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台新“限塑令”,加强污染治理
2020/02/25 | 《纽约时报》 | 收藏本文
中国政府出台措施,大幅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这些塑料制品常常变成危害,并影响国家的形象,甚至在偏远的农村和海洋深处也是如此。
新的指导方针包括,在今年年底前禁止进口塑料垃圾,主要城市不可使用不能生物降解的塑料袋。到2022年底前,在北京、上海等省市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该规定将在2025年底之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在此之前,中国减少使用塑料袋的努力不甚理想,但政府表示,这一次将更加严肃、系统地解决这一问题。该指导方针由环境部等部门发布。
该计划可能会受到许多中国人的欢迎,他们越来越担心空气、水、土壤和自然环境的污染。鉴于中国污染问题的严重性,需要采取更紧迫的行动。中国零废弃村落创始人陈立雯说,该组织致力于在农村地区推广垃圾回收。她说,“有肯定比没有好。”还说,“对于一次性用品,包括一次性塑料袋还有很多一次性的餐具等,应该就是禁止。”
在北京的绿色和平组织东亚分部的活动人士唐达民说,“尽管北京正在认真解决这一问题,并推广可重复使用的容器作为正确的解决方案”,但如果通过押金返还活动等激励措施,该政策将更加有效。
直到2025年底,中国结束依赖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计划将分三个阶段进行。这些限制将从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开始,然后转移至较小的城镇,最后是村庄。
指导方针说,到今年年底,中国将禁止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的使用。大城市的商店、餐馆和市场必须在该截止日期之前停止使用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袋,全国的餐馆和食品摊必须停止使用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制成的吸管。中国的快递行业将有更多时间进行调整。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和沿海富裕省份的快递员必须停止使用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包装、胶带和一次性的塑料编织袋。到2025年下半年,该禁令将推广至全国范围。
“但展望未来,”唐达民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随着禁令推广到更多城市以及替代材料越来越受关注,中国的聚乙烯消费量将受到影响。”
鉴于中国消费市场的规模、塑料制品使用的普遍性以及最终被丢弃的数量,大多数餐厅用于外卖订单的泡沫塑料食物容器极少被重复利用,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障碍。通过阿里巴巴、京东、美团和其他中国电商销售的订单通常以多层塑料包装送达,这显然反映出供应商担心客户会因为破损或污迹而退货。根据《工人日报》和其他中国新闻媒体引用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快递服务使用了将近250亿个塑料袋用于送货。
政府表示,将考虑把违反塑料禁令的公司列入黑名单。反塑料的环保人士唐达民说,大型电商的配合至关重要。“外卖配送和电商加剧了中国对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依赖和普遍的丢弃文化。”他说,“现在是时候让阿里巴巴、京东和美团停止回避它们在塑料危机中的作用了。”
相关报道
评论