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重组内阁渴望长期掌权
2014/09/25 | 林子敬 | 收藏本文
摘要:“近两年来的安倍政权像飞机起飞上升阶段,这次内阁改造的成功意味着将进入平稳期。起飞上升阶段乘客都要系安全带,但是进入平稳飞行后,安全带就可以解开了。”

“人事的调整向来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这在安倍的内阁重组后表现得淋漓尽致。”日本某知名大报资深官邸记者前原一郎对《凤凰周刊》记者笑言。
最得意的人当然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9月4日,23位新任内阁成员合影留念,身着燕尾服的安倍晋三微笑着环绕在5名着装亮丽的女性大臣中间,与其他男性大臣完全“隔离”。这种带有一定娱乐味道的合影方式,立刻成为街巷热议的话题。
但也在同一天,防卫省大臣的小野寺五典在离任仪式时,面对众多自卫官声泪俱下。此前曾传出,防卫省的某干部指责小野寺,称“在人前哭泣的政治家不配做危机管理”。而没有任何职务的前环境省大臣、石原慎太郎之子石原伸晃,甚至不愿为后任举行交接仪式。
近一个月来,日本媒体将内阁改组的新闻吵翻了天,各个媒体卯足劲进行人事预测。事后,连任经产省大臣的甘利明在博客上抱怨,记者不断来电问“(官邸的)电话来了吗?”公民党议员、前法务省政务次官的上田勇批评道:“媒体报道的假新闻太多,接连每天看大量的人事预测,都觉得恶心了。”
内阁改组后,民调结果不一。《每日新闻》统计的首相支持率没有变化,仍为47%,共同通信社为54%,《读卖新闻》为64%。对于安倍本次内阁重组,主流舆论都以“增长10个百分点”评价其成功,连一向批评他的《朝日新闻》某前社论评论员都私下对本刊记者表示:“(安倍)这次太成功了。”
回归派阀政治
“对于安倍来说,总有一天必须面对内阁重组,就像大学的入学考试一样。此前安倍像一个厌学的高中生,尽量拖延。这次结果出来后,官邸方面的人说,他本人也松了一口气。”前原说。
在第一次执政的2006年,安倍在内阁成员方面的任用相当失败。当时农林水产省大臣松冈利胜因为丑闻自杀,内阁大臣相互掣肘,官僚为此无法正常工作。这也是他迅速下台的原因之一。日本某位自民党议员的秘书真田胜向《凤凰周刊》记者透露,安倍在私下表示其“对人事不在行”。真田认为,当时的失败带来的恐惧感已经印在其脑海。
然而,频繁进行内阁改造正是日本内阁人事的“惯例”。日本过去20年中一共诞生了13名首相,平均在任时间为1.5年,战后首相的平均在任时间为2.2年。由于首相频繁进行内阁改造,所以大臣的平均在任时间一般只有10个月。
此前自民党曾经在野3年,很多党内议员具备入阁的资格,苦于没有机会。安倍上台后,他们对内阁重组望眼欲穿,希望能够通过进入内阁或者担任党内要职来提升自己的资历。毕竟在选举时,如果候选人可以在履历中写明“有大臣或者副大臣的任职经验”,将会十分有利。
2012年安倍组阁后连续1年9个月没有人事变动,创造了20年来的新纪录,舆论赞扬其内阁稳定。但在前原看来,安倍此前虽然实力强大,可以压住党内要求“分享职务甜头”的要求,害怕人事上的失败让他失去一切,但是党内压力不断增大,毕竟安倍在党内没有绝对的支配力量,在“顶住”了1年8个月后终究妥协,改组内阁。
这次人事变动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论。除了石原伸晃的派阀外,不少派阀的次席都被任命为大臣,比如厚生劳动省大臣盐崎恭久(岸田文雄派)、农林水产省大臣西川公也(二阶俊博派)和小渊优子(额贺福志郎派)等。大臣中虽有安倍的亲信,但是该大臣手下的副大臣和各类政务官都是由党内派阀来决定。
安倍在考虑自身的利益下留任了8位大臣,涉及经济金融、外交、经济复兴以及教育科学等,都是安倍上任以来最重视且国民最关心的领域。真田表示,这些领域的大臣在安倍第一任内阁期间都做得有声有色,同时这些部门也需要政策长期保持稳定才能出成绩。尤其在经济方面,关系到安倍的执政命脉,为此他会不惜一切代价留着最合适的人选。
值得一提的是派阀权力斗争的败者。派阀中最受打击的是拥有13位国会议员的石原伸晃派,只有1人被任命为政务官。相比之下,“无派阀联络会”的领袖石破茂当上了地方创生大臣,有4人担任副大臣和政务官。为此,石原派甚至被嘲笑为“没有存在的意义”。
此外,表面上最大的赢家是町村信孝派,因为安倍名义上属于这一派别。新内阁中,文部科学省大臣下村博文、法务大臣松岛绿以及绑架问题负责大臣山谷惠里子等都属于町村派。可实际上,町村派的内部还可以细分为原町村派和安倍派,而入阁的正是安倍的“好朋友们”。
据《文刊春秋》披露,町村本来力推的适龄入阁人选都被安倍拒绝了,这几名老议员在派阀干部的面前热泪盈眶,叹息道:“这本来是最后的(入阁)机会了。”究其原因,前原认为,2012年总裁选举时町村不同意安倍代表派阀出马,甚至不惜自己出场与其竞争,为此安倍“记恨至今”。
真田胜表示,这次内阁重组是传统自民党派阀政治的表现。“从结果来看,为了平衡党内各个派阀利益,安倍在相当程度上是妥协了,并在力量上败给其他势力。反过来,平息了党内的利益争夺后,一个相对团结的自民党也能为安倍实现长期政权铺平道路。”
坐山观虎斗
“在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执政的后半期,党内无人能顾及去挑战其地位。当时,小泉不是逐一与党内大佬对抗,而是将数名大佬放在重要岗位,让这些人相互竞争。本次安倍的人事任命对这一策略如法炮制。”前原说。
本次内阁重组前最受关注的人物——石破茂被安倍请入内阁,并担任新设且拥有巨大权力的地方创生大臣。在人事决定前,安倍和石破茂的矛盾似乎公开化,石破茂一反低调的常态,公然在广播节目中表示想继续担任自民党干事长。安倍曾提议让其担任安保法制大臣,但是他以“不熟悉”为由拒绝,其实石破茂非常熟悉这个领域。
真田透露,安倍本次最烦恼的事情就是如何处理和石破茂的距离,是彻底对抗还是以利益怀柔。据称,首相官邸提出过不给石破茂任何职务的方案,但最后安倍的心腹、官房长官菅义伟建言让石破茂入阁并给予其重要职位,认为有利于安倍执政,国民也会认为自民党内部团结一致。
明年9月自民党将举行总裁选举,将两年前最大的竞争者石破茂放在内阁重要位置并增强其权力,对安倍来说固然有风险。不过真田表示,从石破茂的立场来看却是另一番思虑。
两年前,石破茂已经失去当选自民党总裁的最大机会。安倍则在这两年间实力大增,党内和国民的人气如日中天。因此,即便自己的力量有所增强,来年也无法战胜占据首相优势地位的安倍。与其和安倍较量,不如接受其“好意”。这样即便石破茂在明年的总裁选举时不参选,安倍也会继续给他“美差”。
本次人事变动最出人意料的是接任自民党干事长的谷垣帧一,毕竟启用前党总裁担任干事长的先例极其罕见。虽然任命谷垣帧一有多重意义,但是最重要的在于让其与石破茂抗衡。真田透露,进言让谷垣帧一担任干事长的人是副总理麻生太郎,安倍重新上台后,和麻生的关系更加紧密,可谓“一心同体”。
麻生一直很看重谷垣,在各个场合称赞其带领自民党度过了艰难的在野时期。2012年自民党总裁选举时,石原伸晃身为谷垣派大将,却“以下克上”,逼迫谷垣放弃参选。麻生太郎当时就大怒,开始彻底声讨石原。本次人事任命时石原派颗粒未收,麻生太郎也“居功至伟”。
谷垣帧一作为自民党大佬有足够的实力和石破茂争权。此外,党内大佬担任要职的还有外务省大臣、派阀领袖岸田文雄。像当年小泉让安倍、麻生和谷垣争斗一般,安倍现在让石破、谷垣和岸田竞争,自己则坐山观虎斗。为此,真田认为,在明年的总裁选举中,安倍很可能面对只有一位候选人的选举,从而不战而胜。
对华释放友好信息
“安倍在党内其实没有什么弱点。日本经济运转良好,日美关系比以往更加紧密,国内政治也没有明显的失误。唯一的问题就是日中关系。”前原表示。
安倍上台以来,中日关系无疑是其失分点,媒体总是批评安倍上任将近两年,却没有和中国举行过首脑外交,党内也不断有人以此攻击安倍。前原获知,首相官邸目前认为明年总裁选举最大的争论点将是中日关系,因此希望在余下一年中消除这一负面因素。
起用谷垣祯一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改善中日关系。谷垣祯一在9月3日晚的NHK节目中直言:“我和二阶俊博总务会长都有通往中国或者近邻国家的渠道,一定会找到可以活用的机会(改善中日关系)。”
虽然谷垣祯一过去没有太多亲中表现,但是他和公明党的关系非常好,和公明党总裁山口那津男在民主党政权时代并肩作战。因此有分析认为他会利用公明党的渠道改善中日关系。二阶俊博早在10年前就被列为自民党“亲华七武士”之一。真田表示,现阶段安倍应该会让两人去“活动”,以求实现11月APEC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首脑会谈。
此外,被认为是鸽派的谷垣祯一也能缓解安倍鹰派的强硬形象。在真田看来,这都会提升安倍的支持率。“毕竟国民希望看到一个理性但是充满人性温情的国家领导人,这与起用五位女性的道理相同。安倍所有的人事决定都有出于赢得国民支持的考虑。”
不过在本次成为亮点的五位女大臣中,除了小渊优子外都是安倍的鹰派朋友,在历史问题上也与安倍同出一辙。2012年11月安倍在即将担任首相之前,联合他的朋友在美国发表关于慰安妇的声明,其中写道:“关于日本军人在违背女性的本意下强制其卖春的历史资料至今并不存在……慰安妇并不是性奴,她们与当时世界中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的公娼没有区别。”联名名单中就有除了小渊优子以外的四位女大臣。
真田表示,虽然安倍有改善中日关系的想法,但是整体右倾的新内阁成员在历史问题、靖国神社参拜问题以及修改集体自卫权等问题上极有可能会触动中国的反日神经。“不知道在中日关系上是谷垣祯一和二阶俊博带来的利点多,还是新保守派政治家带来的损害更多。”
前原则认为,虽然这次内阁改组的背后有很多政治上的权力斗争,但是安倍算是挺过来了。“近两年来的安倍政权像飞机起飞上升阶段,这次内阁改造的成功意味着将进入平稳期。起飞上升阶段乘客都要系安全带,但是进入平稳飞行后,安全带就可以解开了。”
(应受访者要求,前原一郎与真田胜均为化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