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宇宙作战队”正式成立
2020/06/15 | 关珺冉 | 收藏本文
摘要:被网友戏称“奥特曼战队”,但其实旨在加强日美军事同盟。太空领域会否成为未来军事战场?相关国际法有待完善。
日本“宇宙作战队”于5月18日正式成立。这是隶属于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首支太空专门部队。
日本防卫大臣河野太郎此前于5月8日发布将成立该部队的消息后,曾引发网络热议,该部队名称尤其成为嘲讽对象,有网友戏称应该叫“奥特曼战队”。不过,现实的这支“宇宙作战队”并不是日本动漫《奥特曼》系列里,由拥有超能力的英雄组成的阻挡宇宙怪兽攻击、负责保护地球的“宇宙科学警备队”,而是旨在加强日美军事同盟的人类部队。
这也是继美国组建“太空军”之后,世界上又一支类似性质的部队。未来的全球军事竞争,太空领域是否由此成为新的战场,引人关注。
太空军事化加速
日本“宇宙作战队”初期成员仅有约20人,计划2023年开始监控“宇宙垃圾”、陨石和人工卫星任务。在此之前,将进行队员培训、完善系统设计、做好与美军及相关机构的信息共享等准备工作。在未来的计划中,规模将扩大到100人左右。
所谓“宇宙垃圾”,主要是指人类探索太空以来形成的飞船、卫星等碎片。例如2009年2月美国的一颗商用卫星与俄罗斯的一颗报废的军用卫星相撞,无数的卫星碎片飞散在宇宙空间。
根据美军联合太空运行中心(JSpOC)的数据,目前太空碎片的数量仅仅被确认的就有1.7万个以上。如果再加上从地面难以观测到的直径小于1厘米的物体,碎片数量就会超过1亿个。此外,围绕地球还有大量已结束或临近结束使用寿命的卫星,以及废弃的火箭等“垃圾”。
为了不让上述“宇宙垃圾”撞击到运行的卫星而使其失去功能,“宇宙作战队”将承担起收集相关信息的任务。
日本防卫省在4月17日参议院本部会议上通过了新修订的日本防卫省设置法。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已与JSpOC共享太空碎片信息。根据JAXA的数据显示:2016年一年间,因碎片将要碰撞JAXA的卫星而发出警报的次数就有9万次,其中卫星面临更换轨道风险的有30次,实际因太空碎片导致卫星变更轨道的有5次。日本为了保护卫星,将时刻对太空碎片进行监控。
日本防卫省为推动“宇宙作战队”计划,2019年9月开始在山口县山阳小野田市开始建设巨大的天线等雷达设施。预计2023年完成后,以3.6万公里上空的静止卫星轨道为中心,可以追踪太空碎片或发现可疑人造卫星的轨迹。此外,还将在2026年发射搭载光学望远镜的新型人造卫星。
宇宙空间利用在民生领域拓展的同时,很多国家也正将其用于军事领域。用卫星侦察军事设施或攻击的目标,监控弹道导弹发射等。原JAXA国际部参事辻野照久说,这种碎片观测装置在国外很多是用于检测导弹设备的,也就是说正向“军事用途转变”。
日本一直在不断加速太空军事化步伐。2008年,日本通过了《宇宙基本法》,改变了1969年确定的“和平利用太空”原则。2009年以来,日本通过了多个版本的《宇宙基本计划》,2018年版本明确了日本太空军事化的核心项目。2018年日本新版《防卫计划大纲》也将太空领域视为“新战场”,进一步将宇宙太空列为关键战略军事领域,宣称在太空领域确保优势地位,是事关生死存亡的。此次,日本防卫省在4月17日参议院本部会议上通过了新修订的日本防卫省设置法,在“航空自卫队”中新设了“宇宙作战队”。
日本媒体评论道,如今在海外,俄罗斯和中国正在加速进行卫星实验,美国也将成立1.6万人规模的“太空军”,宇宙空间的扩军竞争增加了现实意义。日本能缩小多少差距呢?
对于成立“宇宙作战队”的意义,河野太郎称:“这是自卫队历史上第一支太空领域的专业部队,对于我国尽早获得太空优势,是非常有意义的。”他强调,从长远来看,必须考虑扩大人员规模,必须借助民间的知识和技术,今后政府将与民间进行紧密合作。
与美国“太空军”合作
美国国防情报局曾在2019年2月11日出台一份《太空安全面临的挑战》的报告,指认俄罗斯、中国、伊朗和朝鲜对太空安全构成挑战,并分析了四国的太空军事能力。
其中,中俄两国得到这份报告的“特别关照”,主要篇幅都在描述中俄的反卫星能力。报告这样写道:“尤其是中国与俄罗斯,他们正在开发各种手段,利用美国对天基系统的依赖,挑战美国在太空领域的地位。”2007年中国曾进行反卫星导弹试验,使用一枚“动能-1”反卫星导弹在1000公里轨道击落了一颗退役的“风云”气象卫星。这些都引起了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关注。
“与其说是日本有合作意图,不如说是受美国的影响更大。”日本众议院前议员小池政就向《凤凰周刊》记者解释道,在日本国会审议中,防卫大臣强调了美国对中国增强卫星攻击能力的分析。另外,美国国防部2019年1月17日发布的《导弹防御评估报告》中也提出了要对抗中俄开发的新型巡航导弹或极超音速武器。而日本更为期待的是对朝鲜试射洲际弹道导弹的监控与拦截效果。
目前,日本的“宇宙作战队”正与美国宇航军和美国宇航局(NASA)开展共同研修和训练。日本与美国在宇宙安全保障方面谋求合作早已有迹可循。2018年12月的防卫大纲中明确表示,决定新设“宇宙作战队”,将与美国“太空军”一起合作努力作为其中一部分。
日本第三次宇宙基本计划中就明确指出,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宇宙空间的安全保障合作,强化日美同盟。每年的“日美安全保障协议委员会”,双方都会确认在太空,特别是在抗击打能力、太空状况监视及卫星通信相关的双边合作意愿。2019年4月19日,日美两国的外长和防长组成的“日美安全保障协议委员会”确定,2022-2023年间日本将密集发射三颗准天顶卫星,将会搭载美国“宇宙威胁应对(SSA)”任务器升空。
美国科罗拉多州美国空军学院的教职员工和学员正等待接收FalconSAT-6卫星信号。该卫星由学员自行设计制造,于2018年12月3日成功发射升空。
美国“太空军”于2018年6月经总统特朗普下令正式成立,成为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以及海岸警卫队五个军种之后,美国武装力量的第六军种。今年1月14日,约翰·雷蒙德上将宣誓就任美国“太空军”司令。5月6日,美国“太空军”公布了第一个正式的招兵广告视频。该招兵视频中包括了太空场景、火箭发射、身着太空服的军事人员等。雷蒙德称,此次招募工作的规模相对较小,但未来该部队将达到约1.6万人。
期待国际法完善
目前日本“宇宙作战队”的定性是从事“宇宙威胁应对(SSA)工作”,监视日本重要卫星不受到干扰。但日本防卫大学副教授青木节子指出,相关问题在国际法上应该达成一致。比如什么样的干扰行为在国际法中算是违法行为?目前没有国际性的协议,这是国际法所需完善的领域。
前日本议员小池政就也认为,如果日本开发运用攻击型卫星,还需讨论运行时如何与美国共享信息体系以及其是否在日本宪法的框架内。
另外,目前日本自卫队所有的通信卫星都是在X波段运行的,计划到2022年增至三颗卫星。日本考虑到严峻的财政状况,增加自卫队专用卫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日本应考虑将军民通用卫星和民用卫星也用于安全保障用途更为现实。多类型的卫星即使受到攻击破坏,也可以立即找到替代的卫星,进而保证了整个任务的完成。”青木节子说,从成本方面来看,小型卫星的开发基本上是可以确定的。这也是一种妥协,同时也增加了宇宙商业化的可能性。目前,日本企业的卫星图像在分辨率上还没有达到欧美的水平。但近几年,日本企业正逐渐在世界市场崭露头角。
小池政就称,日本在和平利用宇宙空间的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此前日本的卫星产业以政府为主导,如今民间企业正积极参与,不仅是火箭或人造卫星的制造和发射,在数据分析等新兴产业也扩大了规模。特别是对地上灾害信息的分析,给灾害地提供了参考。
日本将在2020年内发射一颗名为ALOS-3的民用对地观测卫星。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该卫星将搭载由日本防卫省研发的“双波长红外线传感器”的试验载荷。依靠“双波长红外线传感器”的试验载荷,提高对地面上的植物、建筑物、可疑船只等目标的警戒与监控能力。
像这样利用军民通用卫星或民用卫星,来弥补自卫队专用卫星的不足还远远不够。日本正计划购入国内外的商用卫星数据,共享接收到的侦察信息。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