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复工为世界提供“指南”
2020/06/15 | 《纽约时报》 | 收藏本文
世界需要为后疫情时代的工作场所制定规则和指南,而中国是第一个实验室。三个月前,中国为了阻止疫情暴发实际上封锁了整个国家,如今工人已经返回工作岗位,试图在不引发另一波疫情的情况下重启经济。如果中国工厂和办公楼能成功复工而避免大规模感染,他们将成为特朗普总统和其他希望使经济重回正轨的领导人的榜样。
大多数工作场所的新规显而易见:使用消毒剂和戴口罩,与同事保持距离。也有一些规定要求以其他国家的工人可能无法接受的方式跟踪和约束员工,包括使用健康追踪软件。
大公司要求工人改变他们的日常个人习惯以及职场行为。通过庞大的工厂生产苹果和其他西方品牌设备的电子巨头富士康已经向雇员分发手册,建议他们避乘公共交通,改为走路、骑单车或开车。
宝马公司员工每天自测三次体温,通过一款内部聊天软件上报结果。电子巨头富士康告诉雇员,处理文件前后都要洗手。一名网约车司机每天擦拭汽车,并将视频证明发送给总部。
富士康还建议员工在按电梯开关时要小心,触碰文件前后洗手,午餐错峰就餐。这份手册告诉他们,公共汽车和会议室应该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
京东员工使用一款智能手机应用上的二维码来进入大厦,这款程序能报告使用者的感染风险。为了保证安全,许多雇主采用了政府认可的健康码,这些功能内置于中国一些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应用中,如支付宝和微信。
在北京,31岁的牛宝遂是滴滴出行的司机。他必须每天早晨将视频上传到滴滴的内部平台,以表明他已经对自己的汽车进行了消毒,并告知自己的体温,然后再开始上班。牛宝遂还会在每单结束后主动擦车,如今这些订单的间隔通常比以前更久。他还戴着口罩和手套。
在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一些被政府认定为必要工种的工人不得不学习如何应对。
京东的快递员张昊在武汉工作。张昊负责递送的包裹都要在仓库里消毒。他自己也随身携带消毒喷雾。但现在他可以和顾客交谈了——疫情暴发初期,他的老顾客们都用雨衣和自制防护装备把自己保护起来。
在京东的北京总部,为限制员工互动,电梯已经过重新设定,只停指定的楼层。轿厢内还对人可在何处站立做了标示。员工分两班进入办公室工作。许多人继续全职在家办公。大楼内设有专门用来扔口罩、纸巾和食物的垃圾桶。整栋办公大楼每天消毒三次。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