综合体。两个项目总规划面积2.9万亩、总投资25.8亿元,土地一次性流转30年,并通过以商招商,引进富强生态养殖园、莲心湾创意农业、湘野农庄等15个农文旅融合项目。该模式带动全乡8个行政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3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0%以上,实现了“引入一个主体、带来一批项目、美丽一片乡村、富裕一方百姓”。
五是“古韵作景观、公司引游客、农房变民宿、村民当管家”的“金源·现代旅游根据地”模式。东案乡金源村是国家传统村落、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重点村。去年,村里招引乡贤回归创办旅游公司,租用村集体和村民家中闲置的房间,装修成民宿后统一运营。村民不但可以拿到每年每间房1200元的租金,还可以接受技能培训,应聘民宿管家,赚取工资收入。目前,已收储农房39幢,其中村集体23幢,吸引游客6.8万人次,总收入620万元,促进村集体增收50万元,带动工资性收入和农产品销售达300万元,该模式入选全省首批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
共同富裕、赶考新路,任重道远、使命光荣。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争先意识、沿海意识,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努力走出一条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12月24日至26日,我们将召开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秉持“一切为了U”理念,突出“产业为王、工业强县”,持续深化强发展、求突破、勇争先“八大行动”,努力把常山打造成为争先跨越、特色示范、开放包容、幸福宜居、文明有礼的“浙西第一门户”,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
答记者问环节
新华网记者尹梦琪提问:
省委提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将第一步棋落在了山区26县,其中的一项关键举措就是创新实施山海协作升级版,念好新时代“山海经”,加快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我们从媒体新闻报道中了解到到,今年10月下旬,在山区26县跨越式发展推进会上,常山县山海协作“产业飞地”工作在会上作典型发言,能为我们介绍下具体做法和成效吗?
常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许露华回答:
首先谢谢您的提问,也要感谢在座的媒体朋友们对常山的关注和关心。
正如这位记者朋友讲到的,省委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一步棋落在山区26县,重点、难点、关键点也是在山区26县。如何聚焦“山”的特色和“海”的优势,形成先富带后富的持续强劲动能?省委明确提出要实施新时代山海协作行动,其中首要任务就是要打造一批高质量“飞地”。
今年9月24日,慈溪-常山山海协作“产业飞地”在全省率先实现项目开工,这是常山慈溪两地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做足产业联动的真实印证,为加快推进山区县跨越式发展搭建新载体、开辟新路径。我们的具体做法主要是围绕三个“聚焦”:
首先是聚焦顶层设计,实现机制共联。 在组织架构上,我们有这样一些考虑:一是高层互动全方位指引。常山慈溪双方分别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开展高层互访、实地会商,系统研究“产业飞地”的建设目标和实施路径,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新一轮“产业飞地”框架协议签订工作。二是统筹力量全过程攻坚。双方联合踏勘,反复分析研判,达成选址共识,在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三期、四期区块上选址1550亩,用于设立飞地产业园。选址范围充分考虑用地划分,明确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政策、统一运管等“五统一”模式,为下一步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专班运作全天候保障。框架协议签订后,迅速组建产业飞地建设专班和“1+2+X”(1名分管副县长+2名专职副主任+X个部门业务骨干)挂职团队入驻慈溪滨海开发区,建立起周会商、月分析、季小结协调制度。快速厘清工作职责和项目问题清单,分级分层、快速协调,切实解决“产业飞地”推进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其次是聚焦项目支撑,实现产业共育。 我们的“产业飞地”主要还是围绕产业项目来做文章:一是强化分析研判,储备优质项目。建立优选项目“打分制度”,重点对实施主体、项目类别、投资强度、亩均税收、资源能耗等内容进行打分,提升项目与“飞地”匹配度。目前,通过“打分制”收录项目149个。二是加快项目导入,快速形成增量。围绕轴承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军企业、龙头企业,全力引项目、抓落地。目前,慈常“产业飞地”已入驻年产1000万套智能洁具等5个项目,总投资6.6亿元,目前已实际完成投资6000万元。三是跳出“产业飞地”,拓宽合作领域。充分发挥“产业飞地”招商桥梁的作用,由慈溪、常山国资在常山经济开发区金川片区共同购买6万㎡万洋众创城厂房,拟建立小微企业孵化园,将慈溪部分溢出产业产能导入常山,带动常山本土产业发展。
最后是聚焦协同管理,实现互利共赢。 这里面主要做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共同运营。双方拟按51:49比例出资成立国有开发公司,大力开展产需对接、产用结合和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两地共同出资、共担职责,开展股份制合作、公司化管理。二是坚持需求导向,共享收益。两地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整合各类要素向飞地倾斜。慈溪负责落实平台空间,常山提供占补平衡和用地指标,或以资金入股,实现两地财税分成、统计指标分享。三是坚持效果导向,共谋未来。双方拟按投资比例共同成立产业基金,明确重点投资方向,通过建优建好项目库,努力做大“蛋糕”,最终实现产业的提升壮大。
下一步,常山县将持续用好“产业飞地”平台,向海借力、向海图强,全力打造“产业飞地”省级样板,与全省其他地区携手迈向共同富裕新征程。
中国网记者王小俊提问:
在刚才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常山县把“两山银行”作为富民增收的一个重点工作来推进,能否介绍下目前“两山银行”在富民增收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常山县发改局局长琚东风回答: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下面我想用五个小故事向大家汇报我们的做法和成效:
一是数字化赋能干出招商高质量。新昌乡泰安村是省级传统村落。该村经历下山脱贫、村落保护等阶段,村民外迁较多,大批老宅闲置荒废。“两山银行”通过搭建生态云脑项目,整合收储村内闲置生态资源并对外发布,成功引进上海秦森集团前来投资,将15栋古民居整合打造成古建筑民宿群,村集体以资产入股形式参与运营,头三年享有30万元固定收益,三年后根据利润参与分红。
二是标准化运营跑出发展加速度。由两山银行、龙头企业、村集体共建“共富果园”,以“标准地”流程,建立“一树一码”“一园一档”管控系统,采取保护价收购、品牌化营销等措施,将分散到农户的胡柚基地打造成集中连片的标准化基地。让农户既可享受土地流转、果园打工等收入,还能获得销售后生态溢价的二次分配。目前标准果园精品果率、产量均提升30%,售价也从原来的2元提升到5元。
三是多维度发力推动产业快发展。浙江柚香谷公司是我县农业龙头企业,近年来推出的“双柚汁”等产品深受好评,但因前期资金投入较大,制约了企业扩大规模。“两山银行”从3个层面发力帮扶企业。在种植端。统一流转整治5千亩土地转租企业种植,加快了项目落地。在加工端。以2500万元收购该公司30万株香柚树,返租给企业运营,约定三年后由企业回购,缓解了企业资金困难。在流通端。投资2000万元建设标准化冷库,供柚香谷等农业企业租用,减少了企业的重资产投入。目前预计企业全年产值能达到2.5亿元以上,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增收已超过5000万元。
四是沉淀化增信“贷”出经营新机遇。2020年因疫情影响,我县特色景区-东方巨石阵营收下滑,出现资金瓶颈。由于观赏石难以估价和不易出售,无法获得贷款。“两山银行”向金融机构出具承诺收购协议为企业增信,经营户顺利获得银行300万元授信。
五是低碳化应用走出发展新路径。围绕胡柚林减碳增效体系不全、优质难以实现优价等问题,“两山银行”推出胡柚低碳U码数字化应用场景,建立国内首个胡柚碳足迹核算模型。在胡柚种植主体端,“两山银行”和主管部门根据不同胡柚基地碳排放量,从高到低按红色、黄色、浅绿、深绿四色贴标,对黄标绿标的胡柚基地主体进行贷款利率优惠、统一推广营销、农资采购补贴等系列扶持,鼓励更多柚农建设低碳果园;在个人消费端,消费者可以扫胡柚低碳U码,通过购买低碳胡柚、认领胡柚树等产生U积分,U积分可以在“两山银行”网上商城消费,享受县内民宿、酒店等优惠,下一步还将和杭州、宁波近百家常山鲜辣美食店合作,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加入低碳胡柚产业链。目前首批试点果园初显成效,如常山陈塘家庭农场碳中和量为75吨,净排放量-3.3吨,为负碳果园,优质鲜果最高售价达10元/个。
浙江日报记者赵璐洁记者提问:
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常山县在这方面的亮点做法?
常山县发改局局长琚东风回答: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加快我县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典范”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县集中资源,精准发力,全力补齐农村教育、医疗、道路、交通等方面短板,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在农村教育发展方面:我县推行小学、初中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选派18名城区学校优秀中层干部到农村薄弱学校担任校级领导。投入1648万元一次性采购65辆智慧专用校车,用于小学生接送服务。新建3所农村小学、改扩建10所农村中小学。定向培养农村学校教师71名,向山区学校、农村偏远学校累计输送新教师80名。
二是在卫生医疗方面:完成宋畈、东案等卫生院改扩建,探索形成县域医共体建设“365”运行体系。实施“红细胞”人才培养计划,派遣48名县级骨干医生赴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安排分院46名医师赴总院顶岗锻炼,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破解了基层医疗“缺医生、缺场地、缺设备”难题。
三是在“四好农村路”建设方面:科学编制《常山县“四好农村公路”中长期规划》,将自然生态、风土人情、乡村特色、传统文化等融入农村公路设计中,大力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在财政预算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依然不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管护资金投入。近三年来,共计投入10.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四好农村路”建设。先后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38公里,路面维修132公里、安防设施工程61公里,新建港湾式停靠站70个,实现了以交通道路大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大跨步。
四是在城乡公交一体化方面:我县投资约1亿元,按照“资产国有、城投实施、公益运营”原则,由政府收回农村客运班线经营权和城市公交固定资产,组建国有公交公司,全面推行“两元一票制”和特殊人群优惠政策,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目前,我县城区实现纯电动公交车全覆盖,公交日均客流量从改革前的6700余人上升到1.8万余人;学生接送全部采用专用校车,人均费用从每学期约700元降至400元,公共交通出行成本大幅下降。我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5A级,位列衢州市第1,山区26县第4。成功入选省级“农村公交、客运班线”查询模块试点,全省11个,全市唯一。
浙江之声记者赵峥琳提问:
今年省委书记袁家军主持召开共同富裕重大改革第一次专题会,重点研究共同富裕重大改革特别是“扩中”“提低”改革。据我了解,常山县在这项改革上选择了大桥头乡作为改革试点,可以介绍下具体做法吗?
常山县大桥头乡党委书记李斌回答: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常山县委县政府把大桥头乡作为“扩中”“提低”整乡推进的改革试点,这是大桥头乡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我们聚焦改革目标任务,立足自身实际,探索实施“1133”工程,即用好一个抓手,抓好一个项目,打好乡贤、山海、特色三张牌,抓好共富果园、未来乡村、研学走廊三件事,助推改革落地见效。
用好一个抓手。就是围绕“扩中”“提低”目标要求,做好“一人一档”“一户一档”等基础数据摸排,并精准制定帮扶支持举措,提高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前全乡4206户1.5万人的收入、支出等详细基础数据均已摸排到位,乡村两级针对具体情况正在制定相应增收帮扶举措。我们积极开展“收入指数”数字化改革,相关场景应用建设方案已定,正在进行深化。同时,借助现有物业资产,我们正在积极打造集“扩中”“提低智慧数据处理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创业农民培训中心”“两山银行大桥支行中心”“五中心”于一体的“扩中提低”改革综合馆,预计明年2月中旬完成建设。
抓好一个项目。就是全力以赴推进构树农光互补项目建设。该项目为常山县第四季度集中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4亿元,通过“龙头+基地+农户+光伏”模式,大力发展构树种植、光伏发电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项目总用地约2000亩,装机容量100MW,建成后将会成为浙江省规模最大的连片农光互补项目,并带来300余个就业岗位。目前项目一期1200亩土地已基本完成土地流转,待项目用地审批程序到位后即可开工建设。
打好“三张牌”。一是打好“乡贤牌”。立足大桥头乡乡贤资源丰富特点,制定出台了《“乡贤回归 共建大桥”行动实施方案》,深入摸排乡贤底数,共梳理完善了297名乡贤档案库。发出了《致大桥头乡乡贤倡议书》,号召广大乡贤积极参与“我为扩中提低办件事”活动,倡议在外乡贤通过帮销农产品、结对低收入农户、帮引项目、为“桥头堡”乡贤慈善基金捐款等形式投入到大桥头乡改革试点当中,得到了广大乡贤的大力支持。二是打好“山海牌”。紧抓山海协作契机,积极与结对乡镇和企业合作,依托他们资源和优势帮扶打造特色产业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如濛桥村依托财通证券的帮扶,打造了“竹韵山居”民宿群,拓展了村集体增收渠道。三是打好特色牌。成了由8个村出资组建的“桥头堡”共富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把资源转化成收益,促进农民增收。积极与银行等金融单位对接,获得建设银行常山支行2亿元的授信额度,用于“扩中”“提低”改革试点金融帮扶。
抓好“三件事”。一是打造共富果园。我们以新村为试点,建立了150亩的共富胡柚园,通过果园共建、果树共管、利益共享的模式,打造“公司+乡贤+集体+个人”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多方共赢。目前共富果园13万优质果已与结对公司财通证券签订销售合同,带来收益60余万元。二是打造未来乡村。重点聚焦芳村溪沿线,深挖我们的御医文化、农耕文化、艄公文化,并积极招引文旅特色产业项目,以点串线,将芳村溪打造成为我们的文旅风光带。三是打造研学基地。积极对接社会资本,开展集镇老粮站、老供销社研学改造文化提升工程,以“文脉延续”为设计理念,打造“时光记忆”馆、亲子研学区等,谋划建设集美食、民宿、文创多元素融合的文创园,实现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
下一步,我们将抢抓机遇、整合资源,继续深化“1133”工程,争取为“扩中”“提低”改革提供更多“大桥头经验”。(朱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